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争锋 - 第1182章 破碎的海军梦
<!--go--> “你去!”
“我去!”
要是读音上是第三声,巴玉藻很容易表演一出祸从口出的悲剧。不过就算是疑问的眼神和语气,他内心也挺憋屈的。很难相信,在马尾有着至高无上地位的魏老爷子,在人群散去之后,还是让巴玉藻出面去求见王学谦。刚才,拍着胸脯说去和新督军交涉的那个人去那里了?
面对老头很没道理的耍赖行为,巴玉藻也是突感意外。可他也别无选择,因为自己也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来反驳,毕竟王学谦和他还是老相识不是?
可交情这个东西吧,用一点少一点,人情更是如此。他没有自信王学谦会一直忍受他的要求。毕竟,这些要求每一个都是需要钱来支撑的。有情有义的朋友,都是需要有去有回的来往,而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尤其是对方的身份已经不允许巴玉藻表现出当年的随意,毕竟王学谦是浙江督军,还会是闽浙巡阅使,名副其实的东南王。
压力不是一丁点好不好?
至少魏瀚,魏老爷子并不认为自己的脸面在王学谦面前会让这位位高权重的年轻人折服。
这不是威望的问题,而是对方的布局中,是否会有海军的一席之地。
别看王学谦花了几十万美元,从美国弄来了三艘一战结束前美国建造的最新的驱逐舰,嘎嘎新的军舰,连炮都没打过。排水量只有一千吨左右的舰艇,人员只要四五十人。加上港口的人员,不会超过一千人。这样的一支小舰队,浙江的财政养起来丝毫不吃力。
可海军是持续投入,产出缓慢的兵种。甚至需要几十年的投入,才会有质的变化。
清廷的海军投入,在二十七年之中,持续投入了超过一亿两白银。这是货真价实的真金白银,才养起了几十艘的军舰,数万海军官兵。而当时的海军还需要每年投入300万两白银才能维持舰队的训练和战斗力。一旦中间停顿了。对于消耗巨大的海军来说,简直就是灭打中要害了,就是打中不仅要的地方,那家伙估计连战场都无法撤离,这么可能一艘船都没事,全撤离了呢?蒙谁啊!说什么日本联合舰队的军舰新,速度快,可差距也就在一两节左右,这是海上遭遇战,不是追击战,这点速度上的差距是个事吗?”
“都是让康有为那个老家贼给胡说八道,加上‘国党’的宣传,没影子的事都让他们说成了是真事。就康有为,不过是个不入流的工部主事,小的不能再小的六品官……皇帝把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工部主事身上,骗谁啊!老夫当年都是正四品的总司造,他康有为何德何能,就敢说自己拿了陛下衣带诏?就他那个矬样子,还妄想继承陛下的政治势力,做他的千秋大梦吧!还有那个梁启超,也不是好鸟,慈禧那老娘们虽然也不是什么好鸟,可把脏水都往他一个女人身上泼,不就是为了她妨碍了这群酸秀才当官的路,夺了皇帝的权吗?可皇帝要是真有本事,也不至于满朝文武连一个手握重兵的心腹都没有。”
“再说那个衣带诏,那是京剧听多了的戏码,没事就往外兜。翁同龢两代帝师,就算没有这个所谓的衣带诏,他只要站出来说句话,比什么都管用。皇帝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工部主事的小官身上,这像话吗?这皇帝也不用当了,他身边的大臣也都死绝了!这那里是皇帝啊!郡王才差不过,都知道郡王身边的佐官是六品……”
……
老头是个感性的人,当然积累了几十年的牢骚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发完的。甭管说的队的错的,倒是让巴玉藻有点耳目一新的样子。可惜老头子火力太足,骂完一批人接着骂另外一批,简直就没有停当的迹象。不得已,只好打断道:“老爷子,您看今天我还要去督军府。”
正说的起劲的魏瀚,瞪眼道:“赶紧走,不识好歹的后生仔。老夫这是胡说八道吗?就听得不耐烦了?”
“没有,不敢。”巴玉藻轻声道。
“老夫就是要告诉你官场险恶,你们这些娃娃将来都是对国家有大用处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少不了会遭人嫉妒的时候,碍着人眼了,都要惹上非议……算了,走吧!”魏瀚忽然间兴趣了了,摆摆手。
巴玉藻有点不好意思了,魏瀚是前辈,就算是发发牢骚,他这个后背多担待一点也是应该:“要不我回来之后,您老接着说?”
“算了,不说了。”魏瀚撑着膝盖,站了起来,摆摆手道:“这马尾的几千号爷们未来的生计都要仰仗你呢,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听不听的无所谓了。不过,有句话我要说清楚,马尾做军港可以,但不能拆。”
“您放心,我就是豁出命去,也不会让人这么做的。”巴玉藻振声道,眼神深邃中带着幽兰。
“别去,命是自己的,饭碗是别人的,犯不着为了别人的饭碗搭上自己的小命。可但凡有点转机,你小子尽点心老夫就感激不尽了。”说着颤颤巍巍的对着巴玉藻抱拳躬身……
“使不得,老爷子!”巴玉藻连忙上千搀扶。(未完待续。)
ps:喜欢的朋友订阅支持一下,谢谢!<!--over-->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