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骑 - 第四十章 四面袭扰之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最近的更新量,小弟自我感觉,相比我乌龟般的码字速度算是很足的了吧?今天俺继续努力码字,大家帮忙砸票!点击推荐收藏,俺都要!———————————————————————————————

    张迈包里虽然有一份世界地图集,那是当初为旅游准备的必备品,但一幅一比一千五百万的中亚地形图根本就没法拿来行军,再说古代的地理情况和交通情况,也和地图上的标示很不相同,不但现代公路、铁路一条也没有,甚至连人工小路也不多,所以轻骑行动,仍然得靠向导。

    带路的是郭师庸,他不愧是唐军三大兵情资料夹之一(另外两个是安六与刘岸),郭师道曾称赞他说:“我军凡行伍规制、训练法度、器械马匹、周边地理乃至于大小杂务种种,皆在此三大军囊之中。”

    三大兵情资料夹各有所长,在地理上,郭师庸对东面的军事地理尤其娴熟,对碎叶山东北的地理了如指掌,夷播海更是他四十年中十五次踏及的地方,这时竟然带着七百唐军走入一片沼泽,这条道路第十四回前往夷播海办事时才无意中发现的,对此发现他曾深为得意,发现一条秘径对有探路癖的人来说有极大的满足感,可惜这满足感却没法拿出来跟人炫说,不想这时却起到了作用。

    原来这内陆深处干旱的土地虽然占了绝大部分,但在夷播海附近却有几片很大的沼泽地。在沼泽中行军,危险程度只怕还要高过爬雪山、过沙漠,若不是有熟悉道路的人带着,随时随地陷进烂泥里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郭师庸为了怕军中青年将士热血过头,冲得太快,在进入沼泽之前反复叮嘱:“进入沼泽地区,最主要是路要走对,千万不能乱冲,宁可走得慢些。越想要快,就只……”

    “就只会越慢,对不对?”杨易有些不耐烦地叫道。

    “不对!”郭师庸冷笑道:“是就只有死路一条!”

    他是经年老辣的人,深悉毛头小伙子们的习性,几句话是没办法叫这些人上心的,便赶了一匹马,猛抽一鞭,那马长嘶着跑了出去,郭师庸指着它道:“你们若没记牢我的话,这匹马就是你们的榜样!”

    青年们都不明白,杨易以前和刘岸来的时候走的也不是这条路,没进过沼泽,正想发问,忽然发现那匹马不跑了——不,不是不跑,而是四蹄乱动,却一步也前进不了,身子却在挣扎中慢慢地往下沉,这匹战马似乎意识到了危险,豁出性命了要从烂泥里头抽脚,但这最后的努力却只是让它沉陷得更快了!终于烂泥入口没:“这巴尔……啊,不对,这夷播海可有好几个很奇特的地方呢,郭校尉你指的是哪个?”

    郭师庸一呆,心想:“你小子不是说自己没来过夷播海吗?怎么一张口就说这夷播海有好几个奇特之处?哼,这小子狡猾多端,多半是大言炎炎,要套我的话呢。”轻轻一笑,道:“哦?这可奇了,这夷播海居然还有几大奇处?那师庸倒要向特使请教了。”

    “请教不敢当。”张迈对着谋落乌勒时何其阴险狡猾!但和自家人说话一时却没考虑这么多,就屈着手指说:“第一个嘛,这夷播海形状奇特,是一个长湖,东西长约一千二百里,南北宽约十到一百五十里,论大论深它在全世界的湖泊中还排不上号,但论到长,却乃是世界……嗯,普天之下第四长湖。”尽管来了好久,但平常说话时张迈总还要带着些现代味比较浓的词汇,不过郭洛等倒都没觉得什么,只道是上的言语,甚至还受他影响,言语中也带了些这等词语。

    郭师庸一呆,这夷播海甚长他也知道,却未曾绕着湖完完整整地走上一圈,更不可能去丈量,只是与人交谈时知道此湖甚长,东西当有千余里之距,南北又较东西为狭窄,这时听张迈将数字说得如此确切,又和自己所知颇为吻合,一时也不知是虚还是实,然而他不服张迈,心中还是想:“什么天下第四长湖,多半是你信口胡吹。你小子才多大的年纪,难道你天下大湖都去过不成?”

