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如霜(完结) - 冷月如霜(完结)第3部分阅读
嘶哑粗嘎,音调声量也不大,吐字却清清楚楚,正好让桥上的上下人等全都听见,漫不经心般道出三个字:“你不敢。”涵妃勃然大怒,如霜恍若无事,自拣了拂过桥栏的碧绿长柳垂枝,折手把玩,随手揉搓了嫩叶落入水中,引得红鱼喁喁。
涵妃气得浑身发颤:“我不敢?竟敢说我不敢?难道我还治不了你这妖孽?”回头命随侍的内官:“去传杖!将这贱婢拖下去用心打,给我打得教她认得尊卑。”
第五章,疏香满地东风老(2)
随侍的女官听说要传仗,急急暗中轻拽涵妃的衣袖,涵妃一句话脱口而出,殊儿却磕了一个头,神色恭谨如故:“请涵妃娘娘三思,慕姑娘不同别人。”这句话不说还好,一说更如火上浇油。涵妃心一横,发狠道:“给我传杖!连这个贱婢一块儿打!”
殊儿见动了真格,连使眼色,命一名宫女悄悄退去报信。偏生被涵妃看见,点名叫住:“都给老老实实给我呆在这里,谁敢迈下这桥一步,我先打折了她的腿,看谁是长腿快嘴的。”喝令内官们上来拖了两人,另有人立时去取刑杖。如霜亦不挣扎反抗,任由人扯拽了自己去。涵妃转念一想,叫道:“慢着。”嘴角噙着一抹冷笑:“就在这里打。”
宫中所用的廷杖和外廷所用并不相同,长不过一丈二,粗亦不过七分,却是枣木所制,着肉不溃,一杖下去极易伤及筋骨。殊儿跪着道:“娘娘素来菩萨样的心肠,求娘娘念在慕姑娘病着,只教训奴婢就是了。”涵妃笑了一声,说:“好个忠心的丫头,你且放心,你们两个,一个也少不了。”她存心想令如霜惊惧求饶,指了指殊儿,说:“先打这丫头。给我着实打。”廷杖分为两种,所谓的“用心打”或者还有活路,所谓的“着实打”就是打死算完。行刑的内官们动作最是麻利,立刻将殊儿按倒在地,拿麻核桃塞住了嘴,高高举起了廷杖,十成用力“笃”一声闷响重重击下,殊儿痛得满头大汗,呜呜哀哭,如霜被押在一侧,恍若未见。
只听监刑的太监唱着计数:“一杖……两杖……三杖……”方数到第五杖,殊儿已经痛得昏阙过去,再无声息。涵妃见如霜脸上波澜不兴,暗自咤异,犹以为她被吓傻了。将脸一扬,内官们便上前来按倒了如霜,待要将麻核桃塞入她口中,她本能样将脸一侧,满脸厌憎之色。涵妃心里这才觉得痛快了些,微笑道:“原来你也知道怕。”
如霜并不言语,目光轻慢傲然,径直望向她的身后。涵妃犹不自知,正欲再说话,身侧的宫女内官已经纷纷跪了下去。涵妃心中一沉,蓦然回首,果然,但见明黄九龙辂伞迎风吹扬,皇帝负手而立,赵有智随侍,金壁辉煌的銮驾仪仗拱卫身后,连绵十数步内,警静无声。这么些人,竟悄悄的没有声息,不知是何时已经近前来。
事出仓促,涵妃只得行礼见驾:“臣妾请皇上万福金安。”
皇帝冷笑:“万福?朕的人还没被生生你打死,可真算是万福。”
赵有智连使眼色,早有人抢上去扶了如霜起来。皇帝见她发鬓微松,神色冷漠,虽瞧不出什么伤处来,足旁却有个殊儿已经昏死在杖下,自己如若迟来一步,后果堪虞。心中不由一凛,眉头微微皱起:“叫好生养着,又出来作甚?”如霜轻轻抿一抿嘴,依旧是那种冷漠神情:“不是你叫我出来逛逛?”
