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武侠神话 -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轮明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僧舍之中七人各自行功,潜伏在屋脊之上的凌牧云也专心记忆六脉神剑剑法,不知不觉间半夜过去,黎明到来,东方天边现出一抹鱼肚白。

    眼见天色将亮,六脉神剑剑谱又已都记下,凌牧云不敢再在此地多呆,以免被寺中僧人看见,当即趁着寺中僧人还未起身,悄悄将屋瓦移回原处,随即纵身而起,一路飞掠回到先前为他所安排的客房,歇息下来。

    躺在小憩了一会儿,就听寺中僧人来叫用早斋,凌牧云起来吃过早斋,将昨曰为安排住处的那个本因方丈身旁伺候的小沙弥叫了来,道:“这位小师傅,不知道我那段兄弟他怎么样了好了没有”

    小沙弥道:“这个……凌施主,实不相瞒,段世子与段皇爷随师父他老人家进了牟尼堂之后便再也没出来,他的情况小僧我也不知。”

    “这样啊,那不知小师傅可否替我通传一声,让我和段兄弟或者段皇爷见上一面,了解一下情况,在下也好依据情况决定行止。”凌牧云道。

    小沙弥忍不住面露难色:“这个……牟尼堂乃敝寺众位高僧潜修之地,一般我们是不敢去打扰的。”

    “就烦请小师傅前去替我传禀一声,哪怕几位高僧和段皇爷他们都没时间见我,给我个准话就行。”

    “这……好吧,小僧就替施主传禀一声。”那小沙弥耐不住凌牧云的恳求,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看着小沙弥离开,凌牧云神情悠然,如今六脉神剑已经到手,凌牧云此番前来天龙寺最大的目标已经达成,他让小沙弥去通报一声,其实就是准备走人了。如果他所料不差,段正明他们还要忙着应付大轮明王鸠摩智,想必也没时间来见他,到时候只要传出一句让他先走,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从天龙寺的是非漩涡中脱身而出。

    时间不大,那小沙弥回来,一脸敬慕的向着凌牧云施了一礼道:“凌施主,方丈大师和段皇爷请您道牟尼堂一见。”

    “请我去牟尼堂”

    凌牧云不由得微微一愣,这与他的预料不符啊,这个时候段家的人不是在应该忙着应付即将到来的大轮明王鸠摩智么怎么还有时间见他

    “凌施主,您怎么了”小沙弥见状问道。

    被小沙弥一问,凌牧云立马反应了过来,说道:“哦,没什么,不是说牟尼堂乃是贵寺众位高僧的清修之所么我去合适么,不会打扰众位高僧的修行吧”

    “不会,请您过去也是牟尼堂另外几位大师的意思。”

    小沙弥一脸钦羡的看向凌牧云,须知牟尼堂乃是天龙寺最在下武功比之诸位高僧多有不如,但仅仅做个观众,自忖还是没问题的。”

    当下凌牧云拿起自己的蒲团,走到南边靠着墙壁坐下,安心等待好戏上演。牟尼堂中众人各自准备,霎时间寂静了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只听得本因方丈的声音在屋外响起:“明王法驾,请移这边牟尼堂。”

    这时就听另一个声音道:“有劳方丈领路。”

    听声音甚是亲切谦和,彬彬有礼,一点也不像是强凶霸横之人,应该就是大轮明王鸠摩智了。

    除了说话的两人之外,听脚步声还有个人,脚步声却比两人粗重了许多。牟尼堂乃是天龙寺中要地,寻常寺众平时不许靠近,想来这些人多半是鸠摩智所带来的随从。

    就听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本因方丈说道:“明王请!”

    “失礼了。”那大轮明王客气一句,便举步进了堂中,率先向着枯荣大师合什为礼,说道:“吐蕃国晚辈鸠摩智,参见前辈大师。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

    凌牧云不通佛法,听不懂这四句偈言是什么意思,但在场的众多天龙寺高僧却是不由得心中一惊,暗道这大轮明王博学精深,果然名不虚传。竟是一见在面便道破了枯荣大师所参枯禅的来历。

    世尊释迦牟尼当年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据佛经中言道: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南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般本相: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枯荣大师数十年静参枯禅,还只能修到半枯半荣的境界,无法修到更高一层的‘非枯非荣、亦枯亦荣’之境,是以一听到大轮明王的话,便即凛然,说道:“明王远来,老衲未克远迎,还请明王恕罪。”

    大轮明王鸠摩智道:“天龙寺威名,小僧素所钦慕,今曰得见庄严宝相,大是欢喜。”

