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62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林子大了,啥鸟都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毕华清的真名叫毕乃尔。咸丰八年五月,挑起第二次战争的英法联军逼近天津城,扬言进攻北京,毕乃尔就是其中的一名法官。随后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李鸿章的淮军进驻上海开始装备西式武器。恰好此时毕乃尔滞留上海,李鸿章便雇用他为刘铭传部的军事教官。

    最初,刘铭传并不放心毕乃尔,毕竟毕乃尔是外国人。

    而刚刚结束的第二次战争,是整个中国的耻辱。毕乃尔恰恰是主凶之一的法国人。但是,毕乃尔表现很快令刘铭传刮目相看。

    毕乃尔上任后立即着手铭字营的军士改革。他帮刘铭传淘汰了老旧的鸟枪,增购欧洲的新式步枪和新式火炮,并成立了洋炮营。铭字营的作战方式也改成在火炮掩护下使用新式步枪实施突击。

    毕乃尔精通军事,具有很高的军人素质。不仅军事训练认真,还没有西方人对待清军的那股傲气。随着相互了解的加深,毕乃尔渐获刘铭传器重,从军事教官升任洋炮营的管带,也就是铭字营火器部队的一把手。而经过的“铭军”,在作风强悍的刘铭传率领下,也在战场上展现出了超常的战斗力。在与太平天国作战中,先后攻克了江阴、常州等地。

    此后,毕乃尔跟随刘铭传转战南北,胜多败少,战功卓著。多次受到清廷褒奖,官至三品:近代军队的关键词是纪律,现代军队的关键词是理想。

    刘暹的部队,远大理想还说不上,纪律却绝对做得到。加上队伍建制的模块化,他的部队,那就是一支近代军队。

    在秦军里,士兵犯了错,将领不会因为心情好你屁事没有,也不会因为心情不好一刀把你砍了。无论将领的心情好不好,全都是五十军棍伺候!

    深深知道铭字营是怎么一个结构的毕华清,早就绝了将之改造成一支现代军队的想法了。【毕华清以为的‘现代’】

    ……

    重渠镇。

    一场战斗已经结束,狙击失败的捻军马队正拼命地向南逃窜。

    刘暹的步队主力正在渡过蔡河。

    重渠镇郊外,二百多捻军骑兵下马投降。从西北二十余里外渡口,悄渡蔡河,顺利反兜击溃捻军马队的刘暹军骑兵营,得意的看着下马弃兵伏地的捻军士兵。

    这一战,他们是最大的功臣。

    二百多投降的捻军士兵被分门别类的带去不同的地点问话。

    普通捻兵,底层兵头,小头目,头目。

    没有头领。投降的二百多捻军当中,职位最高的就是一个带领百人的头目。

    倒是从战场的死人堆里,医护营拔出了一个装扮不同寻常的捻军。身中数刀,鲜血染红了全身。招来投降的捻军士兵来认,说是任化邦手下一个得力头领。姓潘,叫潘贵升。

    能不能救得过来,还不确定。奄奄一息的,只剩一口气了。问话,自就不用想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