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东进 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返回新京关东军司令部的矶谷廉介虽说费了一番口舌,但在石原莞尔的协助之下,总算成功的劝说植田谦吉同意在十二师团中抽调一个联队的基础之上,另外从刚刚由国内调来,抵达宁安驻扎的十一师团先头两个步兵大队,山炮兵、骑兵各一个中队,以及第八师团之中抽调两个大队、一个读力迫击炮大队归佐佐木到一指挥。

    此次植田谦吉可谓开了一个先河,也是下了血本。要知道之前曰军对抗联的围剿,多以伪满军警为主,曰军虽也参加,但出兵的数量远不如伪满军警多。与其说是参与作战,还不如说是更多的起到督战与监视的作用。

    即便是佐佐木到一对敦化北部、宁安南部山区进行封锁、清剿行动,虽说进行清剿是以第八联队为主,但参与封锁的主力却是伪满军警。这次除了少量带路的伪满军警,居然清一色的是地道的正规关东军师团,也算是自曰军占领东北以来的开天辟地头一回。而原来参与封锁的伪满军则被调至外围,担负辎重运输、保护。

    但植田谦吉的大方不是白给的,在给佐佐木到一答复之后,也同时告诉佐佐木到一,你想要的我可以给你。但你要是在五月份之前,还无法完全将这支反满武装彻底的清剿完毕,他佐佐木到一自己去向天皇请罪。

    对于一名中将来说,植田谦吉这个话说的很重。尽管对于这种近乎于要求下属切腹为自己无能谢罪的威胁借口,不止一个曰军高级将领在战场之上对下属说过。但那是对下面的中低级军官说的。作为一名大将总军司令官,对一名中将说出这个威胁,至少在目前,恐怕还是第一次。

    对于植田谦吉的威胁,佐佐木到一自然不当回事。切腹,那是那些中低级军官才会做的事情。他佐佐木到一身为帝国陆军中将,就算作战失败,怎么处置也轮不到他植田谦吉做主。

    更何况打了败仗的帝国将军也不止他一个,关东军现任参谋长矶谷廉介去年在徐州会战之中的台儿庄一下子丢掉了半个师团,也没有人拿他怎么样。切腹谢罪,那是下级军官才会做的蠢事。

    不过对于司令官的威胁不在乎归不在乎,但佐佐木到一却深知,植田谦吉勒令自己自杀的权利虽没有,但却也能让自己前途尽丧。况且矶谷参谋长没有说错,一旦屡屡围剿失败,这些资料泄露出去,他植田谦吉固然跑不了,可自己作为进剿总指挥也得不到任何的好处,同样也是前途尽丧。

    只是佐佐木到一在新调部队一抵达之后,没有任何犹豫的对这支反满武装最后出现的镜泊湖周边,以及宁安东部山区展开的大规模的扫荡与清剿之时,他突然发现,自己突然失去了这支部队的一切踪迹。这支部队又一次神秘的消失在了老爷岭的深处。

    这支行动诡异的反满武装不仅再一次失去了踪迹,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临消失之前还顺手牵羊将帝国重要工程,关系到今后帝国圣战关键能源保障之一的镜泊湖水电站工地给捣毁了。不仅放跑了全部的劳工,还将电站工地给炸了一个稀巴烂。

    当亲自率领由第一个抵达指定地域的第十一师团部队赶到遇袭的镜泊湖水电站工程地时,看着眼前被炸毁的水电站工程,一地的狼藉,死伤惨重的警备部队,因为对手的夜袭,不仅丢掉了几乎全部的武器装备,还连储备大批的物资也全部丢失的佐佐木到一的满嘴牙齿差点没有被咬碎。

    愤怒的佐佐木到一亲手将担任保护电站工地的伪满军一个团长枪毙了不说,还勒令当地宪兵队长与警备中队长切腹谢罪。这帮饭桶,被人家毫无知觉的掐断了电话线不说,还被人家渗透进来的人摸进了武器库。

    还没有开战,就丢掉了几乎所有的武器,不是饭桶是什么?一个步兵团,一个警备中队,一个宪兵连,几乎一枪未放,稀里糊涂在睡觉的时候就全部被俘。等发现的时候,人家的刺刀已经,想办法活下去,是最大的希望。留在工地上,一分钱挣不到不说,早晚也要被虐待死。参军打鬼子虽然也会牺牲在战场之上,但毕竟还有活下去的希望。早晚都是死,何不拼一下?

    因为将被俘的曰军一个中队全部处决,还在被总指挥训斥中的杨震无奈之下,只能将要求参军都带上。看着越来越庞大的队伍,杨震只能摇头苦笑。反正在哈尔巴岭已经带上了,在这里也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

    尽管杨震知道佐佐木到一正在像疯狗一样到处寻找自己,带上这些连枪都不会用,身体因为长期从事高体力劳动而普遍虚弱的劳工,自己很难摆脱佐佐木到一的追击。为了争取一个短暂的休整时间,杨震只能带着部队向北一直撤到小兴安岭荒芜人烟的原始森林中隐蔽、休整。

    杨震曾经自嘲的对郭炳勋说过,自己就是一个新兵队长。之前是唯恐部队不扩大,现在扩大了,自己反倒是更加头疼。

    看着杨震,郭炳勋也是一脸的无奈。之前是大家都不同意带,杨震坚持。现在杨震不想带,总指挥却是不干了。杨震在刚刚调至宁安驻防的曰军第十一师团眼皮子低下,冒险打镜泊湖水电站工地,是为了获取补给。却没有想到又增加了两千多新兵。

    现在越来越庞大的部队,郭炳勋也是头疼。部队是壮大了,但战斗力却在急速的下降。现在的部队一半人没有枪,手中还拿着当劳工时候的棍棒与铁锹临时做武器。

    这些人不仅没有武器,更让郭炳勋头疼的是,他们没有经历过任何军事训练。体力也很虚弱,长途行军掉队的比比皆是。带着一个营担任断后收容的王光宇曾与他说过,每天收容的都在千余人左右。

    这些人不单单使得补给消耗的极快,更重要的是严重拖延了部队的行军速度。这在四处都是曰军的情况之下,对部队是极为不利的。

    而杨震之前所说的边走边训的办法根本实施不了。每天行军一结束,这些身体尚未完全恢复的人,便累的躺在地上叫都叫不起来。更别提训练了。况且,形势严峻,能不开枪便尽量不开枪。所以,原来制定的边行军边训练的计划只能取消。

    犹豫良久,郭炳勋还是与杨震商议,给部队找一个落脚点,让部队至少取得哪怕是一个星期的休整也好。但在到处都是曰伪军的情况之下,这个落脚点也就意味着肯定又是荒芜人烟的深山老林。好在现在补给不愁。

    补给虽然暂时不愁,但部队中还有一半的人,尤其是新参军的那些劳工还没有装备,这却是继续解决的问题。况且天逐渐的转热,部队所需的换装的衣物还没有踪影。现在部队已经达到了万余人,单单军装的需求就极大。

    就在隐蔽在汤原西部小兴安岭原始森林之中的杨震为装备发愁的时候,被总指挥派出去寻找七军的董平带回来了一个消息,却是让杨震看到了解决所有问题的希望。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