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 - 第三十一章 恶人先告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太极宫太极殿内,太宗李世民正在与众臣商议朝政,刚好谈的就是关于吐蕃和亲的这件事。

    “陛下,现在吐蕃日渐强大,已经击败了周围数个国家与部落,现在吐蕃赞普心幕天朝,多次派人求亲,这本是拉拢吐蕃的一个大好机会,所以微臣认为,应当应允吐蕃求亲!”身材干瘦的孔颖达上前奏道。

    “此事万万不可!”还没等孔颖达退下,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就站出来反对道。

    “房相,和亲之事早已有之,古有秦晋之好传为佳话,我大唐也有公主嫁于突厥、吐谷浑的先例,为何不能嫁于吐蕃”别看孔颖达年纪已经不小了,但还是一副火爆的脾气,面对号称文臣之首的房玄龄也毫不退缩。

    “孔大人有所不知,正是因为吐蕃国力日盛,对我大唐时常表现出不敬之态,如果现在答应将公主下嫁吐蕃,只会助长吐蕃的嚣张气焰,于国于民都不利。”房玄龄休养极好,对于孔颖达的质问丝毫不动气,十分冷静的将自己的意见讲解出来。

    房玄龄虽然说的十分有道理,但孔颖达却不是那么好说服的,引经据典和房玄龄辩论起来。朝中的大臣也分为两派,一派以于志宁这帮正统的儒生为首,为和亲大唱赞歌支持孔颖达,认为联姻有助于加深两国邦交。另一派则以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帮李世民打天下的谋士为主,他们的想法和房玄龄一样,都反对与吐蕃和亲。

    两帮人都是朝廷重臣,孔颖达和于志宁他们仗着人多势众,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这边人数较少,而且两人平时不和,但个个都是位高权重之辈,每个人说话的份量都极重,所以两帮人吵了个势均力敌,谁也说服不了谁。

    朝堂上没参于争吵的就剩下一些中间派和那些武将,中间派站在那里装傻充愣,对于两边的话都赞成,却又都不明确表态,个个都是油滑的老狐狸,而武将则是抱着肩膀看热闹,对于朝堂上的事,他们也根本插不上嘴,除非是要动刀子打仗了,那时才是他们发挥的时候。

    李世民也被两帮人的意见搞的左右为难,其实他也有自己的打算,在灭了之后,横在李世民心中的敌人,只剩下一个高句丽,前隋时杨广发兵数十万攻打高句丽,却依然落得兵败的下场。如果他能够打败高句丽,完成前隋未能完成的事业,那么也就证明了大唐要比前隋更加强盛,以唐代隋也就更加的顺理成章。

    但若想征服高句丽,肯定需要举全国之兵。如此一来,就要先安抚大唐周围各国,以免在征伐高句丽时被这些小国捣乱。他本以为灭了北方的突厥,征服了西南的吐谷浑后,大唐周边再无敌手,但没想到竟然又有一个吐蕃异军突起,如果现在和吐蕃交恶,必然牵扯大唐不少的兵力,这样一来,他想要征服高句丽的愿望,还不知道要推迟到什么时候。

    但如果和亲的话,房玄龄说的也很有道理,吐蕃以为打败了周边几个小国之后,已经能和大唐正面叫板,时不时就有挑衅之举,如果现在就答应和亲,在别人看来,确实是一种示弱之举,不但会助长吐蕃的气焰,也会让大唐的颜面受损。做为一个高傲的帝王,李世民也绝不希望用自己的女儿来换取和平,之前虽有公主嫁于吐谷浑和突厥贵族,但那都是征服他们之后的笼络人心之举,与现在的性质截然不同。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李世民也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当年的是何等的强盛,就是因为颉利可汗趁大唐权力变更之时,起兵直指长安,逼他定下了渭水之盟,迫使大唐向突厥进贡金帛财物,这让李世民引为奇耻大辱,后来经过三年的卧薪尝胆,终于在贞观三年发兵灭了强大的,为了抓住颉利可汗,大军一直追到漠北才功成身退,一雪当年之耻。对于吐蕃之前的挑衅,李世民都记在心里,只要有机会和实力,他绝对不会介意再灭一国。

    就在李世民举棋不定的时候,忽然殿外黄门进来禀报,说李恪和李愔带着帮人求见。李世民心中奇怪,李愔先不说,李恪可是一个知进退的儿子,自己在殿中议事,按说他应该不会无缘无故的进来打扰才对

    “喧他们进来!”忍住心中的疑惑,李世民开口说道。

    等李恪他们一进殿,立刻吓了李世民一大跳,周围正在争吵的大臣也都停了下来,一脸震惊的看着这帮凄惨的纨绔子弟。只见李恪一瘸一拐的第一个进殿,后面的李愔却被人抬着进来,而且还捂着肚子一脸痛苦的不停呻吟着,程怀亮道。其它大臣也都是纷纷劝诫,除了那些武将外,几乎没有人赞同开战。

    李世民咆哮了几声后,也知道现在不是和吐蕃开战的时候,不过心中的这口恶气出不来,不由得愤愤的说道:“吐蕃小儿欺人太甚,和亲之事休要再提,另外撤消与吐蕃的边市,禁止吐蕃人进入我大唐境内!”

    房玄龄看李世民已经打消了开战的念头,所以他也就不再坚持,虽然取消互市对大唐也有损失,不过对于连铁器都不能自给的吐蕃来说损失更大,倒也算是一个出气的办法?ahref=bdvnztarget=_bnkbdvnz子贝镎飧鏊烙驳睦贤坊瓜胨敌┦裁矗却被好友于志宁拉住,长孙无忌从李愔他们进来后就一直没说话,眯着眼睛也不知道在想什么?br/

    本来一次好好的早朝,被李愔他们搅的一团糟,李世民也没有了议事的心思,一挥手就要退朝?ahref=bdvnztarget=_bnkbdvnz烧在这时,金吾卫衝疚境俦α掷幢a说吐蕃大使在城中闹事,现在人已经被他们抓了,现在来请示该如何处?ahref=bdvnztarget=_bnkbdvnz但却只字没提吐蕃人全都被打的晕死过去的惨状。

    李世民正在气头上呢,大声咆哮要人将这些吐蕃人全部押入天牢。尉迟宝林大声应喏,然后倒退着出去了,不过出去的时候却没忘偷瞄李愔他们这些人一眼,程怀亮则暗中冲他竖了个大拇指。尉迟宝林这家伙也是经常和程怀亮这帮人混在一起的,上次在五王宴上李愔也见过,不过他身为金吾卫校尉,今天又刚好他当班,所以就没能去赴宴。没想到今天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刚好能让他帮上忙。反正他也不用担什么干系,毕竟他只管抓人,又没有人问他被抓的人受没受伤,就算以后追究起来也追究不到他的头上。

    处理了吐蕃人后,这早朝也就散了,李世民点了房玄龄、长孙无忌、李靖等几个文武重臣的名字留下来。程怀亮他们这些‘伤员’也都有人照料,李恪和李愔本想随着大部队一起撤的,但没想到被李世民点到了名字,不顾两人的如此‘严重的伤势’,竟然将他们两兄弟也留了下来。李愔心中暗叫不妙,估计自己这次要糟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