    但这时那些年轻人却又都被张迈吸引住了,听他说道:“这夷播海又以湖心半岛为界,可以分为东西两部,西湖广而浅,东湖窄而深,这夷播海名字叫海,其实只是个内陆湖,这里深处内陆,没什么雨水,夷播海的湖水,主要又是靠天山积雪消融,积聚成伊丽河,流入这片凹地,经过成千上万年,而成此湖。”

    杨易惊讶道:“这夷播海的水居然都是来自于天山!不是它本来就有的吗?”

    “当然不是啊,就算本来有水,水都会蒸发,要这湖水没有个源头,过个几年几十年早就蒸发干了,是靠着伊丽河的活水注入,它才能存在到现在啊。不过由于伊丽河是从西湖注入,而西湖又比东湖窄,所以这夷播海的湖水便是自西向东流,但因这两个缘故,便让这夷播海形成了一湖两水——西面是淡水、东面是咸水的奇观了。”

    连郭师庸也听得怔了,那夷播海正是东咸而西淡,也正是他要考校张迈的那“夷播海一奇”,听张迈道破,这才确信他不是信口胡吹,他几次来这夷播海附近时曾听牧人说过,可为何如此,牧民们既不清楚,郭师庸自然就更说不上来,忍不住道:“为什么西湖比东湖浅就会形成这等西淡东咸的奇观?”问了这句话后老脸忽地一热,暗暗后悔。

    张迈却丝毫未觉,微微一笑,道:“我刚才说过,水都会蒸发啊。所有河流的河水里头,都多多少少带着各种矿物质,水汽蒸发之后,那些矿物质却是带不走的,会留在湖底,所以天下间的内陆湖泊一般都是咸水湖,喝不得。可因为这夷播海西边浅而东边深,伊丽河又是从西边注入,所以河水涌入后便向西流去,西面的湖水多是活水,所以淡,东面的矿物质越积越多,几千几万年下来就变得越来越咸,那水没法喝了。”

    把郭洛等人都听住了。人人都钦佩张特使见识卓越,“博知天下之事”,“果然不愧是长安来的特使啊!”

    要知道张迈背包里是有一本厚厚地图册的,大凡这种卖给驴友的地图册,除了地图本身之外,常常还会在边角上附有一些重要景点的图文说明,郭师庸若要张迈之处具体而微的事情,比如沼泽哪里走得、哪里走不得,哪处河谷藏有灌溉农田,哪处河滩可以饮马牧羊,把打死张迈也说不出来,但郭师庸偏偏撞到枪口上,问张迈夷播海有什么奇处,张迈当然张口就来,这时说完了夷播海的特异之处后,不由得又感叹起来:“这天下第四长湖本来是我们国家西北边境的重要景观,如今却沦落在外国人手中了,咱们要来观赏这奇景,还得出国——他妈的,这算哪门子的事儿!什么时候一定要想办法收回来!”

    他一时说漏了嘴,这句话感慨的本是他自己那个时代,但郭洛、杨易等人心中却以为他说的是大唐——这倒也说得通,一个个都叫道:“不错,不错!收复故土,吾辈有责!”

    郭师庸怔住了,一时失神,竟望了看路,坐骑信足而走,竟然踏入软泥之中,张迈大叫:“小心!”郭师庸的坐骑已经惊嘶起来,张迈赶紧挥出马鞭,打在郭师庸手中缠住,郭师庸借力一跳跳到他身边,一只脚还是陷入泥泞之中,至于他那匹坐骑却是救不回来了。

    杨易嘻嘻笑道:“庸叔啊,你这可应了一句话——老马失蹄啊!幸亏迈哥眼疾手快,要不然你自己就成了我们的‘榜样’了,哈哈,哈哈……”

    几个没什么心机的青年都哈哈笑了起来,笑得郭师庸老脸发热,他看看一众青年,却个个又再次将那敬仰爱慕的眼光投到张迈身上,心中恍若有失,而且失去的,是一件再也找不回来的宝贵事物。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