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62 - 第五百三十二章 清扫蒙古,东北总督
满清亡了。在慈禧答应投降的那一刻,在满堂王公勋贵沉默的那一刻,统治祸害华夏二六十年的满清完蛋了。算上后金】
周军以最快的速将这一消息传递到张家口,然后在张家口拍电报去北京。这电报线还没有铺进山西。
刘暹拿到电报后畅声大笑,笑的非常放肆。但对于周军提议的,请他亲自去归化城受降却并不感兴趣。刘暹也不认为今日受降满清会是一个多么高的功勋功劳。
在他挥兵打下北京城的那一刻,满清的‘神圣性’就已经被刘暹一刀砍断了。
“转周军,让他在归化城受降。满清的皇室,上层王公重臣及家眷,系数送到北京。其余之人等,暂时押回大同。”
刘暹一言,决定满清现今的命运。他们全部的上层,注定是要被圈禁到死的。
从归化城到和林格尔其实还不到里地,但在奕訢穆图善等人的心里却希望这越长越好。因为一旦到达目的地他们将其屈辱地正式向秦军投降,献降书。然后秦军就会大军抵到归化城外,接受满城八旗的投降。然而再长的终究会有尽头的,当奕訢一行人接近张和林格尔时,城外早就有一队锦衣怒马的秦军骑兵前来接应了。
满清的投降对蒙古的震撼意义很大,尤其是对内蒙古。张家口很快就又来了旗蒙古王公的信使,表示愿意彻底的投诚输纳。
而这个时候,在甘肃陕西,大批的秦军骑兵已经策马上蒙古大草原了。
等待无数蒙古王公的命运无疑是很悲惨的,在大草原上,方圆数里的范围内,除了喇嘛庙,惟一的土木建筑可能就是王公的府邸。
这些被满清施加了一层又一层枷锁的蒙古王公,生活奢侈,可能每年全部的收入都投进了王府奢华的生活当中。内蒙王公们的常备军队几乎是没有。许多旗的唯一常备军队只是王府的警备队,人数很少,武器也落后。面对两万多秦军骑兵的平推,蒙古人完全是没有还手的余地。
一批批蒙古王公贵族被俘虏打掉。而事先前投降的在旗王公们则成了牧民的管理者。至少在最初的这两年时间里,这些蒙古王公,是大秦统治蒙古最好的助手。
他们头上的亲王郡王国公等爵位当然不会被大秦承认,就算再封爵,话。言语中似乎有些态问题,这在满清时候可能就要受处分的。刘暹却不怎么严格这一点,甚至还有点纵容官员大胆的说话。不因言获罪!
沈桂芬最初时候是毕恭毕敬,不敢把话说硬了半分。就像对待慈禧一样对待刘暹。可现在半年都过去了,他要时再摸不准大秦朝廷的游戏规则,他也就白在官场里混游了那么久了。
李鸿章被刘暹任命为东北总督,现在人已经到沈阳了。盛京当然要改名沈阳了。就像江宁改回南京一样。
……
时间很快就转到了五月里。正值盛夏的黑龙江依然凉爽宜人,不超过25的最高气温只能让人微微出汗。新建东北军区,陆军第11师第21旅营一大队一中队的100名秦军官兵成两列纵队,行走在讷谟尔河边广袤平坦的土地上。在他们左右两侧与前方,是配属营的骑兵部队,后方则是一溜辎重部队。
随着秦军在东北区域的推进,部队里的马匹是越来越多。秦军以飞快的速又一次完成了后勤部队的车马化。同时新组建的东北军区中,也开始在步兵营一级建制加大骑兵的比重和数量。
眼下随同部队行进的就是骑兵大队的副大队长金永信,带着一个骑兵中队。与一大队一中队的名秦军步兵一起,组成了这次北进的先头分队。
满清在东北的官员军队都很自觉的投降了。虽然经过辽宁和吉林的大战之后,满清在东北的部队,主力被歼,残部彻底败溃。但是满清的投降还是为李鸿章省了很大的劲的。
除了两个中队的步骑之外,此次先头分队出动的还有一个中队辎重部队和五十多人的工程兵部队。工程兵部队是一个加强分队,一共五十多人,携带的器具,却超过了整体辎重中的七成。
除此外还有十名跟随实习的军校毕业生,以及依旧上中的步骑工辎各科生兵。这些军校生并不参加一线战斗,除非万不得已,他们只是在一旁观摩习,同时绘制地图。
全部加起来,这个先头分队人数超过了五十人,接近二匹马。就算遭遇了可能性存在的敌人,短时间里也不可能被吃掉。
满清残余的顽匪部队,还没这么大的绺和胃口。而另外一种推测中出现可能性很低的敌人,俄国人,他们在远东的驻军也没这么大的能耐。(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