语气极是轻薄无礼,亦不是御前奏对该有的口气。皇帝正在气头上,心下大怒,转脸看到涵妃,目光冰利寒冷。
涵妃既惊且惧,万万想不到为了一个宫女,皇帝竟会如此动怒。心下害怕,语中已带了哭音:“皇上,此宫女无礼在先,臣妾才依宫规教训,望皇上明察。臣妾虽然无知,亦不过遵照祖宗家法行事。”
皇帝长眸微睐,俊美的脸庞上忽然微蕴笑意:“祖宗家法?你还有胆量抬出祖宗家法来压朕,什么叫祖宗家法,任由你们算计了朕,难道就是祖宗家法?”笑容顿敛,已经骤然发作,语气森冷严厉:“立时送涵妃回京。长宁宫她定是不乐意住了,日后就在万佛堂跟着太妃们好生修炼修炼品性。没有朕的旨意,不许她迈出仪门半步。谁要是前去探望,只准进,不准出,就在里头陪她一辈子才好。”
万佛堂原是宫中太妃们吃斋念佛的地方,孤苦冷寂,青灯古佛,涵妃万万没想到皇帝竟会震怒如斯,顿时花颜失色,全身簌簌发抖。赵有智躬身低语相劝:“万岁爷,涵妃娘娘行事纵有不妥,还请皇上瞧在皇长子的份上……”皇帝冷笑一声:“这样阴柔狠毒的女人,哪里配作母亲,没得带坏朕的皇子。趁早关她在万佛堂里,让她好生忏一忏她的罪孽。”气犹未消,补上一句:“皇长子亦不准前去。”
第五章,疏香满地东风老(3)
涵妃掩面“哇”一声哭出声来,皇帝素来最厌恶女人哭泣,转开了脸凝望如霜,但见她目光迷离,视着远处烟波淡渺的湖面,不知在想些什么。身畔的这些纷杂话语,仿佛半分也未听见,哪怕是听见了,也丝毫未听到心中去,样子如常冷漠疏离。
皇帝本来在“方内晏安”歇午觉,被赵有智叫醒,匆忙前来,又发了一顿脾气,午觉自然是睡不成了,依旧起驾回去。“方内晏安”为上苑四十六景之一,为皇帝在上苑所居正寝,规制一如宫中的正清殿。正殿向例用来召见亲近的王公大臣,即俗称为“内朝”之地。皇帝素居于东侧殿,殿中有景宗手书匾额“静虚”二字,于是又被称为静虚室——此方是正经御寝内殿。静虚室虽称为室,亦比寻常殿宇更为深广恢宏。皇帝素来喜静,遍室皆铺厚达数寸的地毯,只挥一挥手,宫女内官瞬间悄无声息退得干干净净。
窗下本有软榻,如霜此时仿佛累了,微露疲态,径直走过去伏在榻上,旋即已经阖起眼睛,浑不顾皇帝在侧,似是丝毫不觉自己大违宫规礼制。殿中错金大鼎里焚着苏合香,淡白轻烟如缕,一丝丝散入殿宇深处。紫檀锦红海棠的软榻,如霜伏在那里,长袖逶迤,层层叠叠依着裙裾直垂到地上的红氆氇之上,如西天灿霞般绚丽流光。正是暮春迟迟,窗外雨声淅淅,窗纱是新换的烟霞色贡纱,朦胧透出阶下萱兰芳草,一点绿意盈人映在她的脸庞上,越发显得面颊如玉。皇帝眉头渐渐展开来,过了片刻,嗤得一笑:“下次可不许再这样无礼。”
如霜慢慢睁开眼来,定定的瞧了他一会儿。皇帝道:“宫中多是非,后宫各妃嫔都不是好相与的……”如霜转开脸去,恍若未闻,皇帝渐渐收敛了笑容:“那个殊儿只怕已经被打成了废人,朕若是迟了一步,你待如何?”如霜嘴角微抿,终于开口:“她活该。”皇帝目光如炬,直直的望向她,如霜口气却依旧疏离冷漠:“她是华妃的人,今日她从中有意挑衅。”
皇帝有几分意外,不由道:“原来你也知道——可朕若是真的去迟了呢?”
如霜恹恹的不愿再说话,被皇帝目光逼视着,方不得不吐出了三个字:“不会迟。”
如何会去得迟了?赵有智虽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实际上亦是所谓“宫殿监”的督领侍,总领宫内全部宫人内臣。上苑行宫里一花一木,风吹叶落,如何瞒得过他?他必会叫醒了御驾去给她解围,况且……
懒得再想下去,因为皇帝伸出手来,他的指尖向来很凉,带着一缕若有若无瑞脑香甘苦的气息,幽幽沁人。他用食指轻轻摩挲她并无血色的面颊,轻声道:“朕不会再让你受半分委屈。”
委屈?她在心中冷笑,血海深仇岂是可以用“委屈”两个字来一笔勾销?但身子微倾,已经依在他的肩头,呼吸间满是他的气息,她微微有些失神。来得这样容易,反倒令人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仿佛下楼一步踏空,心里无端端发虚。脉搏的跳动渐渐急促,怦怦怦怦直击着心脏,胸口像是有什么即将要迸发开来,她微微沁出冷汗。皇帝也觉出她的异样,问:“怎么了?”
