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杀明 - 第319章 豆腐掉灰里,打不得,拍不得 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下午时分,宁夏镇,总兵官衙门。

    总兵官李国臻脸色忧郁的坐在书房里,仰着头,眼神阴沉的盯着高高的屋,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不是金钱,不是美人,而是田地。只有拥有大量的田地,才能获得稳定的丰厚的收入。其他什么的都是浮云,是不靠谱的。在他李国臻的名下,就有数万亩的田地,光是每年收取的田租,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份丰厚的收入,足可以让他在宁夏镇,活得十分的滋润。

    看看旁边的延绥镇、固原镇、甘肃镇,哪个镇比得上宁夏镇?那些地方,都是鸟不拉屎的不毛之地,根本没有宁夏镇这样的千里沃土。就是山西镇、大同镇、宣府镇,都和宁夏镇无法相比啊!至于辽东镇、蓟镇,就更加不用说了。那边的局势曰趋紧张,估计不久以后,就有大战爆发。他现在调过去,岂不是自己找死?

    既然没有足够的好处,他李国臻又何必折腾呢?报捷的奏章上去以后,得到巨大好处的,只有徐兴夏一个人而已。他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代千户,就敢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如果继续升官的话,天知道会折腾出什么样的动静来?

    “不能让他继续升官!”李国臻下定决心。

    ……宁夏镇,巡抚衙门。

    巡抚李懋桧同样脸色忧郁的看着高高的屋道。说着说着,他忽然笑了。他的笑容,显得有点古怪,似乎有点揶揄的味道。

    “估计是想过,但是最后明智的放弃了。他们应该可以感觉到,这个徐兴夏,和他们显然不是一路人。与其被他觉察到目见社的秘密,还不如根本不和他接触。如果话不投机,反过来触怒了徐兴夏,后果会更加的严重。”蒙面人有条不紊的回应。

    “这个该死的目见社,这次总算是遇到麻烦了。嘿嘿,一个小小的代千户,就能将他们弄得手足无措的,还真是罕见。你说,我们应不应该告诉徐兴夏一点有关目见社的资料?帮助他早点接触到目见社的机密?”朱帅锌忽然阴森森的说道。

    “王爷,欲速则不达,我不建议这么做。王爷要是真的想目见社早点有麻烦,还不如暗中提示徐兴夏一下,让他自己去探索。我估计,以徐兴夏对那两位爷的观感,只要是发现什么不对的蛛丝马迹,肯定会暗中追查下去的。”蒙面人冷静的说道。

    “你是对的,就让徐兴夏自己去折腾吧!咱们适当的提示一下即可。”朱帅锌沉吟片刻,缓缓的说道。

    ……宁夏镇,庆王府,后花园。

    庆王妃苏筱筱正在精心的鉴赏一盆兰花。

    她穿一件碧浪丝织就的翠色袖衫长裙,上缀水波纹饰,非但青翠欲滴,且其上水光若隐若现,在阳光下反射出五彩光芒,美不胜收。袖衫领口略低,微露胸前一抹白皙,及下方淡粉的小衣。为此,她在肩上用一双玉连环扣着一袭薄如蝉翼的轻纱罩衣,略做遮掩,长袖飘飘,有如神仙中人。

    一个身材高挑的侍女,恭谨的站在苏筱筱的身边,低声的说道:“回禀娘娘,目前的证据足可以证明,那个王启年,已经彻底的倒向徐兴夏了。锦衣卫在大草原的暗桩,都被启动起来了。”

    苏筱筱十指芊芊,将一瓣兰花摘下来,轻轻的撕碎,语调却无比温柔的说道:“这个事情,田尔耕和许显纯知道吗?”

    那个侍女低声的说道:“王启年是单向艹作的,没有经过京城,也没有经过南北镇抚司,估计他们暂时还不知道。”

    苏筱筱淡淡的说道:“那就让他们知道。锦衣卫内部的事情,还是应该交给他们锦衣卫内部去解决,你说是吗?”

    那个侍女低声答应着,转身去了。

    苏筱筱慢悠悠的将一瓣瓣的兰花都摘下来,十指芊芊,全部撕碎,扔在鹅卵石道路上,幽幽的说道:“徐兴夏啊徐兴夏,你休怪我给你找麻烦。这是我们东厂和锦衣卫的斗争,你本来是不需要参杂其中的。只是,你为什么偏偏要一个锦衣卫校尉的身份呢?锦衣卫的身份,对你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西安府,陕西按察使衙门。

    陕西按察使朱燮元,是一个五十来岁的老人,高高瘦瘦的,双眼炯炯有神。此时此刻,他的眼神,有点发红。这主要是熬夜导致的。在他的面前,摆放着徐兴夏送来的捷报,还有其他途径搜集到的大量情报。捷报和所有的情报,他都反复的研究过。这是他熬夜的根本原因。他的脸色,明显有点严峻。

    对于徐兴夏送来的捷报,朱燮元当然是持怀疑态度的。一个小小的代千户,居然在一次的战斗中,就消灭了四千名的鞑子骑兵,这样的战功,不要说难以置信,简直是骇人听闻。说实在的,朱燮元是绝对不会相信的。为此,他已经派出多路的人马,到黑山营去核实情况,相信在不久以后,就会有明确的答复。

    如果说,徐兴夏送来的捷报,让朱燮元怀疑。通过其他途径搜集到的情报,则让朱燮元感觉到非常的不安。这些天,由于过度的忧虑,他甚至一直都没有睡好觉。他忧虑的事情,和大部分的文官一样,生怕这个徐兴夏,尾大不掉,拥兵自重,搞出什么大乱子来。

    根据最新的情报,徐兴夏管辖下的人口数量,的确是太多了一点。足足六七万的军户啊!完全相当于整个宁夏镇的官军数量了!如果这些是民户,或许还好一点。但是,他们都是军户啊!军户是什么啊?拉起来就是军队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徐兴夏一个小小的代千户,就统帅了六七万的军队。这还得了?

    作为文官集团的一员,朱燮元最敏感的,就是害怕出现五代十国那种武夫横行的场面。为此,大明朝向来都是死死的遏制武将的私人力量的,绝对不允许其做大。好像徐兴夏这样,统帅这么多的军户,简直让人如坐针毡,寝食不安啊!

    可是,这样的局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还不是宁夏镇自己造成的?都是宁夏镇的一群废物,面对鞑子骑兵,畏缩避战,懦弱无能,结果,徐兴夏横空出世,一下子就将其他人都全部比下去了。所谓时势造英雄,就是如此。现在的宁夏镇北部,已经成了徐兴夏的读力王国,外人估计是根本没有办法插手了。换了别人来摘徐兴夏的果子吃?朱燮元连想都不敢想。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