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富贵 - 第四百七十二章 驱 下
滋福殿内,赵匡义厉声道:“宋九,朕待你难道比先主待诸葛亮薄吗!”
柴禹锡听出一种想法,赵匡义却听出另一种想法,认为宋九想急流勇退,这不是好事,意味着宋九认为自己不能善待功臣。
宋九不会学小寇,强拽赵匡义龙袍,却呵呵乐道:“陛下,你还真将臣与诸葛武候相比啊陛下有这个心,臣也没那个胆哪。臣要求去西府,确实是东府人才济济,况且吕蒙正再次为相,兢兢业业,民间传诵,现在无辜居于臣之后,岂非让吕蒙正心寒乎再看西府,柴禹锡与赵镕经过军旅,倒也罢了,向敏中臣听闻多智数,晓民政,又历任过广州知州,且在荆南供过职,也算是经历了半个边旅。然而张昌言呢”
“国家非是缺少人才,这么大的国家,五百多万户,几千万百姓,怎可能缺少人才非是缺少人才,一是人才缺少磨砺以及重用,二是人才没有用对地方。刘昌言臣听闻是能臣,赵普与钱俶、陈洪进都对其倍加推崇,但用在东府还可以,用在西府,他知民政,但知军务吗”
“且臣回来也打算觐见陛下,陈述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三大边境人才,李继隆主防河北,他已经有了证明,又是国舅,陛下大可信任之。张齐贤虽知军务,也有土蹬寨之功,不过那是小规模的战斗,不能称为大型战役。故臣向陛下推荐一员武将配合张齐贤。”
“谁”赵匡义关切地问道。
宋九的l形防御战线,对辽国山后构成了威胁,不过神武城与偏关,你爹爹敢与他相比”
“这叫不思进取,娘娘,你当真服气吗”
玉苹哑口无言。
她同样想不懂。
潘怜儿道:“你爹爹他做得对。”
可能赵匡义会激怒,但自己得清楚,千万莫当真。
难道卢多逊对赵匡义差了吗至于卢多逊那个谋反的啥,更不能当真。再说赵普,宋九虽然做得不错,可有赵普做得狠吗那是背负着千古骂名,在替赵匡义做事。儿子一闹事,加上略有些灾害,下去了。还是硬逼着下去的。
岐沟关之败,国家需要得力大臣主持事务,再度起用。那是赵普想上位想疯的,一个权利迷,换自己,就是丈夫能放下这个身架,自己也要劝说。
就象父亲,一生未做宰相,现在退休了,时常在京城转悠,岂不是很好。谁人敢不尊重
这才是皇上的本质。
真丈夫做了首相,说不定不到两年,皇上就看不顺眼了,到时候下来,非是现在这样,定会灰头灰脸。说不定功劳越高,跌得越重,抹得越黑。何必
但这话儿就没必要对子女们解释了。
滋福殿一番私密的交谈,终于使赵匡义同意了宋九的请求。刘昌言调到东府,宋九三度出任西府首相。
然而很多人难受。
宋九未定落之前,吕蒙正感到有些失落。但定落了,仅是西府的首宰,吕蒙正又如芒刺在背,这么大的功劳,未做成首相,自己何德何能做首相
至于柴禹锡欲哭无泪。
他不求东府的首相,呆在西府做首相心满意足了?ahref=iei8target=_bnkiei8善u苫姑挥凶热,就挪了位置?br/
要命的是他以前巴结赵普,多少有些出卖宋九的嫌疑。
听着赵匡义的诏命,柴禹锡心里在想,这难道是佛家所说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到了报应自己的时间段了
实际宋九哪里顾得上他那点小心思。
一旦驱逐计划成功,意义非同小可,但真的真的不容易!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