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奸臣 - 第二十三章初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提到段煨,这个人物在演义里面并没有提及,所以名声并不大,便是段增对此人也不怎么熟悉,所以此前他虽然知道段煨是自己的族叔,却也只是把此人当做一个普通人而已。

    不过在想起史书中关于贾诩的记载后,段增却突然想起来,他这位族叔段煨同样不是普通人。

    历史上董卓入京师控制朝局,他麾下西凉军主要由五个中郎将统领,其中有一人就是段煨,而那时候的李傕、郭汜,他们其实不过是另一位中郎将牛辅的麾下校尉而已,论官职还比不上段煨。

    对了,还有那位开启三国乱世的董卓,此人最早就是由段颎举荐入仕的。

    这个时代的人想要出仕必须要有人举荐才行,若是出身豪门世家的子弟也就罢了,而对于出身西凉地方豪强的董卓来说,这举荐之恩就显得极为重要,说是恩重如山也不为过。

    段煨能成为董卓麾下五中郎将之一,与这段关系也是分不开的。

    “唉,一直想着什么时候才能见识到那些三国名人,却没想到,原来我段家本身就与这么多三国名人牛人能搭上关系。”理清了这些关系后,段增忍不住在心中感慨起来。

    其实,段增毕竟不可能将《三国志》全部记下来,他能记住的也就是那些最出名的人物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一些人物而已。

    若是他真能将《三国志》全部记下来的话,那他就会发现,其实那位平日里与他一起读书训练的表兄苏则,同样是一位入了正史的名人,而且其才能出众,文武双全,即便是放在人才众多的魏国,也算得上一位道。

    段坤呵呵笑道:“这都好几年时间了嘛,总不能还是以前那样。倒是叔父的样子一点都没变。”接着又看向贾诩道:“听说文和先生因病去职,回了武威老家,如今想来应该全好了吧?”

    “我的病情早就好了,段公子有心了。”贾诩含笑答道。

    就在段煨等人相互寒暄时,段增却在心中沉思起来。

    如今的贾诩看上去与普通文士没有半点区别,为人低调,看不出任何过人之处,不过对于段增来说,他怎么可能将其与普通人等而视之?

    若是不知道贾诩与段家的关系就算了,既然知道贾诩与段家有这么深的关系,段增又怎会无动于衷呢?

    当然,将贾诩招揽到自己麾下,这显然是不可能办到的。

    别说是如今他一个六岁孩子,就算是他那位当过太尉、如今官居司隶校尉的老爹,想要收服贾诩只怕都不可能。

    毕竟贾诩这人尤其善于谋“己”,他一生换过好几个主上,一开始是为董卓效力,之后又为李傕、郭汜出谋划策,后来又投过段煨和张绣,直到最后又投靠了曹操。

    这样一个人,他是不可能轻易的彻底臣服于某个人的,最多也就是帮其出谋划策一番,一旦察觉对方并非明主,就会立即想办法抽身而退。

    甚至就算是最后投靠的曹操,他只怕也未必就彻底臣服了,只不过那时曹操已经成了大气候,所以他才会留在其麾下。

    以如今段家的势力,想要彻底收服贾诩显然不现实,段增也不会狂妄到打这个主意。

    不过虽然无法彻底收服贾诩,但若是能在现在就打好关系,甚至进一步将其招募到段颎麾下,那对将来也大有益处。

    司隶校尉乃是比二千石的大官,有督查百官之职责,甚至对三公等身居尊位者也能进行弹劾,朝会时和尚书令、御史中丞一起都有专席,在这个时代有“三独坐”之称,地位十分尊崇,乃是朝廷中枢里举足轻重的角色。

    这样重要的官职,自然有权利自行招募属官。

    这些属官因为是主官自行招募的,他们的一切都来自主官,自然与主官的关系较为密切,一些属官甚至会将主官视作自己的主公。

    若是能设法将贾诩招募到段颎麾下来担任属官,那么即便不能彻底收服他,不能建立君臣关系,但只要他能为段颎稍作谋划,在关键的时候出一两个主意,那对段家也是极大帮助。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