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 三三〇章 丘吉尔当了杜鲁门的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城,科斯特庄园。

    丘吉尔站在二楼的阳台上,凝望着连绵无尽的田野,天尽头,覆盖着迷茫的苍苍绿意。

    初春,本应是生机勃勃的,但在丘吉尔眼中,整个天地都在风雨飘摇之中,一片晦暗。

    英国,应该走向何处?又能走向何处?

    战时内阁结束,选举随之开始,丘吉尔信心满满,原以为挟着无与伦比的威望会百分之百当选,但没想到,却遭到了惨败。

    “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

    这是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的话,败选后,丘吉尔引用这句话来说他的败选。

    话是丘吉尔说的,但这并不是他的心里话,实际上,他对他的国家,对他的人民,极为失望。

    工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就是一个小丑,他根本不知道英国面临的问题有多严重,他更不知道如何带领英国走出危机,但是,小丑仅仅凭着美妙的言辞却战胜了伟大的英雄。

    福利社会,这就是艾德礼那个小丑战胜他的原因。

    不能吃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这样的民族有个屁的伟大,但是,这毕竟是他的民族,他没有选择。

    回到书桌前,坐下,丘吉尔拿起了笔。

    一个个字母落在洁白的纸上,每一个字母都有千斤重。

    终于写完了,丘吉尔靠在椅背上,似乎全身的力气都消耗尽了,他看着自己写的演讲稿,眼里有愤怒,有不甘,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他当杜鲁门的枪,英国当美国人的枪,这很屈辱,但,没有办法。

    苏联人不仅在东欧咄咄逼人,在中东也不放手,太贪婪了。

    伊朗,是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有着极其庞大的利益,但苏联公然违反两国在一九四三年签订的《英-俄-伊朗协定》,拒不从伊朗北部撤出。

    在《英-俄-伊朗协定》中有明确规定,苏联军队必须在战后六个月内从伊朗北部撤出,但现在,苏联非但不从伊朗北部撤出,还要继续向前推进。

    英国已经没有力量单独阻挡苏联,必须得把美国人推出来,但美国人对此虽然求之不得,可美国人是世上最无耻的婊子,不会只满足这些的。

    第二天,三月二十三曰,上午十点,威斯敏斯特学院,丘吉尔站在了演讲台前。

    “女士们、先生们,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话,他一直凝望着车外的景色,他似乎永远也看不够。

    路全是水泥的,田园间的小路不宽,只有五米,大都被杂草覆盖。

    不一会儿,吉普车驶进了一大片桃园,李长海的家就在桃园里。

    这儿住的不仅有李长海一家和父母、两个未成年的弟妹,还有李长海的两个成家的哥哥和一个成家的姐姐三家人,他们都是借了李长海的光。

    这是一个大家庭,有二十几口人桃园里有两条溪水蜿蜒流过,在桃园里汇集成了一处半亩大小的池塘,然后又分成两条溪水流出桃园。

    靠路边的池塘一侧有一个小码头,码头是木板搭建的,有两米宽,深入池塘三四米。

    码头上,有三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在看书,不过,她们不太专心,时不时地总是向远处张望。

    当吉普车出现的一刻,呼啦一声,三个小姑娘都跳了起来,向着吉普车迎了过去。

    张云泽笑了,他看到了妹妹云岚。

    妹妹就住在李长海家,和李长海的小妹李长欣都在八中读初三。

    训练营极其严格,每一周只有周六周曰兄妹俩才能见上一面。

    家里没什么人,都在桃园南端的饭馆里忙着呢。

    这个大园林里,没有村庄的概念,都是一家一户散居,但相隔的不太远,大都也就两三百米。

    这里的很多人家除了种果树蔬菜、养家畜,还有些有手艺的,也开饭馆,比如李长海家。

    今天是周六,出游人的特多,所以也就特忙。

    凡是能住在京城里的,就是那些给有钱人服务的,在京城之外的人眼里那也是有钱人。

    有钱就有闲,就有闲情逸致,何况,城里城外还有那么多的大学,那些大学生更好玩,所以一到周末,似乎整个燕京城的人都到乡间游玩来了。

    温完了功课,兄妹俩又见了面,张云岚拉着李长欣一起到饭馆里帮忙去了。

    两姐妹去帮忙了,李长海道:“云泽,我们出去走走。”

    今天李长海有点怪,张云泽跟着李长海向桃园里走去。

    桃园里很静。

    桃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游人可以随意进入,而一部分不许进入。

    张云泽默默跟在李长海身边,走了一会儿,李长海停下脚步,看着张云泽,问道:“云泽,还想报仇吗?”

    愣了一下,张云泽眼里蹦出一丝火花,他道:“当然想报仇。”

    没有人这么告诉过张云泽,但不知何时,他心里有个念头:他的命已经不是他自己的。

    所以,尽管没有一刻忘记过父母亲的惨死,但有了这个念头之后,他就再也不提“报仇”这两个字了。

    “云泽,有任务给你。”

    “您说。”

    “你要成为掸邦之王。”

    “真的?”

    李长海点了点头。

    张云泽身子都在颤抖,成为掸邦之王,报仇自然就是小事一桩。

    ――――六月七曰,张云泽回到了家乡,他纠集亲族,很快就血洗了仇家,而后,继承了父亲的土司职位。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