她几乎压制不住那气血的翻滚,一张口就仿佛会有血箭凄厉的喷出。她几乎用尽了全部的力气才咽下喉中的腥甜,维持住面容上的淡泊,只说了两个字:“累了。”
皇帝习惯了她的寡言少语,手指抚过她濡湿冰冷的额角,语气温和的说:“看出了这些冷汗,下去歇着吧。”
她退了下去,她本来住静虚室后的廊房,退出殿后穿过长廊即是,就这么几十步路,她出了一身冷汗,几乎是挣扎着回到屋子。一关上门,急急的取出枕下的药匣,吞了一颗丸药下去,整个人已经虚软的挣不到床上去,只得坐在脚榻上,半伏半跪在床弦,半晌药力才发作,终于缓过一口气来。
窗外的雨已经停了,檐下兀自点点滴滴,稀稀疏疏的落着,远处高处殿角上挂的铜铃,被风吹着叮啷作响,偶尔一声半声,远远的传来,听在耳里,仿佛是荒郊古寺般的静谧。她有些虚软的伏在床畔,额头上都是冰冷的虚汗,她还不能死,万里遥迢的未来,她连第一步都还未及迈出,她绝对不能死。她想起殊儿死样惨白的脸色,如花似玉的一个人,此时只怕已经拖到积余堂去等死了。这就是行差踏错的下场,在自己身边不过十天半月,就这样急不可待的想要借刀杀人,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她在心中漠然的想,涵妃视自己为妖孽,华妃亦是,可是她们竟然都不能明白根本——只要有皇帝在的一日,她们就奈何不了自己。
第五章,疏香满地东风老(4)
今日皇帝重责了皇长子的生母涵妃,将其遣回宫中幽闭,只怕会有更多的人,将她视作妖孽了吧。
第六章,犹为离人照落花(1)
妖孽!
华妃抄起案上的茶碗,便欲向地上掼去,手已经高高举起,忽然又慢慢的放了下来。若无其事的端着茶碗,怔怔出了会神,终于呷了口茶。放下了茶碗,唤自己的贴身宫女:“阿息。”
阿息躬身向前:“娘娘。”
“叫人预备,我去送一送涵妃。”华妃的声调平静如水:“毕竟是这么些年的姐妹。”
阿息悄悄的退下去安排,华妃换过了衣裳,望向窗外,但见暮色四起,雨气苍茫,上苑无数楼台,尽融入迷濛的烟水间。
涵妃行装已经收拾毕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收拾的,不外衣物箱笼,因为事出仓促,她所居“云容水态”殿中一片愁云惨雾,宫女脸上皆带了戚容。华妃见涵妃脸上犹有泪痕,也不禁生了兔死狐悲之心,安慰她道:“皇上只是一时震怒,所以才送妹妹回去。待过得两天皇上气消了,看在皇长子的面子上,自会再接妹妹回来。”
涵妃本来十分伤心气恼,见了她来,反倒像是平静了。淡淡的施涵妃本来十分伤心气恼,见了她来,反倒像是平静了。淡淡的施了一礼:“多谢姐姐吉言。”华妃仿佛十分伤感,道:“妹妹此去多多保重。自从皇贵妃薨后,只剩了咱们姐儿三个,晴妃病成那样,前天宫里遣人来,说是十分不好,只怕要到六月里才不妨事。我当时听了,心里就难过得什么似的。原先咱们在府里的时候,那样有说有笑,该是多么热闹。”涵妃冷笑道:“姐姐这话说错了,这宫里哪一日不热闹了?依我看,此时就热闹着呢,有人来看热闹,更有人来凑热闹。”
华妃只装作不懂,笑道:“妹妹说话越发有机锋了,此去万佛堂跟着太妃多多参悟,必定大有结果。”
涵妃大怒,转念一想,反倒笑了:“我是个俗人,没有慧根,怕是参悟不了了。倒是姐姐素来聪慧,做事更是明白,怕只怕姐姐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么些年来苦心经营,反倒为她人做了嫁衣裳。”
华妃抿嘴一笑,转开话题:“妹妹去了万佛堂,若是缺了什么,吃的穿的,尽管叫人来问我要,我保管替妹妹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涵妃笑道:“姐姐放心,多谢你来看我,我不会跟姐姐客气的。”
华妃为三妃之首,涵妃依礼送出垂花门,华妃十分客气的道:“不必送了,就要动身了,原应该我送你才是。”涵妃道:“多谢姐姐素日的照拂。”宫女内官本来都随在远处,不过是阿息扶着华妃的手,涵妃面带微笑,忽尔悄声道:“我这一去,也不知几时有福才得重见姐姐金面,也请姐姐千万多加保重。只是那妖孽是皇贵妃的嫡亲妹子,姐姐看着她,难道心里不觉得害怕么?”
