唐雄 - 第二五零章 南土鳖
南霁云是第二个率军离开绥戎城的将领,别看他率领的是一支混编的步兵部队,可实际上行动速度一点也不慢,因为他带领的这支部队是周承业用重金堆积起来的骑马步兵!
步战骑兵和骑马步兵,是周承业对于绥戎军提出来的一个疯狂口号,不仅需要大量的军马作为支持,同时对于骑兵和步兵的要求也就更高。
如果在整个陇右的十几万大军之中推广这种疯狂的做法,会让大唐的军费开支增加到整个帝国难以承受的程度,所以注定了周承业的这种搞法,只适合在小范围内进行。
但是,周承业现在需要的也只是小范围、小数量的部队达到这种全面综合的能力和素质。等到以后他走上兵团统领或者军团统帅的高位时,他照样有其他的办法提高部队整体战力。
南霁云的身后跟着八百名骑着战马的步兵,而且还分别是陌刀手、弓弩手和斧盾手的混合步兵,如果这一幕被其他各军的统领看到之后,说不定会笑掉大牙。
让步兵骑在了马背之上,难道就能变成骑兵么?
是啊,步兵骑上战马,的确成了四不像,可大家不要忘记了四条腿的跑起来时,就是比两条路快!让步兵带着战马,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部队的机动作战能力,还可以增加部队各项给养的携带数量,还可以在没有粮食吃的时候直接杀马充饥!
南霁云这支部队使用的战马是绥戎军中最次的一批。当然了,所谓的“次”。要看跟什么样的战马相比。与哥舒翰率领的 ” ” 重骑营所用的完了出城忙碌的南霁云这支队伍,再看看鲁大勇和贾二龙那两支部队又在做些什么。
鲁大勇率领的是轻骑营三百骑,外加弓弩营两百she手、长枪营两百枪兵,以及五十名jg卫队员。
”唐雄”若是单论率兵人数。他与哥舒翰和南霁云二人是一个量级;若论作战任务。他也是单独负责一个方向上的作战,事后论功行赏的话,也不会落在后面。
哥舒翰和南霁云两人是周承业从长安带进绥戎城的,这两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本事。鲁大勇和贾二龙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内。已经充分领教过了。
他们几个新人老将既然能在周承业离开绥戎城时一个酒桌上喝酒。那就说明相互之间是认可的,觉得大家至少在一个水平层次上。
正如张释平卸任之前对鲁大勇和贾二龙说的那样,周承业其实是个不错的顶头上司。他来到绥戎城之后,不仅没有架空两位副将,反倒是将更大的权力交给了他们。
鲁大勇不仅是绥戎军副将,而且实际统领着轻骑营和弓弩营合计一千人,相当于全军三分之一的兵力;同样的,贾二龙作为另外一名副将,也实际统领着长枪营和斧盾营合计一千人。
最让鲁大勇和贾二龙觉得感动的是,这次出战,周承业完全没有按照麾下四位主要将领各自实际统领的兵种来分配任务,而是完全大乱了编制,根据各自承担的实际任务来混合搭配兵力。
比如鲁大勇本身负责的是轻骑营和弓弩营,但有两百名轻骑兵被临时调给哥舒翰指挥,还有三百弓弩手被临时调给了南霁云指挥,只要这两个方向获得胜利,那么就少不了他鲁大勇的一份功劳。
同样的,他这次率军出战的兵力之中,也有来自贾二龙训练出来””的两百长枪兵,还有直属于周承业调动指挥的五十名近卫队员。
若非对于手下完全信任、不分彼此,试问谁又能这么放心地将部队打散了临时编组呢?
因为主将周承业的信任和重用,尽管对于周承业这次有些疯狂的决定心存疑惑,但独领一军前往大非岭与大非川之间设伏的鲁大勇,还是下定了决心,打算用实打实的军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大非岭位于青海湖南四十里处,在后世,人们称这道山脉为青海南山。而大非川则位于大非岭南面,距离大约八十里左右。大非川东至莫离驿,西至伏罗川,由此往西可至于阗,东北至赤岭,西北至伏俟城,南至乌海、河口,实乃青海之南的一处要冲。
初唐时期,一代战神薛仁贵,曾经率领五万大唐雄兵在大非川一带与吐蕃军进行过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在经历了早期的胜利之后,最终因为副将郭待封的擅自行动,被四十万吐蕃大军打败,最终含恨而归。
凭此战一,吐蕃国终于有了向大唐叫板的实力,从此成为与大唐分庭抗礼的西部豪强,吐谷浑也从此成为吐蕃的一个大部落,而大唐帝国则被迫撤销了安西四镇的建制,将安西都护府迁至了西州。
六十多年前,大唐战神薛仁贵率领五万大军最终被吐蕃人阻拦在了大非川以北地区;六十多年后,大唐边军之中的一个普通将领率领七百五十名士兵,能否阻挡吐蕃人从大非川南部而来的反击呢?(未完待续。)
ps:青阳今ri要乘车去外地,所以凌晨更新了一章,现在将晚上的更新提前发了,希望书友们能够喜欢。另外,新的一月,新的一周,青阳向书友们求订阅、求推荐票和各种支持!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