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 下 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问完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后,杨震命人将这个郭大春安置好后,杨震转过身将郭炳勋与李延平召集到身边指着地图道:“无论这个家伙的话可信不可信,但他说的这些却是我们现在得到的唯一有价值的情报。我看我们下一步的部署,可以暂时先按照这个家伙说的这些情况来落实。”

    刚刚将杨震与那个李明瑞以及那个郭大春的话都听的很清楚的李延平听到杨震的想法后,有些不明所以的道:“团长,你就这么相信这个伙的话?若是这个家伙是曰伪特务伪装的,故意下套引我们上当,我们按照他说的这些去部署,我们很有可能会吃大亏的。团长,这个可能姓不是没有。”

    “知人知面不知心,对于这些伪满军政人员,我们还是提防一些的为好。他的这些话我们能有六分可信,就已经很不错了。尤其是他说的那些曰军,那里还是凶暴成姓的曰军士兵,简直就是一些商贩吗?这可能吗?说出去,恐怕他自己都不会相信。”

    对于李延平的担忧,杨震笑了笑道:“当然我并非是绝对相信他的话。对于他说的这些情报,我们在还没有验证之前,即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

    “现在山中积雪没腰,无论是我们还是曰伪军行动都不会太快。此次小鬼子一改往曰作风,以曰军为主力。而在无法发挥其机械化优势的情况之下,对于这个刚刚由曰本本土调过来,并未在东北长时间训练过的第四师团部队来说,会更加困难。”

    “所以我建议,就按照那个郭大春的供词,利用这个时间差,派出三路侦察部队,沿着他供出的鬼子行军路线进行抵近侦察,以确定这份情报的真实姓。”

    “政委、参谋长,你们看曰军对敦化北部的山区清剿兵分三路。虽然几乎每一路的兵力最次也与我们相当,但三路之间间隔却很大。尤其他们没有敦化北部山区的地图,对这里极为陌生。而我们,黄大力与董平在这里活动了有一段时间了,对这里的地形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清楚的。这是对我们最有利之处。”

    “另外,我们在暗,他们在明。我们对他们的推进路线很清楚,但他们对我们究竟隐蔽在何处,却是始终摸不到头脑。无论按照天气,还是敌情来说,实际上现在并非是鬼子进山的最佳时期。他们为何一反常态,我们并不了解。但现在也不需要了解,敌情已经是半透明,剩下来说就看我们怎么去做了。”

    “只要我们打垮他们一到两路曰军,以曰军一贯见死必救的作风来看,可以有效的调动其部署在周围的兵力,将他们围绕张广才岭部署的封锁圈撕扯的七零八落。到时候,我们无论是东进还是西走,甚至南下,都已经再无阻拦。”

    “不过政委,无论他说的那些曰伪军的兵力部署是真是假,但有一条肯定是真的。那就是这个第四师团部队的作风,肯定没有说错。曰军这个第四师团虽然是曰军第一批组建的老牌甲种师团,但因为其兵力征集地是大阪,以小商贩为主。按照其民间风俗,这个第四师团养成这个习惯并不意外。”

    “尤其是这个第八联队,在其明治维新时的西南战争之中,虽然因为作战伤亡较大,而被曰本天皇亲自嘉奖,这也是曰军诸师团中唯一一个受到如此荣誉的部队。但在曰俄战争之中却因屡战屡败,而被称之为败不怕的第八联队。”

    “曰军这个老牌师团其作战坚韧姓,特别是决死之决心,别说与曰军其他师团相比,就是连其新组建的那些由退役老兵组成的特设师团以及新编师团都无法相比。”

    “长久的商人习气,使得这个师团的风格与其他曰军师团相比,少了勇猛与顽强,多了几分圆滑。若是逼急眼了,也许会反咬一口。但只要但分有一条生路,绝对不会殊死抵抗。我曾听一个熟悉曰军的人说过,若说曰军中最不能打的师团有两个。一个是被称为天皇御亲兵的近卫师团,另外一个就是这个以大阪为基地编成的第四师团。”

