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 第一章 祸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秋风习习。

    暮霭伴随着袅袅的炊烟,弥漫在苍茫的大地上。

    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暮色里,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在田间的小道上,慢悠悠地朝家里走。

    村子西头的一个院子里,灶下的火正噼噼啪啪地烧着,屋子里水汽弥漫,忽然,一个声音有些苍老的女人喊道:“幺妹,去你德山叔家割一条肉来。”

    “哎,娘,就去!”鸡架前,站起了一个正在喂鸡的小姑娘。

    小姑娘十四五岁的模样,身材娇俏,很是漂亮。

    把剩下的鸡食都倒进槽子里,小姑娘从母亲手里接过两个银角子,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去了。

    平曰里,村子里是没有肉卖的,要想吃肉,得去十八里外张登镇,那里逢双的曰子有集市。

    李德山是屠户,杀猪的,逢着年节就会杀口猪,卖给村子里的人。

    对农民来说,秋收是比年节更重的曰子,但凡有点可能,家家多多少少都要割点肉,慰劳一下。

    李德山家在村东,幺妹顺着十字街,脚步轻快地匆匆走着。

    李德山四十多岁,身体壮硕,面色黝黑。一见幺妹进来,就笑道:“幺妹来了。”

    幺妹甜甜地笑道:“德山叔,我娘让我来割条肉。”

    “给你留着呢!”李德山一弯腰,从案板下拎出一条肉来,放到了案板上。

    肉是上无花,只在中间和道。

    陈朝国一听就急了。

    这马上就收租收税了,正是人人脑瓜顶咣咣冒火星子的时候,可这小兔崽子……

    何况,打的人还是韩寡妇的小儿子。

    整个冉庄,除了他陈家,那数得着的,就得是人家韩家了。

    别看韩家现在败落了,但也不是那些一脑袋高粱花子的穷鬼能比的。

    韩家没落败之前,听说那可了不得,是天津卫数得着的大买卖人,后来不知怎么的,一下子突然就败落了。

    冉庄是韩寡妇的娘家,韩寡妇是老魏家的闺女。老魏头也不简单,是前清的秀才,要不闺女也不能嫁的那么好。

    老两口子就这一个闺女,也没什么亲戚。老魏头死后,魏老太太就被闺女接去享福了。老人念旧,老房子就留下了没卖。

    韩家家大业大,怎会在意农村的几间老房子,早就忘了还有这码事儿。家业落败之后,可能无处存身,就又想到娘家的老房子。于是,韩寡妇就带着小儿子和小女儿回冉庄了。

    韩家大小子在北平上学,是燕京大学的学生。

    这要是给人家打个好歹,韩家肯定不让,他虽说不怕,可不得花钱吗?

    “老四!”陈朝国大声喊道。

    老四是陈家的管家,也是陈朝国的影子,陈朝国一喊,老四立刻就出现在了。

    “老爷,您找我?”老四四十多岁,比陈朝国小几岁,精瘦,俩小圆眼滴流乱转。

    “你出去看看!”陈朝国吩咐道。

    老四也没问什么事儿,冉庄屁大点地方,什么事出去一看就知道了。

    老四出去了,陈朝国在院子里转圈,他越想越是晦气。

    小儿子喜欢城里热闹,不喜欢农村冷清,一般轻易不回家,总呆在保定城里。韩家的二小字在保定城里上学,要不是农忙也不会这个时候回家。

    可他奶奶的就这么巧!

    越想,陈朝国的感觉就越不好,总感觉要出事儿。

    果然,过了一会儿,老四慌慌张张跑了回来。到了陈朝国跟前,老四咽了口吐沫,道:“老爷,不好了,韩家二小子死了!”

    陈朝国一听,脑袋忽悠了一下,差点没摔倒。

    把人打伤了和打死,那区别可大了去了。这下可坏了,这得掏多少钱出去啊!

    “你看仔细了?”缓过来后,陈朝国又追问道。

    “老爷,没错!”老四道。

    “这个不让人省心的畜生!”陈朝国狠狠地一跺脚。

    “老爷,现在怎么办?老韩家那儿聚集了好多人。”老四问道。

    在本地,老魏家的人望一直很高。

    农村人敬重读书人,老魏头又姓情耿直,急公好义,常常替人出头。而且,老魏头以教书为业,开了个私塾。不管是谁,不管有没有钱,只要把孩子送来,老魏头都一概收下。

    韩寡妇回来后,对待乡邻温柔有礼,从不惹事,很得乡人好感。再加上魏家早先的德泽,所以人人都对韩寡妇一家高看一眼。

    韩家有五亩薄田,几乎都是大家帮着种的。

    “唉!”陈朝国又跺一脚,气急败坏地道:“你这就去保定,让二少爷准备打点赵县长。”

    冉庄属清苑县,清苑县是附郭县,县衙门在保定城里。

    “老爷,我这就去。”老四答应了一声,便急三火四地去后院牵马了。

    蹄声哒哒,陈朝国眼前直冒金星,疼的。;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