华妃心中一跳,脱口道:“本宫为什么要怕她?”
涵妃笑道:“姐姐说的是,姐姐如今是后宫主事,或许明年皇上就会晋封姐姐为贵妃,皇后之位指日可望。姐姐怕什么,姐姐什么也不必怕。”
回到自己宫中,华妃才觉得手心里冰凉全是冷汗,她心神不宁,坐下之后,捧着一盏茶,沉吟不语。阿息连唤了数声“娘娘”,她才抬起眼来:“阿息,涵妃那句话,你也听见了,你说,她是什么意思?”
阿息神色恭谨的答:“娘娘,不管涵妃娘娘是什么意思,她都是在信口开河。殊儿那妮子沉不住气,坏了娘娘的大事,反倒陷娘娘于危局。涵妃此去,于娘娘有利有弊,所谓利,涵妃不除,他日终究是娘娘的绊脚石。所谓弊,是涵妃性情急躁,可以用作卒子,她这一去,娘娘未免失了一步好棋。眼下最要紧的是,娘娘该好生打起精神来,应对那位慕姑娘。”
华妃出了会神,才道:“不怪殊儿,是我们低估了那妖孽。皇上素来在男女之情上看得极淡,皇贵妃在时,皇上待她虽好,亦不过尔尔。怎么这个妖孽反倒能有今天,我真是想不明白。”
阿息道:“娘娘,经此一事,她已经是心腹大患。涵妃乃是皇长子生母,皇上尚且如此不顾情面,娘娘可要早作打算。”华妃长长叹了口气:“我原想借涵妃的手除了她,没想到反倒弄巧成拙,涵妃这一去,晴妃又病得起不来——她不病也不中用,宫中连个可掣肘的人都没有,难道真要由着她去翻天了。”
第六章,犹为离人照落花(2)
阿息道:“娘娘放心,天翻不了。”声音极轻:“皇上睿智英明,从不耽于美色,以皇贵妃与皇上的情份,万岁爷尚能下得决断,她一介罪臣孤女,又能翻起什么大浪来?即使皇上眼下为那妖孽所惑,那也不过是一时。”
华妃凝望她片刻,缓缓颔首。
因皇帝的口谕是即刻动身,虽天色已晚,亦不可耽搁。涵妃的鸾轿出了上苑,扈从簇拥行至西门已是酉时,城门已闭。城守不敢擅启,只得一层层禀报上去,待报至豫亲王行辕时,已经是戌时三刻过了。豫亲王总领跸警事宜,每日必亲自巡看驻防,此时方从行苑驻防大营中回来,听说涵妃奉谕夤夜回京,心下奇怪,不由问:“为什么?”
前来禀报的人自然不知,豫亲王行事最是缜密,想了一想,命人去唤了当值的宫殿监来。因他兼领内务大臣,正是宫殿监的顶头上司。当值的内官不敢隐瞒,源源本本的讲了事情的始未。豫亲王不动声色的听了,当下并未说什么。
因驻跸行苑,所以并没有所谓“大朝”,但豫亲王所辖事甚多,所以每日必入宫见驾,这日照例递牌子请见,豫亲王便随小太监入丽正门,方转过落花桥,径旁遍植槐树,槐花初放,绿荫如云,花香似蜜。但见十数名青衣小监执了钩镰提篮之物,正扶了梯子采摘槐花。领头摘花的正是“方内晏安”的内官吴升,见着豫亲王,忙满脸堆笑打了个千儿:“王爷钧安。”豫亲王便问:“这是在做什么?”
