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 - 第三百四十三章 长清,刺刀突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济南加固原有土城,墙体包以砖石,周围12里48丈,高3丈2尺,阔5丈,设四座城门,东称齐川门,西称泺源门,南称历山门,北称汇波门,四门均设官厅2座,炮台4座。此外,城墙设城楼11座,铺舍55座,观敌台13座,旗台55座,垛口3350个。城墙墙基约8尺垒以青方石,在以上砌大青砖,每块砖重约75公斤。东、西、南三城门旁设登城马道,四角突出,建有矩形角楼,每百米左右设一炮台。

    曾经在靖难之役中拦阻住燕王朱棣大军三个月的济南城,虽然城高墙厚,但是,奈何兵少。全部兵力加起来不过一千余人。作为山东省城,济南城内的官员们可谓尽心竭力,丝毫不亚于当年死守济南的铁铉铁尚书。

    山东巡抚宋学朱亲自登城作战,“不解带、不交睫、头发尽白”,日夜坚守在城墙上,激励士兵与城共存亡。城破之后他受伤被俘,被清兵绑在城门楼上纵火烧死。济南参政邓谦,在战役最激烈的关头,在城墙上坚守三个昼夜,亲自架炮向清军轰击,直至“矢尽石穷”。

    对于这场战役的惨烈,屠杀之惨,便是以善于描写神鬼妖狐的蒲松龄,在他的聊斋志异中也曾经有着隐晦的描写,“北兵至,济南扛尸百万。”

    见济南城高且厚,一时难以攻克。一心要立功扬威的岳托,下令调集大炮对准西北角的济南城墙猛烈轰击。经过一夜不停的轮番轰击,到了天蒙蒙亮的时候,“天晓,众哗,大兵自西北云梯上矣!”

    城破之后,大队清兵蜂拥而上,巡抚宋学朱跃马而西。手格杀数人,刃中面被执;不屈,悬城楼竿上杀之。

    参政邓谦城陷后,他仍执劲弓射杀清兵多人,后负伤为清兵杀害。历城知县韩承宣率领千余名守军和民众拼死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孤立无援,同其他官员一起遇难。

    而身为山东布政使的张秉文更是满门忠烈,本人亲率兵民与清军展开了巷战和肉搏战。终因寡不敌众中箭身亡。他身死的消息传到了大明湖畔的府中,妻妾二人携手同出官署后门,纵身跳入大明湖中。家中侍婢十多人为她俩的壮烈举止所感动。也跟着一同投湖自尽。

    而他的妻子方孟式。也是一代巾帼人物,桐城方氏三姊妹中方孟式是长女,号称“九岁能文,有咏雪才”,著有《纫兰阁集》八卷,《纫兰阁诗集》十四卷;另外。有一个很著名的侄子是被她妹妹教育出来的,那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方以智。(也是在很多作品中出现过的技术人才。)

    这一家人,要比所谓的江左名士,平日里夸夸奇谈忠君爱国,一到了皇帝要他们出钱的时候就骂皇帝贪图财货。要他们出力的时候却袖手旁观,甚至到了殉节的时候。嫌水太冷的家伙们强的太多了!

    巡抚、布政使、济南知府、历城知县等官员全数被杀;济南城顿时成了一座鬼域。昔日四面荷花三面柳的大明湖上,漂浮着自尽投湖的济南百姓,茂岭山、雁翅山上,堆满了被杀害的尸首。

    德王朱由枢、奉国将军朱恩赏等人于城破时被俘。

    德王府内,竖起了岳托、杜度的织金纛旗。随后不久,多尔衮、多铎等人的织金龙纛旗也纷纷出现在了德王府的银安殿前。

    数万清军猬集在济南城内外,开始对周边的州县大肆的劫掠屠杀。

    崇祯十二年正月十七,长清县。

    这里的地形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依次是山区、丘陵、山前平原和几条河流交汇而形成的河套,有“八山一洼一平原”之称。境内河流纵横,除了大清河、南北大沙河之外,还有玉符河、清水沟等河流。

    从济南府方向隐隐有一大股烟尘往这边而来。大地震动,那股烟尘越来越近,很快,一大片红色的旗帜便如鬼似魅一般飞舞而来,旗帜下面,尽是身披红色盔甲的骑士,隐隐可见各人盔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场战事,以至于到了不打仗就无法生存下去的地步。顾盼间,望见的都满是骄横的脸容,还有彼此眼中那股浓浓的煞气。

    。。。。。

    “华宝,第一次和阿爹出来便遇到这么大的阵仗,怕不怕?”

    见对面的清军阵型变动,守汉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口中冒着白气,笑呵呵的问着身旁的次子李华宝。

    作为守汉次子兼嫡子的李华宝,虽然不像姐姐那样天生就属于炮火硝烟之中乐不思蜀之人,但是也是对战阵事不是那么陌生。

    “阿爹,似乎这些反贼要开始对我们的队列进行冲锋了?”

    “二公子说的不错!”

    勤王军营务处总办王宝,通过望远镜的镜头也窥见了对面这支建奴游骑的动作。

    “不过,区区一个甲喇的军队就想击溃我们这数千人的军队,未免也太过于狂妄了!”

    “二公子,他们一点都不狂妄。这是他们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以数百人的军队便可以撵着上万人的官军到处乱窜。”

    奉命从京师赶来与勤王军会合的李沛霆,满脸都是不屑的为华宝讲解。

    正中的守汉看着儿子惊讶的表情,心中暗笑。这种事情还算新鲜?没有了士气和战斗意识的军队,连猪都不如。不是曾经有一支号称曾经血战诺曼底的军队,就创下了无法为人打破的纪录,一个师在野战中被敌军一个大队的兵力撵得到处乱窜。

    “命令吴标的部队,展开队形,给这股敌军点颜色看看!”

    两支军队中不约而同的号声响起。

    警备旅的吴标所部眼下只有大约一团有余的部队,不过好在老兵骨干都在,人数的减少倒令这支部队显得颇为精干。

    “列开队形!”

    军官们呼喝着士兵,沿着河堤散列开来。

    为数将近二千七百余人的军队排列成四列,沿着河道斜斜的横在了正红旗军队的进攻道路上。如果打算击败南中军,那么吴标的这支部队势必要首当其冲。

    “丢那妈!契弟!好好的打!这是咱们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吴标在队列中策马往来奔驰,大声的吆喝、叱骂着,不过,所到之处倒也是令士兵士气为之一振。

    队列中,两千名火铳兵仔细的检查着火铳发射前的最后准备情况,有人甚至急切的把刺刀从腰间刀带上拔了出来,检查了一下锋刃,才放心的将它放回原处。

    每列五百名火铳手,吴标相信足可以令来进攻的敌人吃上一顿大餐!

    而且,他身后,原本的旅部骑兵通信队,也全体下马,齐齐的手持火铳准备充当预备队。炮兵们没有任务,便充当了他的近卫,准备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冲上去解决战斗。

    ps:

    昨天陪孩子出去了一天,本打算回来努力码字的。结果感冒了。无奈中。希望大家看在咱鼻涕眼泪码字的份上,拿出月票啥的安慰一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