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62 - 第八百三十三章 十全大补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在预备反击马其顿之敌的过程中,奥斯曼军队一共筹集了两个主战师,一个步兵师,两个骑兵旅,四个炮兵营和一支飞艇部队,接近九万军队。”

    “分别布置在斯科普里和萨萨。前者是马其顿最大的城市,马其顿地区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这里。同时这个地方也是奥斯曼军队抵抗巴尔干联军前线指挥部的所在地。”年纪还不到三十岁的蒋百里在刘暹面前表现自如,对着整个马其顿反击战布局图,细细解说着。

    他并没有被中国的巨变给‘蝴蝶’没了。蒋百里这个军事人才,在巨变后的中国反而变得更加容易出人头地,闪光点更加耀眼。只能说人才就是人才。五年前他的名字就传进了刘皇帝耳朵中,两年前蒋百里进了刘暹的侍从室。

    “萨萨是马其顿很普通的一个城市,奥斯曼人只在这里放入了一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旅,但这里距离保加利亚的首都索菲亚相当的近。从萨萨向东北方向一百公里的地方,就是丘斯滕迪尔。这里是保加利亚西部的一个重要城市,公路、铁路都能够直通其首都索菲亚。”

    “罗团长汇报说,萨萨的奥斯曼军队至少配备了200辆卡车。奥斯曼人从国内抽掉了大部分的机械化车辆投入了这场战役。如果战斗过程理想,那里的奥斯曼军队只需要两天就可以占领丘斯滕迪尔,然后迅速对索菲亚形成威胁。”

    蒋百里手中的鞭子再度指回到伊斯坦布尔,“奥斯曼的苏丹已经同意出动近卫装甲旅。预计十天之内这支奥斯曼帝国最强大的装甲力量就可以调集到斯科普里。这里的攻势才是奥斯曼人的主力所在。”

    “击破了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的四个集团军,这两个国家将再没有大建制的军队存在。萨萨方面的奥斯曼军队都不需要真的进入索菲亚盆地,只需要威胁保加利亚退出战斗,奥斯曼人这场反击战就达到了初步目的。”

    “但是奥斯曼军的更大目的是迫使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一同退出战争,我个人认为是不现实的。塞尔维亚很难彻底的退出这场战争,他们不同于保加利亚,他们距离奥匈太近。就像门的内哥罗一样,奥匈军队直接通过他们的国土进入战场。这个国家就完全绑的在了奥匈帝国的战车上。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距离边境战场有着至少300公里的距离,在奥斯曼军队打到贝尔格莱德之前,奥匈军队完全有时间插入战场。”

    “这场战争的规模可能还会继续扩大。奥匈帝国的海军力量很有可能加入爱琴海战场。”蒋百里赶脚这场巴尔干战争十分有可能变成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全面较量。

    刘暹闭着眼睛沉默不语。蒋百里的感觉他也有,而且在奥匈参战之后就清晰的印现在他的脑子里。中国要大出血了啊。奥匈要真与奥斯曼来一场全面大战。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一定会伸着手向中国要钱要支援的。

    9月奥斯曼的反击战打响。

    首先是萨萨方向,对面的保加利亚军队只有五千不到,奥斯曼人保密工作做的很好。让保加利亚一直以为对面只有不到万人的一个步兵旅呢。结果被奥斯曼军风卷残云一样,直接横扫。开战第三天,奥斯曼骑兵就已经越过丘斯滕迪尔。向着索菲亚盆地推进。后续的奥斯曼步兵也在拖着大炮、补给乘坐着一列列火车,奔赴索菲亚。

    而斯科普里呢,9月11日凌晨3时45分,奥斯曼军队的飞艇部队首先着向保塞联军阵地飞国去,目标不是联军部队的当面防线,而是这道防线背后的炮兵阵地、物资储备地、铁路、公路和桥梁。几分钟后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的新军就第一次尝到了体力打击的威力和突然死亡与毁灭的滋味。奥斯曼军防线上千炮齐鸣,炮弹如雨般倾泻到联军阵地。约1小时后,奥斯曼军的地面部队从南发起了全线进攻。