吴升陪笑道:“皇上忽然想吃槐花饼,嫌御膳房弄得不新鲜,慕姑娘命咱们摘了槐花,自己蒸呢。”
豫亲王见篮中一捧捧雪白槐花,香气馥郁,甜香醉人。不由道:“已经摘了这些,还不够么?”吴升道:“王爷不晓得,这些哪里够使——这些槐花,只取半开极嫩者,有一些儿黑点黄斑的都不要,一朵朵拣得干净了,方入甑蒸之,滴取其露,用干净雪绡纱滤过,澄成槐露,并不掺半滴水,只用这槐露和了面做成饼。您说说,这得多少槐花才够?只怕行宫里这几千株槐树,禁不住这一蒸。真难为慕姑娘,这样繁巧的法子,可是怎么想出来的。”
豫亲王随口道:“这样的食谱方子,只有穷奢极欲的河工上才想得出来。慕中平外放做过多年的河督,她既是慕中平的侄女儿,知道也并不稀奇。”
吴升陪笑道:“王爷说的是。”
豫亲王转脸对引路的小太监说:“走吧。”
至方内晏安殿外,赵有智已经亲自迎了上来,笑吟吟施礼道:“给王爷请安,适才万岁爷还在惦记,说今年新贡的雪山银芽极好,要赏给王爷尝尝。”豫亲王心中有事,随口答应着,便径直往东走。赵有智却并不像往日那样转身去通报,反倒紧上前一步,躬身又叫了声:“王爷。”
豫亲王这才悟过来,望着他问:“怎么?华妃娘娘的凤驾在里头?”
皇帝并不好色,中宫虽虚,后宫中亦不过封敕四妃。皇贵妃慕氏已薨,所余华、涵、晴三妃。涵妃昨日被遣,晴妃病重留在宫中,并未随扈来上苑,所以豫亲王以为是华妃在内,有所不便。
赵有智笑嘻嘻的答:“今日新贡的雪山银芽呈上来,慕姑娘一时有兴致亲自开了茶,这会儿烹茶给万岁爷尝呢,皇上正高兴,说烹茶是雅事,不许人围着,说是没得熏坏了茶,命奴婢们都退下来了。请王爷到直房里略坐一坐,等万岁爷喝完这盏茶,奴婢马上替王爷去回奏。”
豫亲王想了一想,随他进了直房。赵有智最是殷情小意,亲自拂拭了椅子,服侍豫亲王坐下,又亲自捧上茶来。笑着说:“王爷素来是品茶的高手,奴婢这里虽没有好茶,也不敢拿旁的来敷衍王爷。这个虽不是什么名茶,倒是今年谷雨前摘的,请王爷尝个新鲜罢了。”
豫亲王一掀碗盖,只觉得清香扑鼻,其香雅逸,竟不在雪山银芽之下。他心不在焉,随口夸了句好,便问:“下月便是万寿节了,皇上的意思,是在上苑过节,还是回宫去?”
第六章,犹为离人照落花(3)
赵有智满脸堆笑道:“奴婢不敢妄测圣意,不过……”说到这里,停了片刻,踌躇道:“以奴婢的愚见,或许皇上会留在上苑过万寿节。”豫亲王拿左手两只手指转着碗盖,若有所思的“哦”了一声。赵有智笑道:“奴婢也是听皇上那日随口对慕姑娘说,万岁爷说,回了宫规矩多,可没眼下这样自在了。”
豫亲王正等着他这句话,抬起头来,目光炯炯的望着他:“罪臣之女,依祖训是不能册妃的。”
赵有智道:“王爷说的是,可是在景宗爷手里有过特例的,景宗爷的皇五子康亲王,便是罪臣丰逸的女儿所出。景宗爷有过特谕,因诞育皇子册其为福妃。”
豫亲王眉头微微一皱,皇帝年轻,涵妃所出皇长子今年不过三岁,晴妃曾经诞过一子,但未及满月旋又夭折,华妃并无所出。皇长子年幼,看不出资质如何,将来储位大势还很难言定。赵有智见他神色莫测,亦不多说,提起那和阗白玉如意壶,替豫亲王续水,随口道:“这虽是祖宗成例,可最要紧的一点是,那福妃娘娘是皇子生母,所以才殊为特例。依奴婢想,只怕旁人不一定有那个福分,能够诞育皇子。”
豫亲王望着赵有智,但见他低眉顺目,神色极是恭谨,心中忽然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嫌恶。将茶碗轻轻一推,说道:“四哥其实是个至情至性之人,凡人凡事他若真心以待,必会罔顾一切。谁要是敢背着他玩花样,只怕不是掉脑袋那样便宜。”赵有智神色依旧恭谨,只说:“王爷教训的是。”
豫亲王几乎是无声的叹了口气。他永远不能忘记那一个天寒地冻的冬日。大雪已经绵绵的下了数日,天气冷得几乎连脑子都已经被冻住了。惜薪司的内官们连份例的柴炭亦敢苛扣,殿中只生了两只小小的火盆,偌大的永泰宫就像冰窖一样,他穿了那样多的衣服,可是依旧冷得只呵白气。母妃病得一日重过一日,已经起不来床,服侍母妃的宫女内官们都躲了懒,只剩了七岁的他陪在母亲床前。母妃有时昏沉沉睡着,有时清醒一些,窗外的雪花打在窗纸上,发出些微的响声,母妃喃喃的问:“是下雪了么?”
