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骑 - 第七十九章 西域纵横之一
每一次出现选择的时候,张迈总觉得比战场厮杀还要为难。
如果眼前只有一条路,哪怕是通向悬崖的路,那也只好继续地走下去,可是当前方出现两条路时,该如何抉择便是一件大大折磨人的事情了。
尤其是身处高位者,如果手底下同时有两帮都信赖自己的人,这种抉择就将变得更加困难。
不可否认,苏赖带来的是一个诱惑,一个不仅对杨定国郭师庸等老将都相当大的诱惑,甚至就是张迈,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是有些心动了。
在那次接待苏赖的会议之后,郭师庸说:“特使,不得不说,如今我们的家业是越来越大了,家业越大,考虑的问题便不能那么随性。眼下我们的军粮虽然还足支数月,但粮食这种东西,总不能等到即将罄尽再想办法,我们必须未雨绸缪。若依这个苏赖的提议,对咱们来说也是一条路子。虽然疏勒那边据说有五万佛民,但隔了这么多年,他们是否真肯接纳我们,实在还很难说,就算他们有意接纳我们,疏勒是萨图克的大本营,防备必然严密,数百里奔袭,以客犯主,成算极低。我认为,不妨先一边严密防守,和萨图克谈判,一边在怛罗斯种田放牧,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等实力壮大了,那时候东进也好、西征也罢,慢慢再作打算不迟。”
这确实也是一个相当稳健的想法,他说出来以后,安守敬、杨桑干、刘岸等人都表示赞成,连杨定国也在点头,道:“不错,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杨定国这句话的意思是,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等待敌人出现破绽,这是《孙子兵法》上的话,也是用兵之正道。
刚刚推着轮椅从后头出来的李膑却皱着眉头。他并不赞同郭师庸的意见,不过在几个都尉副都尉都表态,甚至连杨定国也表示赞成以后,李膑就欲言又止了起来。如果是郭洛,或者杨易,有不同意见当然都可以当面直说,就算将杨定国郭师庸:“李参军没有出席这次的会议,不如就让他找个由头,去探一探那老狐狸。大家以为如何?”
张迈回顾李膑,李膑没有拒绝,点了点头。
散会之后,李膑独自来寻张迈,道:“特使,你也认为议和有可能成么?”
张迈心中实际上倾向于认同郑渭,但却没有直说,默然半晌,只是道:“老郭都尉的意见,也是我的部分意见。”
他这句话,并未直接回答李膑的问题,但李膑却马上就听出了话外之音。
自昭山一战之后,郭师庸便不再是站在张迈的对立面,而是站在张迈的后头,属于张迈阵营中的稳健派,他的意见张迈都必须谨慎地考虑,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否则是不宜轻率地否决的。
站在张迈的这个位置上,除了要考虑对敌胜败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好内部的团结,避免出现分裂。而后一件事,有时候可能比前一件事情更加重要。
李膑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