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明不南渡 - 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国来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西军说闪就闪,完全不给张煌言面子。

    老张刚才可是花费的不少的口水,结果石沉大海一般,没有任何回应。

    走的时候,还不望讽刺了一下张煌言那种龌蹉的杀降行径。

    不过,张煌言的脸皮厚度早已免疫了这样的讽刺。

    在看到李定国头也不回大离开后,追了几步,恬不知耻的道。“别走啊,真的不考虑一下投降朝廷不想被淹死。”

    “烧死,砍死都是可以的嘛。”

    “”

    汉失守。

    李定国被迫退守剑阁。

    这是成都前的最后一道屏障,打破了这里,前面就是一马平川的四川大平原。

    其也有丘陵,山峦可以据守,不过如果剑阁失守,想要将明军封锁在四川之外,已经没有可能。

    剑阁之,李定国还碰到了艾奇能。

    他在败退汉之后,就逃到了这里,当看到李定国返回后,禁不住掩面哭泣,好不伤心。

    “弟无能,丢了汉”

    艾奇能自责着,但很快得到了李定国的安慰。“这是为兄的原因,若不是执意去偷袭明军,也不至于丢掉汉。”

    “二哥,此去斩了多少明军”艾奇能问道,同时也有一种期盼感,李定国带主力去袭击明军,如今回来后,却没损失多少人,相应的这一次应该是大胜吧。

    但结果,很失望。

    李定国摇了摇头。“为兄失策,明军竟有火器可在雨天使用,以至于错了战,不得不退军。”

    “怎么可能”艾奇能惊叫道,火器雨天不能用,是常识,显然有所怀疑。

    “若非亲眼所见,我我不会相信,且明军的火铳,比以往的威力要强上一些,今后与明军作战,务必小心此事。”

    李定国提醒之后,在剑阁的城墙上发呆。

    北伐失败,又丢掉汉。

    这让李定国想起了以前有个人和他的命运何其相似。

    丢了汉,退守剑阁。

    “姜伯约。”

    李定国自言自语道。

    只是那个人的命运,最终惨淡的收场。

    那么自己会不会步了姜维的后尘

    谁知道呢。

    被李定国差点偷袭成功的邢氏,一点也不敢托大,一切的部署安排都坚持着稳如狗的原则。

    雨天结束之后,放出了十里的哨探,确认没有西军的行踪后,才开始行军。

    直到张煌言的信使到来,才知道,张煌言黄得功两部,竟然和李定国不谋而合般的趁着雨天行动。

    现如今已经拿下了汉,等待着主力的支援布防。

    大军进驻汉,虎视四川,似乎彻底平定张献忠的叛乱已经近在咫尺。

    但是现在的问题,也很明显。

    就是剑阁雄关,可比汉更加难以攻克。

    一方面是崇山峻岭的环绕,一方面是戚宗明的火炮部队还被牵制在西安。

    在西安没被打下之前,邢氏的上,是没有攻城利器,强行破关的。

    当然邢氏的主力也不可能移兵别处。

    李定国用兵多诡,连邢氏拥有绝对的力量,都不敢掉以轻心,如果大军离开,她真怕这小子又搞出什么乱子出来。

    似乎目前也只能暂时僵持着,等。

    等西安的围城结束,破了西安,对于四川的最终进攻,才能继续下去。

    月旬。

    北京。

    经过了十月的孕育。

    宁皇后诞下麟子。

    母子平安,皆大欢喜。

    即使前线还在打仗,这样的事情,朝廷内外庆贺一番,也是十分必要的。

    按照往常的惯例。

    大赦天下,普天同庆,是基本的操作。

    但是这在辽宁朝里是不会出现的。

    “听说,当今圣上,喜欢人血开喜。”

    “是啊,朝廷又下了重刑令,犯点事的人,只要罪名确凿,都拉去了西市街口。”

    下面的百姓是议论纷纷。

    最主要的是,当今的圣上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凡是本应当大赦天下的时候,以重刑令取而代之。

    这样的结果是刑部和顺天府的衙门都清净了许多,看守罪犯的衙役们感觉自己快要失业了。

    有了儿子的朱慈,现在就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后继有人,皇帝的位置更加牢固。

    同时照了照镜子,那下巴上已经长出了绒毛,显然自己的第二个青春期就快要结束了。

    皇长子按照规矩,报备宗人府,取名入籍等等。

    朱慈是慈字辈火属性。

    下一辈是和木属性。

    按照即有的取名规则。

    在斟酌之后。

    皇长子取名朱和杻

    当然,并不好听事实上,老朱家的男丁,名字都很别扭,正常的没有几个。

    毕竟老朱家的后辈太多了,想要保证不重名,取生僻的很常见。

    就比如,朱慈提出了几个木字旁的好字,结果被告知,已经有同族人占用了。

    占用了,肯定就不能用了,难道在名字后面加上12138

    最终,还是确定了朱和杻,作为皇长子的名讳。

    朝廷的官员,对于朱慈得了儿子的事情,都有所表示。

    没钱的恭贺云云,有钱的也恭贺云云,自是不提。

    同时,大概是意识到了明朝在逐渐强大。

    外国的使节也在这个出现了。

    一个葡萄牙人。

    从天津登陆,拜会了当地的巡抚,被送到了北京,会见朱慈。

    递交总督书涵。

    此时的朱慈,刚有儿子,还在快乐着,也就接见了这个叫做尤西比奥的男人。

    原本葡萄牙人,是有些怵明朝人的,若非必要,很少人愿意和明朝的官方打交道。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明朝的风俗有些受不了。

    在广东犯错的葡萄牙人,会被拉去打屁股,还游街示众等等,简直侵犯人权。

    但和明朝做生意的油水,又吸引着他们继续呆在澳门,痛并快乐者

    虽然他们在澳门被当地的汉人,严重种族歧视着,不过汉人也大多讲理,被拉去广东衙门审判的葡萄牙人,多有过失,这一点无话可说。

    但前一段时间失踪的几个葡萄牙人,都是乖的不能再乖的工匠,他们犯了什么错,竟然被带去了明朝首都

    这件事,正是尤西比奥,求见明朝皇帝的原因。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