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 - 第五百四十三章 集体意识教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乙毗咄陆可汗虽然想统一西突厥,但却又不敢太过得罪大唐,所以他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原属于南庭,现在却暗中投靠他的龟兹出兵,频频打劫陆上丝绸之路的商队,截断这条对大唐十分重要的商路。以此来试探大唐的反应,若是大唐无力西顾,或者只是虚张声势的话,那么他就会尽起大军,一举将整个西突厥统一。

    不过乙毗咄陆可汗却算错了一件事,那就是这几年大唐的兵锋鼎盛,先是灭了西域的高昌,两年前又灭了北方草原的薛延陀,要知道薛延陀的实力并不比现在的西突厥差。特别是高昌就在龟兹的旁边,被灭之后被大唐设立为安西都护府,驻扎着上万精兵,可以说大唐的尖刀已经,光是一个食堂就能看出来差别,比如金城那所小学的食堂只是一排窗口,没有吃饭的地方,学生领了饭菜要回到教室吃。

    但是甘蔗小学的食堂却有一个十分宽阔的餐厅,餐厅中摆放着一排排的桌椅,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派出当天值曰的学生去领饭,然后抬到每个班级所在的固定位置,再由值曰的学生发给自己的同学。

    开始时每个学生的饭菜量都是相同的,而且这些饭菜发给学生后,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吃完,绝对不能剩下,当然了,若是有的学生吃完后感觉没吃饱,可以自己再去盛一份。当李治走进餐厅时,刚好看到四个班级的学生们背着手坐在餐桌前,等着值曰生给他们发放饭菜。

    刚开始的时候,李治还不太理解这种管理方式,毕竟在他看来,小学的孩子都太小了,没必要对他们要求太多,所以他还甚至想过给教育院上书,要求放开对孩子们的管制。不过后来他听说这种管理方式是李愔提出来的后,他回去认真思考了几天,最后终于恍然大悟。

    其实李愔之所以定下这个制度,主要是为为培养孩子们的集体意识,让他们习惯在集体中生活。要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只有让一群人团结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后世对中国人有种说法,那就是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就是群虫,其实这就是说中国人没有团结合作的意识,因此李愔才借鉴了后世国外的一些教育方式,从小就培养这些孩子的集体意识。

    说起来李愔手中的人口实在太少了,哪怕是从大唐拼命的移民,现在李愔手中的汉民数量也才刚刚到达一百五十万,如果再过一年的话,估计会超过三百万人。虽然三百万看起来并不少,但是台湾的生活富裕,而且以后还会更加的富裕,若是让这三百万人自愿参军的话,肯定没有多少人愿意,所以李愔已经在准备颁布义务兵制度了,到时所有适龄的男子,全都要到军队中历练一翻。

    所以从小受这种教育方式长大的孩子就有了一个优点,那就是在他们参军后,肯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军营中的那种集体生活,训练出的军队也能更大限度的发挥出战斗力。

    李治来到餐厅中的教师区,相比学生那边的严格管理,老师这边却要自由的多,他们吃的饭菜和学生一样,只不过想吃多少就打多少。李治打了三两米饭和一份甜汤,然后又用盘子盛了半份孜然羊肉和半份炒青菜。

    他之前不能吃肉的毛病早在工厂就改掉了,每天干活是又累又饿,不吃肉可不行。不过自从他来到学校后,不再干那些体力活,使得他的饭量一下子减了一半,现在他打的这份饭若是放在以前,顶多只能吃个半饱。

    李治端着饭菜找了个位子坐下,拿起筷子刚准备吃,忽然旁边有个人坐到他身边低声说道:“小九,你今天一上午跑哪去了,咱们学?ahref=bdvnztarget=_bnkbdvnz墒且5大事了?/divread3;bdshare;

    ervote;←→addbookcase;read4;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