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春 - 第四章 险情
李曦上路的时候,雨势不减,仰头看去,就见天空密密麻麻的全是粗粗的雨线披垂而下,雨滴砸在手背上,甚至让人觉得有些生疼。
因此,虽然出门的时候穿了厚厚的蓑衣,却也不过才刚刚出了县城,浑身上下便已被大雨浇透。
李曦上辈子只在旅游的时候骑过几次马,实在是技术不佳,再加上又是那么大的雨,便连马儿也不愿意动弹,不住的甩蹄子,因此他也不过就是借点脚程而已,并不敢跑起来。饶是如此,这一路过去,却还是让马儿给撂下去两三次。
等到李曦带着家中一个叫赵老安的奴仆赶到县令郑爽所在的兴义村的时候,非但浑身上下已经给雨水浇得精湿,便连翡绿色的官服上也是东一块西一块的沾满了泥污,蓑衣更是给摔掉了半边。
因为雨势太大,县令郑爽上午只出去巡视了一下江边的堤岸便又赶紧躲了回来,此时正待在兴义村的里正庞兴家里发愁,除了时不时的与陪坐一侧的县尉江安探讨几句对灾情的看法之外,便只是一个人愣愣的发呆。
听到衙役们进来禀报说一个穿着绿色官服的年轻人骑马找了过来,此时已经到了门口,两个人交换了一个眼神,便都知道肯定是李曦来了。
李曦即将出任晋原县主簿的事儿早已经传得大街小巷无人不知,他们身为县里的重要官员,自然没有不知道的道理,甚至在保举李曦的时候,刺史周邛还曾特意把郑爽找了过去象征姓的问过他的意见,那份保荐的奏折,他还副署过的。
按照曰子推算,奏折走了一个月上下,还真是差不多到时候该回来了,两人是昨天一道儿下来的,出来的时候公文还没到,那就自然是昨天今天这两天内的事情了,只是两个人都没有想到,这李曦才刚刚上任,居然就那么热心公事的找到了乡下来。
此时听说李曦过来了,两个人倒是都不敢怠慢,非但县尉江安赶紧站起身来从门口拿了一把伞准备迎出去,便是县令郑爽,虽然是李曦的上官,按说是不需要出去迎接的,当下却也只是略犹豫了一下,之后便爽快的也站起身来,就在堂屋门口迎候。
李曦的出身来历让他并不敢小瞧自己这个只有十八岁的下属是一点,最关键的是,他似乎从李曦刚刚上任就迫不及待的赶到乡下来找自己这件事情里,嗅出了一点别样的味道来。
大雨瓢泼而下,县尉江安在门口接了李曦之后,吩咐下面的衙役把马拉走了,两个人相互道了恼问了好之后便携手往院子里来,后边还跟着两个衙役给打着伞。
刚刚走进院子,李曦首先就闻到了东厢配房里传来的鸡肉的香气,刚才一直顾着赶路,这时候吃雨给浇得浑身凉透,才突然发现自己竟是已经饿得了不得。
走到院子里,就看见了正站在堂屋门口迎候的县令郑爽。
他看上去四十岁上下,典型的南人长相,青襟官服,身形削瘦,颌下三缕稀疏长髯,看上去很文气,据说是江东世家出身,三十五岁上中了进士,也是在长安熬了三年的资历,这才在前年冬天的时候外放到晋原县出任县令。
离了远远的,李曦冲他作揖,道:“晋原县新任主簿职下李曦,见过县尊大人。”
郑爽想要伸手扶他,却又不愿走到雨里去,当下便只是笑着虚拦一拦,算是受了他这一礼,然后便赶紧往屋里让。
这是本地里正的院子,虽然也并不是什么大地主,但是院子建的比普通人家的草房仍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此时雨势那么大,便连路上都已经到处积了大大小小的水洼,来的路上瞧见不少人家都被积水给泡了,甚至还有几家的房子已经倒了墙,他这房子却还安稳的很。
李曦进房去之后,三个人重又叙了礼,待李曦脱了那半片蓑衣,便分开坐下,很快,院子的主人本村里正庞兴便着自己的儿媳妇端了三杯野茶来,小媳妇袅袅娜娜的倒也有几分娇俏,只是眼下李曦赶了那么长的路又给雨淋湿了,当真是又冷又饿,便也顾不上欣赏。
县尉江安除了刚在院子门口接到李曦的时候笑着说了些客套话,这会子分开坐下他便不再开口,只是脸上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冷笑看着浑身精湿的李曦。
这时候反倒是县令郑爽看出李曦的衣裳已经湿透,便道:“先不忙说话,李主簿还是先换件衣服,免得吃雨水激出病来。”
李曦想了想也就不客气,命赵老安把临行前武兰给自己准备的替换衣服拿来,问主人家借了地方换上,那替换衣服给三层油布包着,一路上又给赵老安小心的护在怀里,此时倒是一点儿都不曾湿,胡乱拿布巾抹了抹身上湿气又换了干衣服,回来之后再喝一碗热茶,倒是觉得身上立刻就不那么冷了,反倒是品出些乡村野茶的别样风味来。
眼见李曦缓过劲儿来了,县令郑爽便笑着说道:“李主簿刚刚上任便冒雨赶来,实在是热心公事,堪为我辈为官者之表率啊!”说完了转头看看县尉江安。
江安本是不太愿意跟着下来遭这份子罪的,只不过县令大人非要出巡,县丞大人就必须要坐镇县衙,那么在主簿空缺的情况下,他这个县尉却是不得不陪着出来,此时听了郑爽这个话,就知道他是拿话刺自己呢。
说起来三个官儿里头,虽然是人丁越多他这个官儿就越大。
但是眼下一旦遭了灾,存粮没了,地里又绝收,眼下才是四月,晚稻还没影子呢,那么多人张着嘴要吃饭,这些丁口简直就变成了催命符,可以说是人越多,灾就越大——那才是真正要命的事情。
偏偏今年整个剑南道大雨,大家都瞪着眼睛往上看着,都想给多喂几口,节度使大人那里只怕是拨不下多少东西来。朝廷那边更是指望不上,关中自来乏粮,便是连皇帝陛下都要每年带领着百官到东都洛阳就食去,哪来的粮食给这边?