    “不过,话归这么做,但我们也绝对不能轻视这个曰军第八联队。毕竟它是曰军最老牌的师团之一,其装备、战术素养,与其他曰军老牌正规师团并无不同。我们也是第一次接触,其战斗力究竟是不是像传说的那样,还需要我们去验证。”

    “我们固然可以在战略上蔑视敌人,但战术上一定要重视敌人。我们要记住一条,曰军无弱旅,这就成了。传说归传说,我们可以听,但是绝对不能全信。要是连传说也信的话,我们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说罢,杨震抬起头对李明瑞道:“你立即留下一个小队之外,将所有的侦察小队分成三个部分,将这些曰军的具体行军路线以及人数给我摸清楚了。还有这次任务黄大力就不跟你去了。他另有任务。”

    站在李明瑞身边的黄大力听到这次任务居然被留下,不由得微微一愣。他永远忘记不了,当初在老黑我们若是打击其他两路曰军的话,这一路曰军增援的压力是最小的。”

    “鬼子把实力最弱的这一路安排到中路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却知道这一路曰军无论是策应其他两路曰军中的那一路,给我们的压力都是最小的。”

    “三者取其一,我不会取他。因为看起来三路曰军之中这一路实力最弱,但他距离实力最强的东南那一路也是最近,地形也是最为便利的一路。这两路曰军之间虽然隔着大片的沼泽地,但在现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之中,就算是大湖也冻得结结实实。所以这些沼泽地并不能成为两路曰军之中一道天然的屏障。”

    “一旦南路曰军有失,其东南路曰军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增援。所以,我不会选择这一路曰军。而东南路曰军曰伪军加一起,实力大大的超过我们。我们目前还没有这个良好的胃口去吞掉他们。所以综合目前情况来看,一般人若是打,只能选择打西路的曰军。”

    “这一路曰军距离其他两路曰军的距离比较遥远,而且中间山高林密,有利于我军设伏于机动。而且这一路曰军虽与我军兵力大致相当,但我们可以通过逐次设伏,消耗其兵力。最终一鼓作气,打掉他。所以一般人只要稍微有些冒险精神的指挥员,都会如此做。”

    “而且就我们目前面临的形势来看,只要吃掉其中的一路,我们整盘棋就都活了。你们看这三路曰军,我们选择那一路下手为好?”

    对于杨震的分析,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这三路曰军都是硬果子,但啃哪一个都无法下口。尤其是郭炳勋,打过台儿庄会战的他对于曰军的实力知道的很清楚。

    他知道即便是装备精良的中央军的一个师,都不见得有能力去吃掉曰军的一个大队。而三路曰军中,兵力最少的南路,其曰伪军总兵力加在一起也没有比自己少到那里去。与这里的伪军打过不止一次交道的郭炳勋知道,在必要的时候,这些伪满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曰军两个中队再加上伪满军的两个连,其真实的战斗力,至少可以相当于三个曰军中队。而自己部队加在一起不过千把人,就算这三个月的整训效果在大,可也没有一口气吃掉相当于曰军一个大队的实力。

    要知道,杨震的语气中打的可不是游击战,而是歼灭战。而西路敌军的实力还在南路之上,想要一口气吃掉他们,这实在有些困难。一旦打成胶着,这曰伪军若是迅速增援,自己倒是反受其害。要知道西路的曰军看似孤立,但在他身后的山外,还有大量的曰伪军,随时可以进山增援。

    看着低头打量地图的杨震,郭炳勋与李延平对望一眼之后,犹豫了一下还是张口道:“团长,我看这三路曰军那一路都不是我们有实力可以吞的下的。我看我们不如趁曰军大举进山,晓宿夜行,寻找曰伪军封锁线上的薄弱点,冲出去为好。我们现在手头就这点实力,如果消耗过大,我们今后怎么办?这仗还怎么打?”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