    保塞联军猝不及防,他们之前可一支是压着斯科普里前线的奥斯曼军打的,奥斯曼人为了隐藏自己的作战计划。这段日子来面对保塞联军都表现很‘龟缩’。上百门火炮和大量的军火储备被飞艇轰炸第一时间毁灭掉,一桶桶汽油染红了天空,大量的汽车还没来得及开动就被爆炸包围。奥斯曼人这些日子里早就把保塞联军的情况侦查了个清楚,之前引而不发,现在动若雷霆。至少百名谍报人员袭击了保塞联军的电话线、电线,一时间保塞联军的交通枢纽和指挥联络都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部队陷入一片混乱。

    奥斯曼人的近卫装甲旅趁势作为全军的刀锋部队猛烈出击,很快就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了联军防线。

    奥斯曼军队突破联军防线后,迅速向保塞联军腹地进行穿插。其中奥斯曼军队的主力——近卫装甲旅主力+一个主战师,三万五千人的兵力火速向着卡查尼克挺进。那里是保塞联军的总指挥部所在地。同时也是保塞联军的军需总储备处。有保加利亚的第7集团军负责守卫,沿途路上还能攻击到保加利亚第4集团军的两个师,如果胜利夺取卡查尼克,整个保加利亚军队也就不复存在了。

    另一个主战师依靠自己手中的一个坦克营——仅一个装甲大队。二十四辆坦克,十二辆装甲车,十辆自走火炮,直接向着塞尔维亚第5集团军撞了过去。飞艇部队在总攻开启后的两个小时重新活跃在了保塞联军的头,看这么一场奥斯曼人的低装甲进攻,价值上还不如反坦克锥重要。

    可这样的进攻对于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军却是毁灭性的。

    丘斯滕迪尔的噩耗已经让保加利亚忙作一团了,斯科普里作战保加利亚军队的完败更给慌乱的索菲亚添了一把火。从丘斯滕迪尔出发的奥斯曼军队已经临近索菲亚盆地边缘了,可保加利亚政府没有士兵能够去阻止他们的挺进。国王斐迪南一世只得派出代表团与奥斯曼军队进行谈判,并向伊斯坦布尔的奥斯曼政府递达了停战请求!

    如之前计划的一样,保加利亚人不能承受索菲亚遭受毁灭的大家,作为保加利亚的首都所在地,索菲亚周边聚集着该国45的大型工业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的60。机械、金属制造、冶金、纺织、橡胶、化工和造纸,全国四分之三的印刷业也集中于此。郊区农业发达。并且是全国的铁路、公路枢纽,费迪南一世的统治虽然比较稳固,他也经不起这样的波折。面对毁灭的危险,保加利亚只能选择妥协!

    如期得到的胜利对于战争中的奥斯曼帝国有着十分巨大的鼓舞。

    现在意大利对奥斯曼宣战了,奥匈也对奥斯曼宣战了,奥斯曼人面对欧洲两大列强的战争,怎么会不感受到沉甸甸的压力?

    即使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在《土耳其报》上大肆号召奥斯曼民众行动起来,保卫自己的国家,敌强我弱也是不能改变的。意大利人的舰队堵住爱琴海,伊斯坦布尔往日繁忙的港口变成了空港,各类货物价格纷纷上扬,如果不是中国站出来表示了对奥斯曼帝国‘自卫反击战’的支持,如果不是波斯王国一样站出来表示了自己的支持,伊斯坦布尔绝对不会这么安静。

    这一切都在等候着接下来的发展。是奥斯曼军队在奥匈帝队的进攻下迅速的败下阵来?还是两边旗鼓相当,打个不分胜负,再或者是奥斯曼人赢得了胜利,一切事情的发展都需要看战争的结果!

    现在奥斯曼帝国的王牌部队出手横扫了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联军,并十分轻松的迫使保加利亚王国退出了战争,就像一剂强心针,迅速的恢复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正在变弱的底气。整个伊斯坦布尔都变得疯狂了,到处是宣扬这场战役胜利的标语,到处是宣扬奥斯曼军队的旗帜!奥斯曼这个因为意大利和奥匈两列强的相继入场而变的心虚胆颤的‘人’,猛然间似吃了十全大补丸一样,‘壮’了起来!

    北京香山。

    “陛下,这是奥斯曼苏丹的电文。”侍从室机要处主任徐锡麟脸上带着强忍的表情将伊斯坦布尔发来的电文递给刘皇帝。

    “尊敬的中国皇帝。”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语气很恭顺,这不是写给刘皇帝的,是写给刘皇帝的儿子小刘皇帝的。(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