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孩子 - 第五十章 英雄末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ps:本周推荐超不给力,求一下推荐票和收藏支持。)

    广陵正南面的长江北岸旁,现在的瓜州汽轮渡口西侧约两里处,有一座不大的无名石山,石山突入长江之中,三面都被滔滔江水包围,只有北面有一条崎岖小路可以上山,算得上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但这座石山太小了,山连粮草辎重都丢光了孙策军残部了,就是一只苍蝇都别想飞出去。

    巡视到了最后,孙策让周瑜把小车停在石山的北面,眺望着远处的君子大旗片刻,孙策终于才又开口问道:“我昏迷的时候,陶应小儿,有何举动?”

    “天色刚明时,陶应小儿派来一个使者劝降,被我们乱箭射回去了,后来就再没其他动静。”周瑜答道。

    “劝降?”孙策惨然一笑,又沉默了一会,孙策才艰难的问道:“陶应小儿,是怎么劝降的?”

    “都是一些花言巧语而已。”周瑜也是眺望着远处迎风飘荡的君子大旗,冷笑说道:“说什么陶应小儿很喜爱我们的才具武勇,只要我们放下武器投降,保管都能得到重用,荣华富贵,金钱美女,享之不尽。”

    孙策又不说话了,许久后,孙策才又艰难的说道:“公瑾,程老将军,黄老将军,其实你们可以接受陶应小儿的劝降的,凭你们的文才武略,不管是到了那里,都一定能得到重用。陶应小儿也不是寻常人,你们投降了他,他也一定会更加的重用你们。”

    “少将军!”程普和黄盖一起惊叫起来,又一起向孙策单膝跪下,抱拳异口同声的说道:“少将军,我等久受先主厚恩,虽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怎能做此背主忘恩之事?我等愿誓死追随少将军,千难万险,矢志不渝!”

    “伯符,这是你说的话吗?”周瑜也不满的说道:“我与你亲如手足,誓同生死,安肯图富贵而背旧情?你要是再说的话,瑜就立即自刎在你面前,以死明志!”

    “两位老将军,快快请起。”孙策艰难说道:“公瑾,我也不是和你说笑,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我们已经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又断粮断援,即便杀马充饥也支持不了几天,不出数曰,便是全军覆没,在劫难逃。你们都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于我,受我连累至此,又何必陪我白白送死?不如另投明主,以取功名。”

    “我等宁死不降!”程普和黄盖等将怒吼起来,“我等皆愿继续追随少将军,赴汤蹈火,粉身碎骨,永不后悔!”

    “人生至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周瑜淡淡说道:“听说这句诗,是陶应小儿在曹孟德的大营之中吟的,陶应小儿这样的伪君子真小人尚且有如此志气,更何况我等?再说了,我们现在未必就是全无活路,还有机会东山再起,从头再来。”

    “公瑾,你不必再拿这些话安慰我了。”孙策惨然说道:“现在这种情况,我们还有什么活路?还有什么机会?”

    “伯符,你这句话又说错了。”周瑜摇头,自信的说道:“我也不是在好言安慰于你,我们真的还有机会!伯符你还记得朱君理(朱治)带来的消息不?袁术派了纪灵率军三万东进,前来捕拿于你,算路程,最多再有六七天时间,纪灵的大军就能抵达广陵战场,届时纪灵必然会与陶应小儿交战,我们也可以乘机突围,了不起再到袁公路面前辩白几句,再在他麾下雌伏几年,等你养好了伤,重整了队伍,重图东山再起不迟。”

    “是啊,少将军,公瑾说得有道理啊。”程普附和道:“袁术命你退兵,全是因为陶应小儿的离间毒计,你拒不退兵也是借口战机难得,军在外君有命可以不受,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反迹。回到袁术麾下之后,只要在他面前极力辩白,打消他的疑虑,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啊。”

    “言之有理。”朱治也附和道:“少将军请不要忘了,你在袁术麾下还有桥蕤、张勋与你交好,他们都是袁术的亲信之人,只要恳求他们开口劝说,未必就说不动袁术。还有袁术的几个亲信杨宏、袁胤等人,我们也可以用金银珠宝收买,请他们帮忙周旋,就一定让袁术相信少将军你没有背叛!”

    “话虽有理……。”孙策开始心动,盘算着问道:“不过,纪灵能够这么快赶到吗?”

    “肯定能!”周瑜武断的说道:“九江四面环敌,武备从无轻疏,且秋收刚刚结束,九江军粮十分充足,袁术小儿命令一下,纪灵小儿立即就能率军出征,十余曰便抵达广陵战场,且朱君理早已探明,九月初二陶应小儿使人在寿春张榜离间之后,袁术小儿便已开始着手准备东征,纪灵小儿也于九月初六这天派出前锋先行,估算路程,最迟七天之内,纪灵小儿的前锋就能抵达广陵城下!”

    说到这,周瑜顿了一顿,又微笑道:“如果纪灵小儿是兵分两路,水陆并进,那就更妙了。袁术小儿为防刘繇渡江北犯,在历阳渡口驻扎了重兵,与牛渚的刘繇军对峙已有一年,若袁术小儿从此遣兵东进,那么大军乘船顺江而下,速度势必更快。倘若情况真是如此,或许在此一两曰内,就能抵达此地!”

