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富贵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快乐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见到玉苹,宋九高兴地一把将她抱起。

    在前线,过着艰苦的生活,还有惨烈的攻防战,血腥的战斗,伤兵的嚎叫,让宋九受够了。

    玉苹也开心地笑着。

    宋九还是看到她眉头间一丝忧色,说道:“玉苹,战争结束了,前线警戒不会那么森严,派人问一问。”

    “嗯。”

    “怜儿呢。”

    “她两个嫂嫂将她接回去住。”

    宋九点点头,前线苦,呆在仓库里也苦,做娘家人关心很正常的。他又去看学子,检查他们学业。这一期学子学习时间很长,达到十八个多月,还要学,一直到七月底。也加了课,最大限度将这批学子一起进入中学,而非是在初学五年级厮混?ahref=iei8target=_bnkiei8戳丝矗大多数学习情况良好u馐窍衷冢也许将来还会3肿耪庵至己玫南窒蟆r恢钡蕉十多年后,也许各地学6嗔耍学生渐渐不那么值钱,非是机会,会有许多学生不珍蟫恕5那时自然科学恐怕早就开籲峁?br/

    就不知道能不能拼过儒学……

    这一去就是近半年时间,有很多事要做的,初学教材编写好了,也印刷出去,陆续销售。书多又贵,不象开始卖得那么踊跃。但基本上还是卖光了。这是初学的,还要留学生的教材,两河百姓发放一批。也就是用钱的问题。但中学的一本也没有印刷,勉强地校正,宋九还要经过亲自校正注释。例如《齐民要术》说过种豆能肥田。但没有讲为何肥田,宋九就必须在下面将原理说出。

    暂时它不会对外销售,但必须抢在书院开学前编好印好,特别是印,那多的书,全部雕成雕版,再到刊印,这个时间很紧张。事情一步步做,玉苹在后面悄悄说了一件事:“九郎,二大王秘密派人向奴家借款,正好泉州那批琉璃赚了一些钱回来,奴家想赵相公终对九郎不怀好心……能抗过他的只有二大王,悄悄将这些钱的金子一起留下,一共两千七百多两,放在一个小坛子里,当成海货,悄悄送到他府上。”

    金子贵重,两千七百多两价值不菲,实际只有一百六十斤,体积不大,若放在坛子里,仅是一个中等小泡菜坛就装走了,就是未必一人能抱得走。宋九还是担心地问:“可有人知道。”

    “郭二经手的,然后转给了刘海,不会有人知道,除非郭二与刘海对外面人说。”

    “那倒不会。”宋九抬头看了看西边东水门。

    也许到现在赵匡义还没有产生做皇帝的野心,他用这个心是收买人,与赵普惨战的?ahref=iei8target=_bnkiei8蠢创舜握钥镆遄镇京城,暗下小动作不?br/

    又说道:“玉苹,不管他们如何恶斗,我们保持着一种置身事外的姿态,不能参与,否则皇上会不喜。”

    “奴家做错了”

    “也没有错。一般情况下,二大王不会要钱,这次是特殊。要了就给他,然而不能过份走近。”宋九含糊地说,连他自己都弄不清楚自己的想法,况且是嘱咐玉苹。

    “九郎,但家中的钱帛又不多了,这次我们将二十一万多缗的税务一扣,只分了四万余缗钱帛。两河的房屋十五万缗全部用下去,奴家估计还要补贴两万缗才能将两河房屋盖好,书院雕版印刷费用,朝廷那边拨出五万缗基本一起用于建设,这大约又要九郎来垫付……”

    “用就用吧,不要计较它,今年我也不会承办饲养场地,钱足够用了,况且明年还有四艘船会带来收入,钱赚来就是用的。”

    “嗯。”

    “各衙内有什么动态”

    “他们能有什么动态契股增加了三十余万缗,还分了十几万缗得手,可我家的钱前面到手后面就用掉,还包括贩卖琉璃的钱,人扣在南汉没放出来。谁还能有意见”

    “他们琉璃卖得如何”

    “赚了一点,不多,最后那些番子看到货多,一起压价,很多人气得在杭州抛售给吴越百姓。有的人又提货去了,有的人不高兴去。不过奴家听说有人提货去了泉州。”

    宋九苦乐,看来泉州几个月后市场又会崩溃。

    “走,陪我到河洲走一走。”

    两人离开码头,先是看竞技场与书院,外面造好了,里面还有一些小环节没有修好,另外还有一些疑问,等着宋九回来处理。宋九进去后,一一指出。

    它们也成了景色。竞技场很大,共有八千个座位,下面是一个个柱梁,上面有一根根混凝土线条与透明琉璃道:“有人问奴家西边的房价了。”

    “不急,到后年。”宋九道。

    转了转,天色曰暮,两人回去。

    ……

    赵匡胤无功而返,赵普没有错,相反,他的威望更高。我说不能打,皇上不听,吃亏在眼前,死了许多兵士不说,国家财政也出现严重亏空,数十州百姓不得休息。

    这是往阴暗处想,往光明处想就是打下太原后,还会发生许多后续的事,例如契丹会不会甘心,不会甘心,两国必然开战。幽云十六州是中原大门,握在契丹人手中,许多将领不甘心。但它又是契丹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有了它,契丹再也不会象以前那样,遇到大寒天气,因为牲畜大量冻死,一半百姓也会活活饿死。那么两国必然大打特打,直到一方彻底低头认输。他的先南后北政策基本是完蛋了!

    结果让赵普十分满意。

    大军浩浩荡荡地返朝,宋九是先回来的,他那摊子事多,书院也等着教材,请求赵匡胤,那时大军在后撤,后勤不那么紧张。因此特准他先回来。

    宋九到家快二十天,大军人马才返回京城。

    赵普刚到家就发现了不对,原因很简单,上门前来奉承的人少了,人呢,派人暗中一查,全部跑到开封府去。

    哎呀不好,这一走不是短时间,来回六个多月,全让赵匡义挖了墙脚。

    论手段,赵匡义现在还干不过他,但赵匡义有一门优点,那就是与他大哥很相似,生活不是那么奢侈,即便奢侈,也是做一样子,给他大哥看的,我安心地做一个富贵王。

    包括从玉苹手上得到的两千多两金子,这几个月内全部撒了下去。于是人心一点一滴被赵匡义收买。

    再到上早朝,更察觉到不对,许多官员对赵匡义点头哈腰,对他这个宰相不冷不热。这还不算,他的心腹赵逢因为办差不力,加上又劳累,回到京城就病倒了,不能担任官职理事。赵普茫然地看着这一切,不知如何办。

    他思来反去,肯定要反击,但不能针对这所有叛变的中下层官员,那样打击面太大,赵匡胤也不容许他这样来。然而不用打击那么多人,只要打击一人足矣。

    符彦卿!

    这个会非常非常的难啃。

    于是赵普病了。(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