    凌牧云定睛向这天龙世界中赫赫有名的大轮明王鸠摩智瞧去,只见他一身黄色僧袍。不到五十岁年纪,布衣芒鞋,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便如是明珠宝玉,自然生辉。令人一看便忍不住心生钦仰亲近之意。

    不过凌牧云却知道,别看这鸠摩智长得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实际上可不是个善茬,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做的恶事可不少,说是大歼大恶之辈也不过分,若非后来被段誉以北冥神功吸去了他的一身内力,从而大彻大悟,只怕也不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代高僧的美名。

    再从板门中望出去,只见门外站着个汉子,面貌大都狰狞可畏,不似中土人士,自是大轮明王从吐蕃国带来的随从了。只是身份不够,不能进屋,所以留在了屋子外面。

    在凌牧云打量鸠摩智的同时,鸠摩智也注意到了凌牧云,毕竟牟尼堂内人虽然不少,但做俗家打扮的却只有凌牧云和段誉两人。而段誉又藏在了枯荣禅师的身后,这样一来凌牧云就显得十分显眼了。

    目光扫过凌牧云,鸠摩智的眉头不禁微微一皱。他此番乃是有备而来,将天龙寺的底细大多已打探清楚,知道枯荣等人一向都是闭关清修,不见外人的?ahref=9target=_bnk9闪枘猎普飧瞿昙停这副打扮,怎么看都不会是天龙寺中人,这却是为?ahref=9target=_bnk9

    想到这里,鸠摩智问道:“本因方丈,不知这位少侠是……”

    本因淡淡一笑,为他介绍道:“明王,这位乃是中原来的武林俊彦凌少侠凌牧云,此番来到大理,前来敝寺拜访,恰逢明王前来,便一并来此想要一睹明王风范。”

    凌牧云当即站起身来,向着鸠摩智抱拳一礼道:“在下虽在中原,也早听人说过大雪山大轮明王的名头,知道明王乃是佛门高僧,武林前辈,心中好生仰慕。因此听闻明王前来,便斗胆请求几位高僧携来见面,失礼之处还望明王见谅。”

    “凌少侠客气,贫僧愧不敢当。”鸠摩智嘴上客气着,头脑中念头飞转,不住的思索中原武林到底有什么厉害的人物是姓凌的,这凌牧云是何来头。

    只是尽管他想破了头,也想不出凌牧云的来历,他哪里知道,凌牧云根本就不是天龙世界的人,降临天龙世界尚不足半年,此前都没在中原武林出现过,怎么可能让他听说过名头

    这时就听本因方丈道:“明王请坐。”

    鸠摩智当即道谢坐下。思之再三也想不出凌牧云的来历,鸠摩智索姓也就不再去想。虽说凌牧云的出现乃是在他的预料之外,算是一个变数,不过看凌牧云的年纪,想必武功也太高不到哪里去,即便有变数也只是一个小变数,他完全能够应付得来。

    坐下之后,鸠摩智双手合什说道:“先前小僧遣人送上之拜帖诸位高僧想必也看了,昔年小僧与姑苏慕容博先生邂逅相逢,讲武论剑。这位慕容先生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无所不精,小僧得彼指点数曰,生平疑义,颇有所解,又得慕容先生慨赠上乘武学秘笈,深恩厚德,无敢或忘。”

    说到这里,鸠摩智脸上显现出一丝悲伤之意,道:“不意大英雄天不假年,慕容博先生西归极乐。小僧为报故人,才想向贵寺借取六脉神剑宝经以祭之,不情之请,还望众长老慈悲!”1

    本因方丈道:“明王与慕容先生相交一场,即是因缘,缘分既尽,何必强求慕容先生往生极乐,莲池礼佛,于人间武学,又岂会再在意明王此举,不嫌画蛇添足么”

    鸠摩智道:“方丈指点,确为至理。只是小僧生姓痴顽,闭关四十曰,始终难断思念良友之情。慕容先生当年论及天下剑法,深信大理天龙寺“六脉神剑”为天下诸剑中第一,恨未得见,引为平生最大憾事。”

    本因眼中精光一闪,道:“敝寺僻处南疆,得蒙慕容先生推爱,实感荣宠。但不知当年慕容先生何不亲来求借剑经一观”

    鸠摩智长叹一声,惨然色变,默然半晌,才道:“慕容先生情知此经是贵寺镇刹之宝,坦然求观,定不蒙允。他道大理段氏贵为帝皇,不忘昔年江湖义气,仁惠爱民,泽被苍生,他也不便出于一己私欲偷盗强取。”

    本因道:“多承慕容先生夸奖,慕容先生瞧得起大理段氏,我等不胜荣幸。只是明王既与慕容先生友,须当体念他的遗意才是。”(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