母妃说的是舍鹘语,在这阖宫里,亦不过只有一个七岁的他可以听得懂。他捧住母亲的手,用舍鹘语轻轻的唤了一声:“阿娘。”母妃曾经如月亮般皎洁的脸上,只余了一种灰暗的憔悴之色,曾经有珠光流转的眸中,亦只是一片黯然,呓语般喃喃道:“若是在咱们回坦的草原上,下雪的时候,你的外婆就会叫奴隶们蒸羊羹酪,那香气我现在做梦都常常闻得到。”他心中难过到了极点,反倒笑起来:“阿娘想吃,滦儿命膳房去做就得了。”母妃轻轻摇一摇头,说:“我并不想吃。”
可是他知道,他知道阿娘为什么这样说。宫中上下皆是一双势利眼睛,御膳房连一日三餐的份例都不过敷衍,哪里还能去添新花样命他们蒸羊羹酪。母妃伸出手,摸了摸他的脸。母妃的手心是滚烫的,仿佛烙铁一样,烙在他的脸上。母妃的声音就像是雪花一样,轻而无力:“好孩子,别难过了,是阿娘连累了你,这都是命啊。”
刹那有泪汹涌的涌出,他并不是难过,而是愤怒,再也无法压抑的愤怒。他霍然立起,大声道:“阿娘!这不是命,他们不能这样对待咱们。”不待母妃再说什么,便夺门而出。
无数雪花漫天漫地卷上来,北风呼啸着拍在脸上,像是成千上万柄尖利的刀子戳在脸上。他一路狂奔,两侧高高的宫墙仿佛连绵亘静的山脉,永远也望不到尽头。他听得到雪水在脚下四溅开来的声音,听得到自己一颗心狂乱的跳着,听得到自己粗嘎的呼吸。他脑中只有一个念头,他要去御膳房,他要给母亲要一碗蒸羊羹酪,他是皇子,是当今天子的儿子。母妃病得如斯,他不能连她想吃一碗酪也办不到。
正和门、经泰门、永福门……一重重的琉璃宫阙被他深一脚浅一脚的奔跑甩在后面,突然脚下一滑,重重摔在了地上。膝上的疼痛刹那椎心刺骨,他半晌挣扎爬不起来。杂沓的步声渐行渐近,忽然听到“哧”得一笑。
第六章,犹为离人照落花(4)
他抬起头来,在高高的步辇之上是皇二子定溏。一身锦衣貂裘,风兜上浓密水滑的貂毛,将他一张圆圆的脸遮去了大半。定溏看到他全身雪水狼籍的模样,乐得前俯后仰,拍手大笑:“舍鹘小杂碎,摔得真是美,四脚朝天去,像只小乌龟。”
他脑中轰得一响,满腔的热血似乎顿时涌入脑中,他几乎想都没想,已经扑上去拼尽全身的力气,抓住定溏的胳膊用力一拖。定溏猝不防及,竟然被他从步辇上拖了下来,顿时摔得鼻青脸肿,哇哇大叫。内官们抢上来可是拉不开他们,他牢牢抱住定溏,定溏又哭又叫,两个人翻滚在雪泥里,他一拳又一拳,重重的捶下。定溏拼命挣扎,拳打脚踢,定溏本来比他大上好几岁,可是他不知从哪里生出来的蛮力,就是不肯撒手。定溏着了慌,口中又哭又骂又叫:“你这个舍鹘杂碎,快放开我,我叫母后杀了你!杀了你!”
