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 - 第641章 不听调,不听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李璟得到老师崔芸卿到达登州时,亲自赶到凯旋门迎接其入城。

    师徒重逢,不胜喜悦。李璟把自己的郡王玉辂带来,请崔芸卿一同登车返回帅府。等众人到达帅府时,天se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不过天虽黑,可登州这座不夜城却依然灯火通明。各街巷都点起了路灯,几条主要的干道更是彩灯连连,给整个城池增添了许多se彩。特别是到了帅府一带,这里更是诸多衙门和镇的大将、文臣们聚居之地。各人府邸大门之外,都高挑着大红的灯笼,把整个街道照得灯火通明。

    李璟叫来了赵江,吩咐他亲自把诸人的家眷安排到迎宾楼中居住安歇,然后与崔芸卿、宋温等一起入帅府节堂喝茶聊天。

    对于老师崔芸卿前来任安东大都护府副大都护一职,李璟心底还是很欢迎的。崔芸卿担任过多州刺史,这几年又担任过泰宁、岭南东道、江南西道等几镇节帅,可谓是独挡一面的人才。特别他还是李璟的老师,又有崔氏这样的,他直接回道:“朝廷向来喜欢辜负有功的将士,等大难临头才想得起我们,又是好言劝慰,又是厚禄,可一旦事情平息,就把我们当多余的废物扔到一边,甚至还会找个碴治罪!不如留下这几个草贼,还能成为我们长保富贵的资本。”

    刘巨容不肯追,崔芸卿却得追。因为他身为镇南军节度使,地盘正是江西。而黄巢败逃的方向,正是江西。

    守土有责,崔芸卿虽是个文官却也并不怕死。

    可结果,崔芸卿刚渡江,结果就收到一则命令。

    朝廷罢免了王铎和李系的官职后,重新将诸道行营都统的职务交给了高骈。同时,朝廷调天平军节度使曹全晸取代崔芸卿,出任镇南军节度使,然后由泰宁都将段彦谟出任天平军节度使。

    刚刚立下大功,取得荆门大捷,歼灭草贼二十余万的崔芸卿,却被调任安东大都护府副大都护。

    黄巢十分意外,又很轻松地甩脱了追兵,一举打下鄂州,进而又横扫了江西与浙江北部的饶、信、池、宣、歙等十五州之地,声势再度由弱转强,兵力转眼又达到了二十万之众。

    黄巢在江西拥兵二十万,新上任的高骈也正调动诸镇兵马。

    而这一次,诸道行营都统高骈,就派了使者跟随崔芸卿到达登州,要调李璟率兵南下围剿草贼!

    “什么时候,高骈也能调动本王!”李璟一声冷笑。从宋威开始,到崔安潜,再到王铎,历任都统,都没有人调过李璟。高骈上次也短暂出任过都统,同样没有调过李璟。现在,高骈一上台,就要调李璟南下。

    这事情,明显的不同寻常。

    说起剿匪战事,崔芸卿也很不舒服,好不容易和刘巨容荆南大捷,可最后刘巨容养贼自重,朝中却又在关健时候调了他的职。便得虽然剿灭俘虏草贼二十余万,但实际上捉到的都是些被草贼裹挟的百姓,真正的草贼没杀到多少。黄巢八万多人东逃,实际上实力依然保存。

    “朝中的崔尚书给我送了封信,”崔芸卿喝了口茶,沉吟着道,“按崔尚书听到的一些风声,这次高骈调你南下,乃是田令孜授意。听说朝中不少人,也都同意了此事。”

    “卢携复相了!”李璟叹声道,卢携和郑畋一起被罢相,可是现在,卢携已经复相,再次进入政事堂,而郑畋这个比较正直的人却依然没得起用。少了郑畋,多了卢携,很多事情李璟在朝中肯定要吃亏。

    “崔尚书听到风声,田令孜和卢携打算插手安东大都护府。你现在掌握了十六州的地盘,而且不出意外,三年之内就能灭掉高句丽,真正的掌握辽东。田令孜对此感到了恐惧,他们打算调离你。”

    听到这个消息,李璟心头一紧。一直以来,李璟一直担心的就是这个事情。如果朝廷方面真的下令要调离他,那他该怎么办?抗拒,那就是抗旨,后果不堪想象。

    不过只是一瞬间,愤怒的他便定下心神来。

    眼下已经不是当初,若是早两年,甚至早一年,朝廷要下旨调他,他也许不敢不从。但是现在,他坐拥十六州之地,后院已经平,根基已成。坐地千里,民五百万,拥兵二十万。李有资本开口说不。

    “先调我率兵南下剿匪,然后再派人来接管淄青、镇、安东大都护府,哼,他们想的倒是很周动。”李璟目光如剑,冷冷的笑道,“可惜,我不听调,也不听宣!”

    崔芸卿倒吸了一口冷气,“季玉,你可想清楚了。”

    李璟认真的道:“我知道许多人亡我之心不死,如果我退让,那身后就是万丈深渊,等我的只有粉身碎骨。我不会让他们如意的,这里是我用心经营的,我绝不会拱手让出。”

    “谁想要来抢,先问过我镇横磨大剑二十万!”(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