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春 - 第十六章 先生真神人也 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听他说完了,李曦点点头,脑子里思路飞转,心想,找皇帝做后台……这个思路不错。

    至于玉真长公主么……就没听过了,居然还是个道士,公主做道士,那也就是女冠了,据说唐朝的女冠可是很乱的啊,这个,还是不惹的好。

    这时候,他脑子里胡乱地腹诽着压根儿就不认识的玉真长公主,却是扭头笑着问那掌柜,道:“掌柜的所荐三人,皆是恰当,只是,据说九龄公即将拜相,为何掌柜的丝毫不提他呢?”

    那掌柜的不知道是不是说兴奋了,闻言当即摇头,道:“不可,不可,万万不可!”

    李逸风闻言脸上不由一黑,扭头看看李曦。

    他自然知道李曦乃是周邛的座下大弟子,而周邛又是张九龄的东床快婿,听到那掌柜的如此不屑于张九龄,他立刻就有点头大,深恐他因此一言就惹怒了李曦。

    这掌柜的是他好不容易从别人手里挖过来的,虽然他在那边一直不得势,但偏偏一见之下,李逸风就觉得他是个经商的奇才,这才费了心力拉过来,然后更是用人不疑的把长安剑南烧春的大小事务全部交给他。

    即便当下,这掌柜的过来说话,他也是始终都含笑地看着听着,倒是有些冲李曦显摆一下的意思在内,自然是不想因为几句题外话就惹怒了李曦,李曦不高兴是小,若是他一怒之下要赶走这掌柜的,在李逸风看来可就赔大发了。

    在他李逸风看来,这做生意的本事,和做官的本事,还有作诗的本事一样,易学难工,你要做小本生意,那只需精打细算会盘账能哄住客人,就已经算是合格了,再稍微厉害点的大商人,那就必须得能知前后三个月的行情,也就是说,不但要能通细务,而且必须要有大局观,要能够把握住市场行情的动向,如此,才能为一家大店来掌舵。但即便如此,也只是普通意义上的大商人罢了,落到官场上来说,也就可做的一地刺史了。

    但是显然,一个可以为剑南烧春逐鹿长安而掌舵,甚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李氏商业总经管人,仅仅只有这一点要求,还是不够的。他还必须要懂政治,识进退。

    俗话说“官商结合,无往不利”,一个不知道看政治风向的商人,或许走了狗屎运,也能三五年间跃起,但是说垮台却也不过就是一眨眼的功夫罢了。

    要想在长安做生意,要想把生意做遍天下,不懂政治显然不行。不管承认与否,历朝历代经商有成的人,都是眼光精准的幕后政治大手。

    而在他看来,面前这个被自己任命为剑南烧春长安店掌柜的人,就是一个有资格也有能力成为大唐最最杨贵妃死的时候才三十多不到四十岁,而她死的时候,自然也就是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了……按照历史教科书上的记载的话,满打满算,杨贵妃还有二十来年好活,而她死于安史之乱的时候,李林甫早就已经死了,那时候当宰相的已经是杨国忠了。所以,李林甫的登台拜相,近在咫尺,再所以,张九龄很快就要拜相,但是拜相之后,他也很快就会完蛋。

    因为历史教科书上的时间表已经规定好了,他必须给李林甫的二十年权相挤出足够的时间,不然这些历史时间就对不上账了……李曦的办法很笨,而且很多都只能是粗略的估计,然后再由这个粗略的估计去大概的推测另外一件事,在那些精通历史的人看来,这种粗糙的办法几乎不值一噱……但是对于李曦来说,这却已经是他在自己本来能记住的一些事情上,所作出的最多也是最准确的推断了。而且李曦知道,即便是自己估测的时间表会有些误差,这个误差也绝对不会太大。

    所以此前他一直觉得,虽然自己所知不多,但自己也可以称为是一个能知过去未来的神人了。这样一来,在面对很多有关朝廷动向的事情的时候,他心里就自觉地很有底气。

    但是别忘了,他可是仗着自己有穿越时带过来的记忆打底子啊。

    而眼前这个留了两撇鼠须,一看就猥琐不堪的家伙,居然能仅凭自己对朝政的观察,就做出这般几乎准确无误的推测。

    更何况,人家还只是个小商人,呃,不对,其实正确的说法,他连商人都不是,他只是在东市里从小伙计做起,一直到现在才稍微混出点头脸来的小白领……一个无产者打工仔!

    这个……可真是太牛了。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