可州县两级纵有些库存,这两天县里的仓库也已经基本给清查了出来,只是那一点数目,却也根本就不够撑到下一季稻子收获啊。
只要有饭吃,毁了的田基可以重修,倒了的房子可以重建,老百姓不会怎么样,反而要赞你一句青天大老爷,可要是没饭吃,老百姓才不认识你是谁,一旦饿急了眼,随时都有可能出乱子,虽说是天灾所致,可只要出了事,必然是要自己这样做地方主官的倒霉。
到时候只怕都不用人弹劾问罪,自己就要引咎辞职了。
只要一想到这些,他这心里就忍不住的直打鼓。
当下他叹了口气不说话,便是县尉江安依附于县丞裴俊,跟郑爽的关系只是维持着表面上的上下级关系,但毕竟他也是为官一任,一想到眼下这灾情,却是压根儿就兴不起什么幸灾乐祸的心思,当下也是跟着叹气,一时间这堂屋里除了叹息之外,竟是突然就安静了下来。
※※※
庞兴的婆娘和儿媳妇手艺不错,当他们把勉强收拾出来的一桌菜端上桌子时,只闻着扑鼻的香气,虽然庄户人家做菜没那么大的讲究,也并无什么菜式,却是实在的很,每个盘碟都盛得满满的,叫人看了就觉得憨厚。
几个人都是忙活了一上午,早就饿了,眼下又是大灾当前,大家都没有喝酒的兴致,因此当下也便只是客气了几句,就在低矮的桌案前分开坐下吃饭。
只是一顿饭才刚吃了一半,就有衙役进来禀告,说是村子里一户人家的房子突然塌了,当时家里人正围坐着吃饭,不防备,房子一倒,他们跑不急,砸死了一个,其他的倒是没事。
一听这个,几个人再也吃不下饭,当下便赶紧冒着雨赶了过去。
大雨不要钱一般的瓢泼而下,李曦他们三个赶过去的时候,几个人倒在泥浆地里哭得很哀,死的是个年轻人,这时候尸身给家人从废墟底下拉出来,头脸上的血迹早给雨水冲的没了影子,人看上去大概只有二十出头,身子倒是精壮,却也架不住房梁砸在头上,而且看这一家人的组合,想必死的还是家里最实在的,在李曦看来,这纯粹土质的江岸能坚持到现在,被水泡了那么久了,水又涨得这般厉害,居然还能一直坚持着没有垮掉,都已经能算是个不小的奇迹了。
郑爽指着堤岸回头对李曦道:“上午来的时候,还没那么厉害,现在看来,若是天还是这样下下去,这堤坝只怕是连一天都撑不住了。一旦决堤,这里离县城只有十几里路,只怕是一眨眼就扑到县城啊。”
听到这里,江安的心思转了几转,想起临行前裴俊的交代来,当下赶紧拱手道:“职下立刻赶回县城召集人手,哪怕是掘土也要封堵城门,决不能叫洪水漫到城里去啊,否则的话,别的不说,便是刺史大人那里就交代不过去。”
郑爽闻言脸色不由一沉,然后才扭过脸去看着江堤,冷冷地道:“李主簿刚刚上任,对这一片不熟,很多里正都不认得他,不好办事,还是你留下,召集丁壮过来护堤,然后带着各村里正动员百姓们且先转移,以防万一。”
说到这里,他才扭头看看李曦,道:“李主簿,你回县里去,通知裴县丞,就说是我说的,命他召集人手,封堵四门,决不许洪水进城一寸!”
然后他才叹了口气,指一指脚下的堤岸,道:“我就留在这里。”
李曦闻言还想说话,却见一旁江安的脸色蓦地阴沉下来,知道若是郑爽带头逃回县城,江安也是断断不肯留在这里的,因此有些话便没有说出口,当下想了想,便只是道:“只需要派个差人回去通告裴县丞一声便是,职下也留下来吧。”
郑爽闻言略带些吃惊地回头看看李曦,他是晋原县的主官,有守牧之责,一旦都江决堤,便是他躲回县城也免不了给上头问责,倒不如始终呆在这第一线,即便决堤了也有个说辞,但李曦却只是个主簿而已,为了一旦出事之后可以让周邛和柳博能保住自己,所以自己这才决定把他赶回城去,却没想到他竟会主动要求留下来。
当下他略沉吟了一下,也顾不上一旁江安那越来越阴沉的脸色,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那就这样,马上安排人分头行事吧。”
开书以来,平均每天五六千字,虽然跟那些快手没法比,不过以俺的姓子来讲,却也可以自诩勤奋了,最关键的是这一次码字的态度很认真,再忙再累状态再不好也不敢断更,所以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跟鼓励,推荐票啊更新票啊打赏啊之类的,都多多的砸上来,士气可鼓不可泄啊。
拜谢诸君!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