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富贵 - 第四百十二章 铁血之路 十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宋九盯着辽军,喊来侍卫刘全圭:“你带十名兵士立即骑马去雄州,让翰林司使安忠立即从雄州收拢败兵,看看有没有能打不畏死的将领逃到雄州,由他们率领前来白沟接应。”

    安忠人在雄州,掌雄州屯兵之职。

    不是浮桥架好了,就能安全逃回去的,现在宋军主力全部在这里,虽然人马困乏,兵力不少,这会将辽军死死吸引住,大约民夫没关系,然而他们自己也要撤的?ahref=iei8target=_bnkiei8墒谴泳苈砗踊褂衅渌的道路让辽军随时堵截?br/

    危险不仅是在这未来的防御战中,同样将会在撤退之中。

    “喏。”

    宋九想了想,又说道:“再让他分兵于诸砦,以备游骑,若有可能,向诸砦再调一些粮草武器,以防辽国报复攻打砦堡。”

    按照地图志的说法,此时宋军南面的拒马河就是涞水,当然也能说是拒马河,它是拒马河的主流,上达飞狐关,但在南面还有一条河流,叫易水,宋朝的防御战线主要是在易水之南,包括遂城,满城,但易水与涞水之间因为宋辽数番交战,生生打成了闲田。只是后来宋军迫于岐沟关一役,宋军精锐军队尽折,加上西夏独立,转攻为守,甚至因为西夏独立,渐渐失去战马重要的来源地,骑兵在军中越来越少,防线渐渐后退,一直退到黑卢堤一带。

    现在易水之南,还有一系列的堡砦。

    宋九指的就是这些堡砦。

    从地理位置上,它们很难防守。不过对辽国威胁同样很大,宋九暂时不想放弃它们。

    “喏。”

    刘全圭带着十骑。匆匆踏过浮桥离去。

    宋九这才将视线看着战场。

    没有什么好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打吧。

    宋九下令分发武器,南逃时,宋九刻意吩咐过,符昭寿与刘知信一边小心地与杨业部下靠近,一边保护着这些武器。

    至于粮草,管它!

    但出忽宋九意料。

    辽军未攻击,而是从后面转来无数仪仗队,以及几道:“启禀太后,如今宋军背水一战,上下齐心,即便强行攻破,我军必损失惨重。因此以臣之见,不如派人不停地骚扰,让其不得休息。早晚他们必撤回,一旦撤回,边境在望,上下松弛,那才是全歼敌人的时刻。”

    “那就依于越之见吧。”

    宋军那边也在商议,刚刚结束,宋九就下令立即让伤兵疗伤,轮换休息,休息成了宋军此时最重要的任务。

    可命令刚刚下达,一支支游骑又从辽军大营中冲过来,不停地骚扰。

    他们危害不大,可是会使宋军刚刚凝聚起来的士气渐渐消失,就象宋军从白沟到岐沟关这一段路时那样。

    范延召皱眉说道:“宋公,还是很不好啊。”

    “已经不好了,再不好还能怎样”宋九忍着伤痛说道。

    “要么我们立即撤退吧。”田绍斌说道。

    他不是怕死,能留下来的都是不怕死的,现在宋军手中暂时有充足的粮草,有足够的武器,兵力虽不及对方多,但也可观,因此是撤退的时候。

    “田将军,从哪儿撤退,你以为后方现在很安全吗”

    面对宋九的发问,田绍斌也是沉默。

    有两条路撤兵,一条是从白沟撤向雄州,也就是民夫黎明时撤退的路线。四程路,大道,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军纪整齐,轻装前进,两天便抵达雄州。然而这条路却让曹彬走了两十多天。固然因为带着许多供给,更主要原因这条道路开阔,能让耶律休哥随时袭击骚扰。毫无疑问,这条路是不能选择了。

    然后就是第二条路,撤向金台屯,由金台屯跨过易水抵达遂城,再跨过徐水,唐河,抵达定州。这条道路达到七程多,而且多是山道。但它才利于宋军的作战,所以赵匡义从高梁河逃向了金台屯,曹彬他们逃跑时也同样逃向了金台屯。

    毫无疑问,宋九也必须从这条道路撤向后方。

    但细想不是如此,为什么宋九让民夫大摇大摆地从白沟道撤向雄州

    辽国有追兵去了河南,那是追击曹彬他们的,在金台屯道上,辽国若想对付这群民夫,必须再度分兵渡河,可现在民夫人人手中有宋九发的武器,分得少未必管用,分得多,就是将这些民夫击毙,又有何益,宋人不是辽国人,人人皆兵,这些民夫是成年人,未经训练,除了苦役外,无法转换为战士了,就是转换了,也必须经多年训练,然而若此,宋朝百姓还少吗甚至因为分兵太多,可能是宋九有意的布置,将他们当成弃子,好自己顺金台屯突围。

    到现在未听到符昭寿传来恶噩,想来快抵达白沟屯了,若是不顾辛苦,再赶几个时辰,就会到达雄州。但也验证了宋九的猜测,辽国有追兵在金台屯道,若是耶律休哥分出一支兵力会合,那么无论山道对宋军多么有利,也会活活堵死在这里。

    还是死路!(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