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四十六章 辉煌的开端 1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除了留下一个营由杜开山指挥,对庙岭子山一线曰军第十七联队第一大队进行彻底解决,率领主力直插法司河北岸的杨震在抵达法司河北岸之后,却并未接过刘长顺的指挥权,而是又留下一个营凑足一个团的兵力交给刘长顺指挥,自己带领其余部队从北岸之敌侧翼强渡法司河,与南岸已经攻击至南岸之敌背后的郭炳勋汇合,完成了对南岸之敌的最后合围。

    之所以杨震并未接过刘长顺的指挥权,是因为杨震有意识的锻炼几个团长的实际指挥能力。团长一职,在各级指挥员之中虽然只能算的中级军官,但位置却很重要。在军官的成长过程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当好了一名团长,才能胜任更高级的职务。

    三个团长除了在抗联担任过师长、师政委直至副军长的王光宇之外,其余的两个团长用后世的话来说,可谓是坐着火箭提拔的。虽然级别上去了,但经验还欠缺的很。杨震之所以将庙岭子山收尾以及法司河北岸的战斗交给刘长顺、杜开山指挥,便是有意的磨练让他们。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种考验。

    能者上、庸者下,这没有什么好说的。现在不是和平时期,能力不足,后天还可以慢慢的培养。现在是战争时期,在战场上,你的能力不足,损失的不仅仅是你一个人,而是成千上万人的姓命。

    一个中高级军官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战场之上,哪怕是一个不大的疏忽,也可能造成一场战斗,甚至一场战役的失败。所以,杨震的态度很明显。你有这个能力,你就上。我不管你是[]战俘出身,还是抗联出身,在提拔上都是一视同仁。

    你没有那个能力,我不管你是什么出身。痛快的给我让位,让有能力的人去做,这没有任何的商量余地。这两场规模并不算大的战斗,只是对二人的第一个考验。就看二人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了。

    不过考虑到二人都是刚刚提拔上来任团长的。几乎没有的读力指挥作战经验。所以这第一场考验,杨震并未安排的太难。庙岭子山的曰军在经过猛烈打击之后,残余兵力已经不足一个中队。

    杨震认为自己给杜开山留下一个满编的步兵营加上一个山炮连,对付被困在狭小地域内,兵力已经直线下降为不足一个中队的曰军。在火力、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就算不能十拿九稳,也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而被分割在法司河北岸的十七联队第二大队的曰军也不过一个不算满员的步兵中队,就算在加上四个伪满军的步兵连,以一个满编步兵团加上一个山炮营,要是再解决不了。那么刘长顺就真的辜负了自己的期望。

    杨震为了磨练两个团长,不惜将法司河北岸的战事全盘交给两个团长分别指挥,而自己则与郭炳勋两个人带着其余兵力大材小用的去对付法司河南岸此刻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却强渡不成,兵力已经直线下降到了一个多中队的河田毅亲自指挥的部队身上。

    不过在强渡法司河之前,刘长顺出了一件事情,却是让本来对他先前的指挥很满意的杨震很是有些生气。

    看着眼前有话想,却又不敢直说的刘长顺,正准备带队迂回南岸之敌侧翼的杨震皱了皱眉头道:“有什么话就说,吞吞吐吐做什么?”

    刘长顺看了看杨震,犹豫了一下,将郭炳勋之前发给他的命令将在昨夜夜袭时,一路撤至北岸的那个班的班长枪毙的电报,交给了杨震,犹豫了一下道:“参谋长这个处罚是不是有些过于严厉了?那个班长是有错,可这说枪毙就枪毙,也有些太不近人情了。”

    “这个班长是老黑出来的,是要靠战场上的表现去证明的。

    离开刘长顺之后,杨震没有丝毫的耽搁,指挥部队在北岸的炮火掩护之下,击破曰军一个小队的阻击,从曰军的右翼强渡法司河。与郭炳勋合兵一处,完成了对河南岸之敌的合围。在完成合围之后,杨震没有停顿,立即发起了总攻。

    当河田毅大佐接到右翼出现大量武装,自己已经被合围的消息之后,惊讶的半天说不出话来。听着周围响起的漫山遍野的喊杀声,河田毅大佐刚刚还挥舞着的指挥刀,无力的落了下来。

    不过这个河田毅大佐稳重归稳重,但该决断的时候却是一点也不含糊。在发现自己被合围之后,马上下定决心,连河北岸的部队也不救了。集中所有手头上还能集中的仅剩的一个尚算完整的步兵小队与一个机关枪小队,以及最后一个满编的辎重兵小队,调头向沿着法司河向佳木斯方向全力突围。

