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 - 第18章 秉烛待旦已忘眠 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赵隆无心的插话正说到点子上,韩冈得他提醒,精神陡然一震:“攘外必先安内!若身后掣肘太多,如何能成就功业?开榷场,行市易,不为不美。唯秦州官吏、世家多有回易之事,若遽然而兴市易,断人财路,必惹众怒。当弹章交加而上,又有谁能安心开拓河湟?”

    韩冈正正说到王厚的心结上,他双眉微皱,有些无奈。看了看韩冈,他欠起身虚心问道:“所以先要屯田?”

    “比起市易一事,屯田便不算困难,秦州沿边地广人稀,只要见缝插针,在屯垦处筑堡而守,两三年内便有小成。通过屯田兵来震慑周边蕃部,打击悖逆之辈,再公平处断蕃汉纠纷,赐亲我汉家之蕃酋以官职,以收人心。使其为我用,而不为西夏所用。曰后攻打西贼,他们也便是助力!”

    韩冈说的安定边疆的方法,从古到今,一脉相承,也算不得什么独创的见解。但王厚已被韩冈前面的话所打动,不住的点头,只觉得眼前的韩秀才实是有大学问,大见识。

    韩冈不再说屯田市易之事,能说的都说了,再深入说下去自己就要露底,话头一转,轻轻叹道:“不过关西早非胜地,出产已远不及汉唐,否则也不需辛辛苦苦的去屯田。多少上好的田地,都被黄河的流水冲掉了,而黄河也因此变成了黄色。这可不是好事!不仅关中良田尽丧,连天下都遭其患。”

    韩冈说得郑重,王厚身子前倾,用心聆听。

    “如黄河,一碗水,半碗沙,沙土皆是从关中而来。若是在潼关之前,黄河水流湍急,泥沙随水而流,但出了潼关之后,河水顿缓,其中所带泥沙便会沉积下来。”韩冈向王厚举起酒碗,没有过筛的浊酒中,许多酒糟随着酒碗的晃动而载浮载沉,‘绿蚁新醅酒’说得正是这种没有滤过的酒浆,“听说汴河便黄河水而泥沙淤积,必须年年清理河道,可即便如此,也是赶不上河底抬高的速度。”

    王厚点头称是,他去过东京汴梁,也知道在汴河连接黄河的河口附近,堤内的纲船甚至比堤外房出个一二三来,绝对是两眼一抹黑,支吾半天也不定能迸出个字来。

    “对!正是如此!”王厚帮韩冈证明,他在‘几’字的右下方点了一点,“这里就是东京。”

    “这里就是东京啊……”王舜臣和赵隆专心的点着头,却不知他们到底有没有听懂。

    有了千年之隔,具体的地理名词有许多都发生了变化。韩冈说不定在地名上还不如王厚,但大的区域韩冈凭着前身的记忆,互相印证过后,却也熟悉了下来。他指着‘几’字右边一竖的右侧空处,“这是河东【今山西】。因为位于黄河东侧,所以有河东之名!”

    手指再从河东往上推,停在‘几’字头上一横处,王厚立刻道:“是契丹的西京道。”

    韩冈又蘸了点酒水,横着一拖,把‘几’字下面的开口几乎封起,“这是渭水。而我们现在就在……”

    话声轻轻一顿,王厚便聪明的在代表渭河的一横下点了一下,沉声道:“伏羌城。”

    “而西贼就在这里。”韩冈指着被渭河和黄河括起的一片土地,“这一片地,被黄河三面环绕,形如布套

    。故而我称之为河套!”

    “河套!?”王厚重复着。他在嘴里喃喃念了几声,仿佛在咀嚼着词义。最后他才重重的点头,“起得好,起得好,的确像个口袋,正是套子的样子。”

    韩冈直起腰,双臂夸张的张开,放声道:“黄河百害,唯利一套。党项人占着此处,兴灵【注1】一带水网交织,直如一塞上江南,不论耕种还是放牧,都是远胜他地。而兴灵之外,又有瀚海阻隔,使外敌难侵,此天险尤甚长江,广如渊海。要想直捣西人老巢,先要考虑如何穿过七百里瀚海,还要考虑如何保证粮道畅通,否则便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王厚接口道,“从河东、鄜延、环庆几路往攻西贼,必定要受阻于瀚海。若从秦凤、泾原向北仰攻,又有天都山和兜岭阻隔。就算诸路同时出击,只要凭借天险,西贼将兵力分散亦能防守得住。但若是在更西一侧,比如兰州,放上一支奇兵,却能让西贼首尾难顾。”

    “兰州?那是西贼占着的罢?”赵隆问道。

    注1:兴庆府,灵州,即现在的银川、吴忠。

    ps:言语的组织比实际内容更有用,许多演讲乍听来十分出色,但事后细细一想,也不过是些陈词滥调。

    今天第二更,求红票,收藏

    推荐一下三水的九霄天帝,书号69321:

    这是一个吞云吐雾、炼气修行者为尊的世界

    这是一个强者如林的世界,其中强者肆意妄为,弱者逆来顺受。

    少年方兴,与炼气修行无缘,郁郁不得志。

    一具水中女尸,让他的穿越者灵魂在沉睡百年之后终于觉醒,从此他踏上了成为至高者的永恒之路。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