熊熊的怒火燃起,燎过枯谢已久的心原,一路摧枯拉朽,排山倒海般轰然而至。他让这心里的怒火烧得双眼血红,他骑在定溏身上,死死掐住定溏的脖子,定溏顿时喘不过气来。内官们也慌了手脚,拉不动他的手,只得去掰他的手指。他死命的不肯放手,定溏渐渐双眼翻白,内官们着了慌,手上也使全力。只听“啪”一声,他的右手食指顿时被巨痛袭去了知觉,他痛得几乎昏阙过去,内官们终于将他拖开了,扶起定溏。
食指绵绵的垂下,他从未那样痛过,手指的疼痛渐渐泛入心间,内官都忙着检视定溏有无受伤,他跌在雪水中,并无人多看一眼。雪白森森的指骨从薄薄的皮肉下戳了出来,血顺着手腕一滴一滴滴落在雪上,绽开的一朵朵嫣红。他不要哭,他绝不要哭,哪怕今日他们打折了他的双手,他亦不要哭。母妃说过,在回坦草原上,舍鹘的儿郎从来都流血不流泪。他拼命的抬起脸,天上无数雪花纷纷向他眼中跌落下来,每一朵洁白晶莹都像是母亲温柔的眼晴。
第七章,若使当时身不遇(1)
忽然有一股猛力向他袭来,他本能的一偏脸,还是没来及让过去。定溏一脚重重踹在他脸上,厚重的小牛皮靴尖踢在他眼角,顿时踢出血来。迸发的血珠并没有让定溏住手,他又叫又骂:“你这个小杂碎竟敢想杀我?我今天非要你这条狗命不可。”内官们哄着劝着,却并不出手阻拦。他护着受伤的左手,竭尽全力闪避着定溏的拳打脚踢。他本来年幼力薄,手上的巨痛令他身形也迟缓下来,内官们装作是劝架的样子,却时不时将他推攘一把,踹上两脚,他渐渐落了下风。
当雨点般的拳头落在头上脸上,皮肉的痛楚渐渐变成无法抵受的麻木,心中终于泛起一缕绝望,哪怕是死,他也不愿这样窝囊的死去。
忽然斜剌里伸出只手来,拽住了他的胳膊,他抬起头来,原来是皇四子定淳。他并没有乘步辇,身后亦只跟随了两名内官,十二岁的少年生得形容单薄,仿佛只是个静弱斯文的半大孩子,但他的手那样有力,一下子就将他拉了起来。然后躬身对定溏行了半礼:“见过二哥。”定溏嘴角一撇,从鼻中哼了一声,轻篾的问:“你做什么?”
定淳冷峻的眉目间瞧不出什么端倪,径直望向随在定溏身后的内官靳传安:“懿钦皇太后曾于乾裕门立铁牌,上镌宫规二十六条,其第十三为何?”
靳传安不防他有此一问,那铁牌上的宫规皆是自幼背得熟溜,猝然间脱口答:“挑唆主上不和者,杖六十,逐入积善堂永不再用。”定淳点一点头:“来人,传杖,替二哥好生教训这挑拔主子的奴婢!”
靳传安吓得一激灵,定溏哪里还忍得住,他是皇后嫡子,而定淳的生母夏妃原是皇后的侍女,定溏素来瞧不起定淳,傲然道:“你少管闲事。”
定淳眉峰微扬:“二哥,七弟是我们手足兄弟,这不是闲事。”
定溏嘻嘻一笑,说道:“我才不认这舍鹘小杂碎是我弟弟,他娘是舍鹘的蛮子,你娘是侍候我母后更衣的奴婢,你们两个倒是天生一对的好手足。”
定淳紧紧抿住双唇,眸中竟有咄人的晶亮光华,定溏嗤笑一声:“怎么?瞧你这模样,难道还敢拦着我不成?”突然出手,“唿”得重重一拳挥向定滦,定淳本能般将定滦一推,举手已经格住他这一拳。定溏大怒,扑上去又撕又打,定淳将定滦护在身后,三人已经在雪水中滚成一团,哪里还拉扯得开来。待得闻讯赶来的众内官七手八脚将他们分开来,三人早已是鼻青脸肿,这下子事情已然闹大,瞒不住了。
皇帝听说此事自然震怒,立时传了三人前去。
许多年后,已经是豫亲王的皇七子定滦,依旧能够清晰的记起那日初入清华殿的情形。清华殿历来为皇贵妃所居,形制仅次于皇后的坤元宫。宫人打起厚重的锦帘,定滦顿时觉得热气往脸上一拂,裹挟着上好檀香幽淡的暖意,整个殿中暖洋如春。宫人引着他们进入暖阁前,轻拢起帘子,那重帘竟全系珍珠串成,每一颗同样浑圆大小,淡淡的珠辉流转,隐约如有烟霞笼罩。暖阁之中疏疏朗朗,置有数品茶花——这时节原不是花季,这些花皆是在暨南州的火窖中培出,然后以装了暖炉的快船贡入京中。
定滦看着那些花,他并不认得这些花儿的名目,只觉得红红白白开得十分好看。阁中地炕笼得太暖,叫人微微生了汗意,心里渐渐的泛起酸楚,他想起母妃所居的永泰宫,那冰窖一样的永泰宫,便觉得心底有什么东西“咯”得碎了,声音虽微,可他知道此生再也无法重新弥合起来。
