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62 - 第六百四十五章 中国牌保护伞——老字号
shuloushulou
“如何定义中国,已经成了欧洲各国和美国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问题!”
“要用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中国!”
“中国,撬动世界格局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哗哗的印刷机器声,无数份报纸在咸海之战的结局传出之后,不约而同的将中国焊死在了这场中俄两个巨人的战争胜利者的位置上。
或许中国的总体实力并不比俄国强。至少不比战场上表现的如此之悬殊。可谁让中国有了刘暹这样的于军事上为绝世天才的人物呢?于是俄国人屡战屡败,前后丧师五十万,失地几千里。
当然,俄罗斯依旧强大。俄国国内施行了多年的预备役制度,沙皇手中还有数百万的预备兵,这是令整个欧洲都为之颤栗的力量。只要有着英法大笔资金的支持,亚历山大三世能够轻易地拉出百万新军,虽然这上百万士兵的战斗力可能无法跟之前失去的精锐相比。但源源不断地兵力才是俄罗斯震慑整个欧洲的根本不是吗?
可这又有什么用呢?
八十年前拿破仑时期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谁不承认他的强大?谁不承认法国超群的地位?这不是应该纠集了整个欧洲共同打败了法国人之后,就可以否认掉的事实。
还有原时空里的德国,第一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都是失败者,可谁敢用轻蔑的眼光去看待它呢?
现在的中国就是这样。
俄国人即使靠着英法背后的支援,用源源不断地兵力,发动起一场比一场更大规模的会战。最终停止了中队前进的步伐。中国也依旧强大。
再换个角度看,中国的人口比俄国更多出n倍。去年的人口普查。中国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了四万万五千万。俄国才多少?
若是说俄国人在源源不断地资金支援下,能够拉出几百万把刺刀。那么中国就能拉出几千万把刺刀。
俄国人强大的人口优势让他们保持着对欧洲大陆的巨大威慑,他们被称之为‘欧洲巨人’,‘欧洲压路机’,那么基本盘更大出俄国十倍的中国,就是整个欧亚大陆的压路机,现在已经有报纸将世界第一陆军强国的王冠戴在了中国的头上。
经过这场战争,中国再一次提高了自己在世界丛林中的地位。中国即使不再依靠‘地理’优势,也能真正站在世界最,这真的是天底下最可靠不过的保护伞了。他俩再也不需要为‘国破家亡’的担忧了。
所以,在巴尔喀什湖战役刚刚结束的时候,阮朝就联手石达开的太平军,狠狠地将趁机蹦跳的朱拉隆功镇压了下去。时隔多年,越南的军队再次踏上了暹罗的土地上。
朝鲜也不让阮朝专美于前,李熙派出了五千新军增援东北军区的西伯利亚远征作战。虽然这些朝鲜兵去了后也是充当押运队的命运。但只要不让阮朝一家冒尖,如此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阮朝和朝鲜两个国家已经暗暗变的有些不对付了。两个国家都自我标榜为中国的最忠心、忠诚之属国,相互看对方不顺眼,很是有种争宠的味道。
刘暹也不从中间调和。这两个国家一个在东北和西伯利亚【亚寒带、寒带】有用,一个于将来的中南半岛和南洋【亚热带、热带】有用,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相互不对付了,对于中国那都是好事情。这是很简单的一种驽下之道!
当然,这两个国家也可以作为一对活生生的‘比例’来让中国细致的观察。
阮朝很早之前就跟西方世界有过来往,阮朝也比朝鲜早很多年的受到了法国人的殖民威胁,所以他们对于西学排斥不大,官员、士子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对西方科技的认可度比较高。于是这个国家就以中国为师,跟随着中国的改革而改革。虽然步子迈的没有中国大,走得也没有中国快,阮朝到底是一个百年王朝,各方势力和各种关系对于改革都是阻碍。而中国是新兴之皇朝,大军在战争中扫荡了太多的陈旧。但阮朝跟的很紧,他们走得慢,却一直在走。比如中国的科举改革,阮朝也在搞,推广新式学校,新式教育,一步步一点点的终在三年前彻底完成了科考改制。而朝鲜李朝就显得陈旧的多了。其他方面就不说了,只科举改制,到现在已经五六年了,还继续的停留在朝堂的一次次廷议之中,停留在重臣的争论之中。
即使朝鲜的身边就有中国这个看得到,摸得着的实例在,他们还是更多的原因停留在旧制中。
这个曾经自诩为‘小中华’的国家真的学足了历史上前清的模样,尤其是在外在威胁变小和没有的时候,那就是一堆陈旧的烂泥。
朝鲜这些年的新政和开国,走得不是中国的道路,而是与前清的‘洋务运动’有着同工异曲之妙。令刘暹啼笑皆非的同时,内心里对有朝一日自自然然的吞并朝鲜,让无数朝鲜人自己哭着喊着要求‘并入华夏’的信心更大了。
这才几年的时间?阮朝在整体国力上就已经慢慢的拉开了朝鲜。现在的阮朝已经能够自行建造小型的民用蒸汽轮船了,就跟当初的黄鹄号一样。而朝鲜呢,那是那样的浑浑噩噩。大院君和闵妃的斗争还是那样的激烈,李熙在当年的开国之争上雄起了一把之后,又缩回到了闵妃的裙子下。
没有了外来威胁的安逸环境,连朝鲜原来的开化党人,都有一些人回归了原路。
如此也难怪这个国家的王室统治时间都可以那么的长久了。因为这整个国家都似在不思进取……(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