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 - 第29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 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readx;【第二更,求红票,收藏】

    风声传了几天,开封知府终究还是换人了。

    前曰被言官弹劾后,韩维就已经照例避位在家待罪,并上了本子,请求出外。

    蔡确是由韩绛荐到韩维门下,他的管干右厢公事,也是韩维特意提拔而得来的。韩维去职虽早有征兆,蔡确向章惇靠拢,也是因为想重新找个靠山。但没想到事情发展得这么快,真正事到临头的时候,蔡确还是有些慌张。

    “韩大府不是天子藩邸中人吗,怎么官家这么快同意他辞位了?”

    蔡确看了韩冈一眼,现在他有求于自己,不可能是在说风凉话。可天子怎么想的,蔡确虽是心知肚明,也不便放开来说给别人听。而且天子决断之速,也的确是出乎他的意料。

    韩维与他的兄长韩绛不同,现并不支持王安石的变法。其实韩家八兄弟,除了老大韩纲因为曾有弃城而逃的重罪,而被夺官之外,其他七子皆为显宦,但他们的政治立场都不尽相同。

    现在地位最高的韩绛,稳稳站在王安石一边。他的首相之位,说到底也是王安石让出来的。一个在外领军,一个在内处置政事,配合得很是默契——韩冈也是因为这个默契而被牺牲的。

    而韩维虽然跟王安石有着极深的旧交,当初还是他在尚是太子的赵顼身边任记室参军时,不停的推崇王安石,才让赵顼了解到世间还有一个不合流俗、有心振作的良相之才。可是如今韩维已经跟王安石分道扬镳,对新法在开封府的推行多有阻碍。

    不过韩维虽然是因为跟王安石不和而去职,但换上来的新知府分明还是个旧党。而且竟是跟韩绛不对付的前河东都转运使刘庠。从这人选中看,赵顼走马换将,并不是站在王安石的一边,以保证新法在开封府的顺利推行,而是在防着韩家兄弟。一个是领军的宰相、一个京城的大尹,为了避嫌,韩维的确该走人。

    听到了这个消息,蔡确这顿酒就没有喝好。法的。

    蔡确仿佛打了胜仗一般出了开封府衙,这种行事手法还是韩冈提醒了他。事情闹得越大,对他越是有利。他蔡持正旗帜鲜明的跟刘庠划清了界限,无论是韩绛还是王安石那边,都能卖得上好。而且说得是又是正理,摆到天子面前,也不能说他蔡确错了,最多一个不敬上官的罪名而已。

    不过经他这么一闹,开封府肯定是待下不下去了,必然要离职,就看王安石和韩绛会酬谢他什么职位。还有韩冈托付给他的事情,申状都已经放在了自己的案头上,但现在也不可能回去再办了。

    虽然感觉有些对不起韩玉昆,但在蔡确心中,还是示好韩绛和王安石更为重要——能直接凑上去,何必间接的绕着走门路。

    ……………………

    “蔡持正好大的脾气。”

    走在开封府衙的幽深廊道间,说着这句话的官人不过三十多岁。但他留着一把大胡子,眉目俊秀,举手投足间透着潇洒不羁。如果没有留须,年纪应当比他现在要年轻许多。而沿路的小吏看到他,都立刻避道,恭恭敬敬的向他行礼。

    这位官人在州衙中的地位很超然,实际上,也很少到官厅中来帮忙。他虽然常常受人邀约,出外喝酒的时候居多,但仅余的一点时间,他总能把公务做得妥妥贴贴。

    今天蔡确跟刘庠闹翻了,蔡确手上的公事都要移交给他人。现在属于蔡确的公务,不知为何都压到了这位官人的案头上。尽管免不了有些抱怨,但仍然很卖力的开始处理起来。

    “这是?”他处置了几桩急务,随后从公文堆中随手拿过一张文书,展开了一看,竟然是周南脱离乐籍的申状。他从上到下全看了一边,摇了摇头:“周南既然是花魁,这如何能走?一花飞去,恐百花颜色皆尽矣。”

    提起笔,他龙飞凤舞的写下了判词:“慕周南之化,此意虽可嘉;空冀北之群,所请宜不允。”

    半曰后,韩冈拿着判状,拍案大骂:“好你个苏子瞻,不许就不许,何苦以文字戏人!?”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