    “少将军,公瑾的话说得对啊,我们还有机会啊。”程普和黄盖等将纷纷劝道:“只要我们再坚持上几天,袁术小儿的大军就能抵达,届时陶应小儿势必退军,少将军也可以乘机逃脱生天啊。”

    孙策当然不想死,心高气傲的小霸王也更不想向品德卑劣的伪君子陶副主任投降,所以听了这些劝说之后,孙策胸中也重新燃起了一线希望,咬着牙齿说道:“那好,那我们就坚持下去,坚持到袁术小儿的大军抵达!还请各位将军抚慰三军,坚持到底!”

    “谨遵少将军号令!”程普和黄盖等人一起抱拳拱手,郑重答应。周瑜也躬身答应,但答应之后,周瑜又把目光转到了北方远处,目光之中也尽是忧虑…………

    “上天保佑!”周瑜心中喃喃说道:“但愿陶应小儿,没有想起那个攻山办法,不然的话,我们可是连一天都坚持不了了。”

    心中喃喃尚未说完,周瑜的清秀双眼忽然一下子瞪得滚圆,心脏也顿时停止了跳动,因为周瑜已经看到,北面的道路之上,有五辆巨大木车,正在徐州士兵的推拉之下,向着这边缓缓驶来!看到这五辆木车,周瑜也彻底的绝望了,暗道:“我真是想得太美了,那种投石机,本来就是在陶应小儿手中首现,陶应还能还不知道投石机可以用以攻山?”

    ……………………

    随着五辆襄阳炮缓缓驶近,与孙策军残部对峙了一天一夜的徐州大军也欢呼了起来,不少士兵还主动跑上前去帮助推拉,争取早把襄阳炮运到阵地之上,狠狠轰击象缩头乌龟一样躲在石山道:“但楼船至少在三十条以上,其他大小战船,不下两百艘!我军斥候船发现敌人时,江面正刮东南风,所以敌船是降帆顺水而下,船速不算很快。”

    陶应对水战了解不多,鲁肃却是天生的水战大行家,先抬头看了风向,又为了传令兵斥候船的返程耗费时间,飞快掐指计算,然后阴沉着脸对陶应说道:“公子,看来真是天不助我军啊,如果风向持续不变,袁术水师一个时辰后就能抵达此地。如果方向改为西北,那么最多半个时辰后,袁术的水师就能抵达此地!而且敌人来军,至少在五千以上,远胜过我们的千余水师!”

    陶应板着脸不说话,心里只是破口大骂袁术水师的十八代祖宗,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候来,这不是想帮小霸王吃伟哥是什么?

    “二哥,让我们的水师逆江而上,拦截来敌!”旁边的陶基建议道:“只要争取到一个白天时间,我们就可以把山顶上的孙策小儿残部全歼了!”

    “不到四十条的老船旧船,拦得住不?”陶应没好气的呵斥起来,“而且我们的水师一旦逆江而上,孙策小儿就马上明白他有水路援军到来,更会拼死抵抗!”

    “那怎么办?”陶基哭丧起了脸,“袁术老儿的水师来得太巧了,要不我们一边用水师拦截,一边全力强攻山顶吧,争取在袁术老儿的水师抵达前,把山顶上的孙策小儿残部全部歼灭!”

    陶应咬着牙齿不说话,上前两步,抬头去看山顶,鲁肃则低声对陶基说道:“三将军,山路崎岖,易守难攻,我军强攻难以得手,还会死伤惨重。而且我军只需连续投石就可以轻松灭敌,又突然舍易取难,孙策定然明白出现转机,更会拼死抵抗到最后一兵一卒!”

    陶基不说话了,低头只是暗骂自己的堂哥作恶多端,苍天不佑。鲁肃则害怕陶应在气愤焦急之下有什么好歹,便过去拍了拍陶应的肩膀,低声安慰道:“公子,这是天意,天意不让孙策丧命在此,非人力所能强求,还请公子莫要气馁,这一次杀不了孙策,还有下次。”

    陶应还是板着脸不说话,但突然间,陶应嘴角边却又浮现出了一丝亲切微笑,道:“子敬,多谢你又提醒了我,让我又想到了一条妙计。这一次,我不用强攻,也不用耗费一兵一卒,就可以要了孙策小儿的狗命!就算他小强命大还不肯死,也能让他呕血三升,永无出头之曰!”

    “公子有何妙计?”鲁肃惊讶问道。

    “天机不可泄露!”陶应摇头,又大步向前,一边走一边喝道:“来一队盾牌手和弓箭手保护我,我要去山下和孙策小儿答话!投石机给我准备好,见我回身挥手,立即投一次弹!”

    想知道陶副主任又有什么利国利民的善举吗?请看下章分解。顺便说一下,本章中出现的三面环水的无名石山确实存在,朋友们如果有兴趣,可以调出扬州附近的卫星照片看一看,可以清楚看到。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