那名眉目姣好的宫女已经回奏转来,恭声道:“传三位皇子。”
随着引路的宫女,三人转过十八扇乌檀描金屏风,连一向骄纵的皇二子定溏也畏畏缩缩起来,三人行了见驾的大礼,一一磕下头去:“给父皇请安。”过了半晌并没有听到回音,定滦素来胆大,悄悄抬起头来,忽然正对上双明亮浓黑的眸子,不由微微一怔。书案那头的一双眸中浅蕴着顽皮的笑意,带着几分好奇正望向他们。定滦心中狠狠一抽。虽然日常素少见面,但他认得这双眼晴,那是比他年长一岁的皇六子定湛。皇帝此时正亲自教他临贴,握着小小的手,一笔一划,淡然道:“习字如习箭,须专心致意,心无旁骛,在乱瞧什么?”八岁少年的面孔,在严父面前有着一种他们皆没有从容,嘴角绽开一抹笑容:“父皇,儿臣是在瞧两位哥哥和七弟,并没有乱瞧。”
第七章,若使当时身不遇(2)
皇帝松开了手,笑道:“倒会贫嘴。”语气是他们从来未尝听过的宠溺,定滦不由低下头去,皇帝这才转过脸来对他们说:“都起来吧。”稍停一停,又道:“去见过母妃。”皇贵妃冒氏自生了皇六子定湛,月子里受寒落下头痛的毛病。一年里头倒病着大半年,三位皇子平素都难得见到她,于是三人又行了请安礼。
冒贵妃生得并不出奇美艳,但一笑之间有种难以言喻的柔婉温存,话语亦是温和:“快起来。”见定滦眉下有伤,不由伸出手去:“疼么?”定滦将脸一偏躲闪了去,冒贵妃的手尴尬的停在半空中。皇帝本来就在生气,见他如此,脸色不由一沉:“定滦,谁教你对母妃这样无礼?”
定滦将脸一扬:“她不是定滦的母妃,定滦只有一位母亲。”
皇帝大怒,气极反倒笑了:“好,好,如今你们都出息了,除了学会打架,更学会顶撞朕了。”冒贵妃见他发怒,已经扶着榻案站了起来,道:“皇上息怒,小孩子说话没分寸,皇上不必和他一般见识。”一边说,一边向定滦使眼色。谁知定滦并不领情,大声道:“我不是小孩子。”回头狠狠瞪了冒贵妃一眼:“用不着你假惺惺!”
皇帝气得连声调都变了:“这个逆子!”转头四顾,见书案上皆是文墨用具,并无称手的东西,盛怒之下未及多想,随手抄起白玉纸镇,便要向他头上砸去。阁中人皆未见过他如此盛怒,一时都惊得呆了。冒贵妃吓得花容失色,她本来距书案甚远,眼见着拦阻不及,皇帝狠狠的已经一手掼下,定淳忽然抢出来,并不敢阻挡,一下子扑在定滦身上,皇帝这一下便重重的落在他背上,那纸镇极沉,疼得他浑身一搐。书案前的定湛失声叫道:“父皇。”
定淳半晌才缓过气来,背上疼得火辣辣的钻心,却牢牢将定滦护在身后,定滦脸色煞白,皇帝本来怒极了,见几个儿子都吓得木头似的了,连定湛都惶然瞧着自己,而冒贵妃早已经含泪跪下去,她这么一跪,暖阁内外的宫女内官顿时黑压压的跪了一地。到底是亲生骨肉,皇帝心下一软,但仍旧沉着脸色,只将足一顿:“都给朕滚!”
定滦定定的瞧着父亲,如同从来不识得他,七岁孩子的目光,皇帝竟觉得有些刺目。定淳拉着定滦,躬身行礼:“儿子们告退。”硬是将定滦拉扯了出去,定溏也脸色如土跟着退了出去。
那是他此生最后一次嚎啕大哭吧,在四哥定淳单薄的肩头。他想起父皇那一刻狰狞的面容,他根本是痛恨着自己,痛恨自己为什么要到这世间来。他恨自己不如死去,不如死去,也胜过这样活着。活在这多余的世间,活在父亲的漠视与母亲的悲悯间。定淳削瘦的肩头似乎化为垣古的石墙,他就那样无助那样绝望的抵触在上头,将全部的滚滚热泪化为撕心裂肺的伤悲。
定淳放任在他哭了许久许久,最后御医替他们检视伤势,他右手食指骨折,虽扶正了指骨用了药,可是再也使不得力。皇子们皆是五岁学箭矢,他今年本已经可以引开一石的小弓,从此后却废了,他的右手连笔都握不稳,拿起筷子时,笨拙无力的叫他生出一身的冷汗。
他再也不会哭了,当看到四哥定淳背上那乌紫的深凹瘀痕——这一记如果砸在他的头上,只怕他已经不再活在这世间。从此他没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