    之前为了与被困在河北岸的部队汇合,已经从大佐联队长直线下降为步兵大队长的河田毅大佐指挥的一个步兵中、一个辎重中队,在连续不断的六次攻击之中,消耗了大部分的有生力量。

    留在河南岸的唯一一个建制完整的步兵中队,到被合围之时,在对手集中的大量轻重机枪、迫击炮的拦截之下只剩余一个步兵小队还算完整。

    至于机关枪中队的三个机枪小队之中,一个小队被合围在北岸。一个昨夜的冷炮搔扰之中,连同装备一起还原成了零件。此刻他的手头上只有一个机关枪小队与弹药小队还算完整。而整整一个还算满编的辎重中队,此时也仅剩下三十人不到还有战斗力。河田毅大佐能集中起来突围的兵员实在有限。

    至于那些已经无法行动的伤员,全部被他留下阻击追兵。而且每人还加发了一枚手榴弹,让他们在打光手头上的子弹之后为天皇尽忠。别说重伤员,就是轻伤员都被他抛下了。

    河田毅的算盘打的是很精,他知道南边对手肯定部署重兵防止他与尖山子一线的二十四联队汇合。若是向西撤,除了西南方向之外,无论那个方向都是无边无尽的小兴安岭原始森林。

    自己所有的粮食几乎在昨夜全部被烧毁。按照部队眼下的物资,恐怕还没有等走出原始森林就饿死在里面了。所以他很精明的将突围的方向选择了东南方向。只要能突至南华一线,自己便能获得驻佳木斯的第四师团支援。

    河田毅大佐想的是不错,但杨震那里会给他这个机会?实际上河田毅大佐不是知道,若是他此刻选择向西突围,也许是他唯一的机会。甚至全力向南,也未尝不是一点机会也没有。而他却偏偏选择了向东南方向突围。

    他的这一手杨震早有准备。毕竟现在只有东南方向驻佳木斯的曰军能够以最快速度增援这里。若是曰军选择突围,大半也会选择这个方向。所以杨震将百分之七十的火力以及近半的兵力都部署在这里东南方向。

    可谓是风水轮流转。曾经在曾经在当年的长城抗战之中,依仗绝对火力优势威风八面,狠狠欺负了一下火力弱小的中[]队的第八师团十七联队,这次也品尝了一下自己被人欺负的滋味。

    急于突围的河田毅大佐还没有等接近包围圈,便结结实实的一头扎进了大量轻重机枪加上迫击炮、山炮组成的火网之中。担任突围任务的一个步兵小队与已经改为步兵的机关枪中队弹药小队,不是被劈头盖脸打过来的炮弹炸上了天,就是被集体打成了马蜂窝。

    而担任火力支援的仅剩下的那个机关枪小队,连重机枪还没有来得及加起来,便被早就发现他们迫击炮连人带枪送上了西天。

    河田毅大佐的第一次突围行动除了掷弹筒打出的几发榴弹给阻击部队带来一定伤亡,炸毁了两挺轻机枪之外,连一朵大一点的浪花都没有掀起,便被压了下去。

    看到自己先头突围的两个步兵小队连包围圈都还没有能接触到便集体上了西天,知道今天自己恐怕很难幸免的河田毅大佐倒也凶悍。在将电台炸毁,又亲手击毙了自己的报务员之后,河田毅大佐举起军刀,带着最后跟随他的一个辎重小队发起了最后的疯狂攻击。

    河田毅大佐的垂死挣扎并未能给他带来回光返照的机会。作为被困在法司河南岸的曰军最后一支有生力量,河田毅大佐率领的这仅剩的三十多个失去了全部火力支援,手上只有步枪与手枪的辎重兵,与第一波突围的曰军一样,没有能够逃脱火网的拦截。

    虽然此时杨震手下的山炮因为已经打光了携行的炮弹而终止了射击,迫击炮也因为弹药所剩不多,而停止了集群射击。改以单炮精确发射,而拦阻火力大减。但形成交叉射击的几十挺轻重机枪也不是吃素的,照样将河田毅大佐已经他的部下打成了马蜂窝。

    相对于河田毅大佐的突围,被他留下断后给杨震带来的麻烦要大的多。仗打到这个时候,携带连同缴获的炮弹已经基本打光,而无论是亮子河还是群策山储备的炮弹此时还没有送到,杨震自然不会用现在已经所剩不多,而显得极为珍贵的迫击炮弹去清扫这些他口中的臭虫。

    在战斗已经进行到尾声的时候,不想在付出无谓代价的杨震,在无奈之下,只能抽调一批枪法好的老兵,加上几挺重机枪,采取狙杀的方式清除这些根本不会投降的曰军伤兵。幸好,曰军之中的重伤员在绝望之下自己拉响了手榴弹,给杨震省了不少的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