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富贵 - 第一百十一章 送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宋九走出皇宫,心中茫然若失。

    张琼死与他无关,象孟昶或者其他人一样,连交接都没有,有何关系

    这是替赵匡胤失落的。

    张琼某些方面特征与尉迟恭很相似,史载敬德所得财,必散之士卒。颇以功自负,与朝廷宰相不和,后出为襄州都督,迁同州刺史。史载:尝侍宴庆善宫,有班其上者,敬德曰:“尔何功,坐我上”任城王道宗解喻之,敬德勃然大怒,一拳挥出。这件事当真只是一个巧合

    然而李世民如何化解的李世民也杀人,但他会不会杀秦琼、程咬金与尉迟恭刘邦杀的人更多,但他会不会杀萧何、曹参、樊哙能打压功臣,那是为了结束五代割据惨象。能处置功臣的骄纵,何须将其逼上死路,况且还是心腹功臣。若张琼都不敢用,试问赵匡胤用什么人

    后来历史上还有一人,朱元璋。他在世平安无事,这个主太凶残了,但前面一死,后面儿子干孙子,连首都都迁走了,世人说好好好,天子御敌于国门。御个头啊!在古代,燕京城作为清朝首都不错,后面就是清人与蒙人的天下,有倚靠。但作为汉人首都根本就不好,朱元璋也看不中南京城,考察了开封,考察了长安,因为水土恶劣,这才作罢。但从未考察燕京,离汉家核心太远,一亡天下就迅速亡了。当然,这是古代,后世不同了,科技发达,对首都要求也随之下降。

    开封不是不好,灭的原因是赵佶胡来,甚至让神仙们作法退金兵,而禁兵吃了空饷,西夏那边又分去大量兵士,京城名义上几十万禁军,实际并没有多少,还是花架子,精锐全在西北。于是迅速城破亡国。这与安史之乱一个姓质,精锐兵在西域,在青海,可怜哥舒翰等大将率领一群百姓,能pk了安史的精锐部队

    这个想远了。

    想的是张琼,连张琼都不容,并且逼死,试问谁还敢竭力支持赵匡胤

    然后细想史石的四条罪名,前两条无所谓,就是有也只是一个小错误,小错误都会犯,包括自己,若连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计较,这个官没办法当了。第三条赵匡胤恐怕也不会相信,石家穷得连几百贯都拿不出,还养个屁部曲三百人,况且宋朝开始痛恨养部曲,这一条张琼不知道要么第四条,巫毁皇弟。这个张琼恐怕说不清楚,但赵匡胤当真不知道其原由

    想了想,来到符家,将符昭寿约出来,询问此事。

    符昭寿不以为然,说:“九郎,张琼姓暴无机,祸死早晚而已。巴蜀,陛下欲燕肃京畿,召张琼问讯,张琼不服,陛下愤怒,让石汉卿用铁挝击之,仍吼叫不休。陛下派御史案鞫,张琼这才知道自己必死无疑,解开所系带遗母,于是赐死于城西井亭。这件事莫是你询问的。”

    宋九呆了呆,赵匡胤不是这样说的,说张琼自杀,怎么出来一个赐死

    点了点头,他是赵匡义的小舅子,素来憎恨张琼,连张琳都不容,也听不出什么。于是跑到潘府上,约出潘惟德,潘惟德脸色严肃地说:“宋九,这件事你还是少插手,石史二大校诬蔑张琼,陛下错判,让石汉卿用铁挝击之,气垂绝,曳出,张琼羞愤之下自杀。陛下又派人查其家产,家无余财,仅养着三个仆人。陛下十分后悔,于是责问石汉卿,你说琼有仆百人,今何在石汉卿狡辨,张琼养者一人可敌百人。陛下也不怪,只是看到石琳年幼,于是拨其兄张进为龙捷副指挥使。”

    难怪自己见到赵匡胤时,赵匡胤神情萧索。

    不过所谓的以一敌百,那纯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若大的将军府养三个仆人还算过份吗

    但是赵匡胤也不处罚石汉卿,这中间很有意味了。更不要说张琳,什么年龄小,赐几个无关紧要的官职,与年龄有何关系,石保正还在光着爬树的时候,柴荣就赐其官。

    因此张琼死了,京城官员将士鸦雀无声。

    难道是赵匡胤有意要干掉张琼

    赵匡胤在用人上肯定犯了严重错误,但不会这样糊涂。。

    他说道:“大郎,我们一道去张家。”

    “这时候你去张家做什么!”

    “这样,你派一个人将张琳约出来,他也可怜。”

    “过几天吧。”

    “大郎,非是我想惹事,我也害怕石汉卿,”宋九将胡老大的事说了说。张琼死了就死了,自己警告过后还不听,怪谁,只能怪张琼政治天赋太低。他要问一问详细的情况,好判断这件事的隐约背后,以便给石汉卿一个清晰的定位。

    潘惟德不是不懂,那个石汉卿才是一个真小人,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宋九不能倒,不仅是那几千贯钱,也能算是半个准妹夫。他抱怨道:“小九,张家倒了,起不来了……”

    “我知道,刚才在殿中听闻陛下讲后,我一言未发。”

    “这就对。”潘惟德硬着头皮派了一个仆役悄悄将张琳请到一家小酒肆,然后拉着宋九的手,象做贼一般进了小酒肆的雅间,与张琳相见。张琳看到宋九,号淘大哭。

    潘惟德连忙说:“张大郎,莫要哭,九郎是好心,你这一哭说不定就害了九郎。”

    张琳又说出另一番不一样的内幕。

    赵匡胤接到史石二人的奏折,将张琼召来讯问。多半赵匡胤知道张琼是冤枉的,赵匡胤是借这条理由逼张琼辞职。张琼不服气,君臣二人都有些拧不清,赵匡胤意思是委婉一点,你只是臣子,就担待着吧,背一些小罪名又能算什么,这样朕就不会有恶名了。以后在再物质补偿给你。张琼意思是让我退就退,何必欲加我莫须有的罪名。

    君臣二人法,两人不能再吭声。

    宋九又说道:“索姓我们将这个告示贴出来,省得有人来烦,然后一道去吃我大姐夫小姑子喜酒去。”

    “我们未带来贺礼。”

    “什么贺礼,你们是有学问的人,只要人去了就是贺礼。”

    话虽这么说的,两个博士还是向宋九借了一些帛当成贺礼,去吃喜酒。姐夫小妹嫁的是一个屠夫,这也是一个低等职业,但对于河中百姓现在来说,何为低等高等,人老实勤快,家境也充实,而这恰恰是最实惠的。

    托宋九大姐的光,或者托宋九的光,来到了许多宾客?ahref=iei8target=_bnkiei8吹搅礁霾┦康嚼矗一起热烈欢迎r不队宋九,但姓质不同,人家是长者,加上有学问,品行好,所以欢迎中透着一份尊敬?br/

    大家将两博士请到上席,又请宋九,宋九未答应。拉了拉,听由宋九坐在娘家人这一块。但现在百姓还不知道宋九升了官,变成了宣义郎云骑尉开国子。若是知道,恐怕燕博士与张博士都不敢坐这个上席。

    其实就是吃吃酒,架架势,让男方知道女方娘家是有人的,这样嫁过去以后男方不敢欺负。正在准备夫妻对拜时,外面来了一个仆役,挟着贺礼说道:“禁军副军头石汉卿贺新人志禧。”

    内幕没有几人知道,恐怕两个博士都不清楚,但知道胡老大的事,听到仆人将话说完,一两百号人鸦雀无声。(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