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 - 第11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 1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readx;李宪起手在棋盘上放下座子,抬头看了眼对手,疲惫的叹了一口气,“这是第七盘了……”

    韩冈坐得端正,精神抖擞的,随即也在两个对角的星位上将两颗白子放下,“连输了四盘的彩头,这一盘一定要回本。”

    韩冈的棋艺向来平平,李宪的棋艺比起他来,胜过三四筹还是有的,差不多是让四个子、五个子的差距。但韩冈恰恰要分先,为了不让韩冈输得太难看,李宪每盘棋上都是绞尽了脑汁。

    都是寒意已深的暮秋时节,几盘棋下来,李宪的小衣都给汗水湿透了。他几次想要故意输给韩冈,但想不露破绽的输掉,却比小胜一筹更难,磨到最后,却送了韩冈一个六连败。

    韩冈执白先行。开局阶段,两人落子如飞,来回二十几手后,棋盘上的大势已经勾勒了出来,韩冈毫无悬念的落了下风,不过他本人并不以为意,反倒愈加悠闲,随手在棋面上落了一子:“李瑛此时当已赶到那群阻卜贼的落脚点了。”

    李宪低头的看着棋盘。韩冈喜欢乱落子,刚开始两盘,李宪还以为他别有深意,小心提防着。但两盘一过,就将韩冈的底细看得通透。不用再提防,却是得小心不要赢得太多。考虑了顷刻,稳当当的落子尖了一手:“就是李瑛的兵力少了点,让人担心。贼人可是他的两三倍”

    韩冈的应手更为随便,飘忽不定的在另一端落下:“强盗的目的是财货,不到狗急跳墙之时,不用担心他们会拼命。”

    “不过李瑛为人贪功姓急,就怕他追敌的时候,为贼军所乘。”

    “不是有折家的将种跟着嘛?有郭仲通都看重的人在旁提点,不用担心李瑛会犯迷糊。”韩冈啪的一声,落子后抬头笑道:“所谓用人不疑,既然用了李瑛,还是等着他的好消息好了,勿须艹心过度。”

    李宪干笑了两声。剿灭阻卜贼寇,李宪本来想亲身出马的,但韩冈既然坐镇在晋宁城中,就没有了他领军的余地。而韩冈更不会领军出外,从没有说要经略使亲身上阵的道理。两人闲来只有下棋。

    李宪依然是深思后才应上一手:“李瑛若是能小心一点,击溃贼军当不在话下。正面相对,只需有时间给官军准备,党项的环卫铁骑也罢,契丹的宫分军也罢,都是不在话下的。”

    李宪刚落子,韩冈就啪的一声紧接了一招:“只需能击溃贼军,这一仗就赢定了。”

    ……………………

    长刀如林,军阵如山。

    当短促的晋腔伴随着刀林倾泻而下,当厚重的军阵着正事,“阻卜人和官军的战阵都是以快打快,没有僵持太久的例子。”

    韩冈长考再三,终究落了一子。正要说话,突然眼神一变,望向厅外。“应该是结果来了。”

    照壁后的脚步声,随即也传到了李宪的耳中。当一名士兵脚步轻快走上台阶,李宪就知道这肯定是个好消息。

    斩首四百余,战马俘获了两百多。

    这还仅仅是击溃的结果。若是换成歼灭,还不知道要翻上几番。

    所有的人心情都是火热了起来,要是能在这件事上做出点成绩来,不仅仅是站在韩冈面前的位置能够上移几位,以至有可能去东京城,觐见天子。

    李宪对韩冈道:“得盯着贼人逃窜的去向,否则曰后还是一个麻烦。”

    “沿途各寨堡都遣人带了飞船去。飞船上了天后就能够看得足够远,想潜渡过去,光是运气可是远远不够。”

    李宪神色一动,问道:“听说龙图手上还有一个新的发明,能与飞船配合得天衣无缝,让贼人无所遁形?”

    “是千里镜吧?”韩冈也同样十分配合,让人将千里镜取来,“此乃天子所赐。乃是东京城中的能工巧匠所制造,并进献给了天子。”

    李宪拿着黄铜质地的千里镜啧啧称奇,玩弄来玩弄去,对着厅外的树木看了半天,又举着望远镜看天上的情况。李宪虽然是天子近臣,但他也知道,有些东西韩冈能先得到,他却不够资格。

    玩弄了好一阵,李宪方才恋恋不舍的放手:“此乃军国重器,质保一般的原本放大镜,眼镜,显微镜都大量耗用了不多的白水晶,现在又多了一份必不可少的开销。”

    “等着水晶玻璃出来吧。到时候,放大镜、眼睛应该就能普及了。”

    “广州的蕃商那里的玻璃器皿大半都是透明的。若是能得到透明的水晶玻璃的制法,与透镜有关这些器物,肯定能遍及天下。”

    ……………………

    不断以来,余古赧都是以士兵的多寡来计算对方的战力。

    可是在被宋人以劣势兵力大胜之后,却让余古赧绝不敢小觑任何一支宋军的队伍,无论人数多寡。

    在他的身后不远处,是不断紧随其后的另外两个部族的军队。他们跟着余古赧,在崇山峻岭一条条岔道中转来转去。

    除了他和乌八以外,其他部族基本上全都在突击宋军的过程中,遭受了或多或少的丧失。只有他们两人,悄然的落在后面,看到局势不利,无法击破宋军的阵列,便立刻选择了撤离。

    不断逃窜中的队伍中,战马驮着惊慌失措的骑手,很快就到达了马匹的极限。

    战马的惨嘶时不时的在余古赧身边响起,一匹匹战马累倒、垮下。但余古赧却毫不吝啬马力,飞快的从一条谷地窜到另一条谷地。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一家家部族都选择了远离,设法独自离开葭芦川,而不是跟着最为显眼的余古赧。

    离开葭芦川的道路几十条,绝不可能全都堵上。余古赧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才敢悄然的穿过宋军用心运营下来的防线。但接下来赶来的十几家部族,却让余古赧的盘算成了空。

    前面就是小红崖,看起来十分平静。在一番试探之后,余古赧的前军小心谨慎的走进了小红崖东侧的谷地。而余古赧的后军,此时还在五六里外。

    行军的时候,是一军之中最为脆弱的时候。

    一批批士卒进入了山谷,领军的余古赧却没有半点体恤的敦促着他们加快脚步。如果能顺利的通过小红崖,再疾行二十里,便是能让阻卜人顺利离开葭芦川的出口。

    随着进入小红崖谷地中的部众们越来越多,余古赧的心慢慢的提了起来。如果有什么变化,就该是现在。

    这个念头还在脑海中旋转,尖利的木笛声就从前方的谷口响起,余古赧二话不说,一拨马头,就往侧面一条山谷冲进去,后面的部众慢慢跟上。

    只需还活着,迟早能有回去的机会。余古赧宁可狼奔豕突的逃窜,也不愿意拼上一拼。

    姓命才是一切。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