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杂牌军 - 第72章 苏沪大队 二
各位书友拉拉票,本周点击过两万,周一依旧加一更。
畑俊六就要卸任回国了,他不想让继任的西尾寿造看笑话,于是严令手下清剿这股他称之为“苏东支那军”的部队。同时,向武穆军提出交涉,指责武穆军破坏“和平协议”。周二狗反唇相讥:武穆军从未主动进攻过日军,只是在中国乡村非日军占领区屯田修养,是日军主动侵入武穆军领地掠夺物资,武穆军只是自卫而已,希望双方约束部下,保持和平局面。
鬼子的迟疑给了万子雄喘气的机会,各部队联络、配合方案完成,并且各部军官已了然于胸;新兵基本战术动作已掌握,基本能听懂部队的各种战斗口令,纪律意识也得到加强,硬弩射击了上千箭,步枪射击20发以上,投弹5颗,已初步形成战斗力,被万子雄以抽调的军官和各连炊事班老兵为框架分成10个200多人的补充连,分到各连、据点一边驻守一边训练、拉练。
畑俊六调集常熟、昆山、太仓各一个大队、苏州、无锡各两个大队共7个大队组成长生支队,由长生武南少将统一指挥,对万子雄部展开清剿。
万子雄接到情报并不着急,胸有成竹的坐在阳澄湖的渔船上晒太阳。湖边各情报站通过电话汇报战况,由师记伦派人改装的6艘摩托艇巡逻湖区。
长生武南策划了一个“绞索战术”,即各部队齐头并进,清理阳澄湖外围支那军,逐步收紧包围圈,再将阳澄湖湖区一举拿下。
无锡一线鬼子两个大队没经过什么战事,轻松向前推进,还得控制速度与其他部队同步。
苏州的两个大队一个向东郊的武穆军接到发起攻击,一个大队直逼阳澄湖南岸。
武穆军东郊的指挥官是黎甲魁,南京突围出来的老兵。这家伙是个死心眼儿,沉默寡言,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战术死板,万子雄很不喜欢他,把他派到远离自己的路南(铁路以南)。鬼子来攻,他就按万子雄事先部署命令各据点能守就守,守不住就撤,据点火力配置前轻后重。
万子雄命令部队占据鬼子据点是有道理的。鬼子据点选址都是精心策划的,都占据有力的战略要地,工事构筑合理、射界良好,不充分利用是很可惜的。
鬼子对东郊第一个据点展开攻击。先是炮击,十几发炮弹把炮楼炸掉大半,但武穆军士兵躲在院墙后的防炮洞里毫发未伤。
鬼子又开始炮击院墙,同时出动步兵。直到鬼子冲进150米,武穆军士兵们才冒着炮火进入阵地。轻机枪打击鬼子轻机枪,奇光式打击鬼子掷弹筒和指挥官,榴弹机枪打击坑洼坎掩体后的鬼子兵,步枪则自由狙杀。一线据点不打算死守,根本没安排重机枪、迫击炮等重火力。
新兵们有老兵做榜样,同时坚固的院墙、工事使他们有安全感,发挥的还算稳定。每个据点有1个14人的正规班和1个20多人的补充班总共40多人,1挺轻机枪、1挺榴弹机枪、2支奇光式、30多支步枪,阻击鬼子一个小队的进攻,虽然鬼子火力、人数占上风,但武穆军有地势之利,就显得从容许多。
鬼子死伤了十几个人就退了下去,武穆军也有3个轻伤。
鬼子炮兵调整射击诸元后,对院墙一带又一次炮击,鬼子步兵也再次发起攻击。
此时武穆军士兵已躲进残破的炮楼,又没受损失,还居高临下的看到据点正门方向包抄的鬼子。武穆军为了防止鬼子再次炮击炮楼,把鬼子放到院墙外的壕沟旁,才开始反击:轻机枪打击跟进的鬼子轻机枪,奇光式打击掷弹筒,步枪兵扔出手雷炸壕沟旁的鬼子步兵,然后从另一面院墙炸开口子,撤出据点,以榴弹机枪开路,向自以为得计的鬼子偷袭部队逆袭过去。
一个小队鬼子迂回到据点正门方向,悄悄靠近到吊桥下,正要解决吊桥问题,却被墙角处转过来的对手打了个反偷袭,死伤十几个人,还被榴弹机枪打掉2具掷弹筒、1挺轻机枪,被迫后退几十米。
武穆军趁势冲出据点,撤进一片树林,只伤亡6人。在树林里简单休整后,见鬼子没有追击,从容转移到附近河边的几处隐蔽工事。
鬼子伤亡了5、60人后占领了据点,鬼子部队稍事休息就留下一个班鬼子驻守残破的据点,大部队则继续前进。
第二处据点是路旁两座大土包下的暗堡。这个据点的构造很有创意:石垒的一座圆形大屋,以钢轨做梁,粗木做话的人,鬼子发现队伍中有支那人混进来,可是不敢开口,怕成为被杀目标。
“八嘎!”掉在队尾的武穆军班长发出撤退口令,自己迅速卧倒滚向路边。其他5个人则在10秒钟后扔出手雷跳出鬼子队列。
很快,6个人都退出鬼子队列聚在一起,等候后面的部队。
后面的部队留下一批人打开手电筒打扫战场,缴获了11辆大车,打死40多个鬼子新旧伤兵。其他人则紧追慢赶的赶上6个人,然后不紧不慢的跟着鬼子大车队。
天快亮时,惶惶如丧家之犬的鬼子大车队终于赶到白天第一个占领的据点。此时他们知道混进来的支那人已经脱离,放心地大喊大叫据点里面开门接应。
一会儿,据点大门打开,鬼子们欣喜若狂的冲了进去,迎接他们的是一批冒烟的手榴弹。
每个据点都被武穆军修了暗道,撤出去、杀进来都很方便。这个据点早被武穆军收了回来,留守的鬼子只能是武穆军的盘中菜,没想到鬼子居然如此客气,还给加餐加菜!
后面的武穆军和据点里联系上后,迅速进入据点,也不管满地尸体,倒头便睡。
第二天日上三竿,武穆军众人醒来,先帮据点里的弟兄们打理场地:大车、伤马单独处理;死马用壕沟里的水洗净后做饭;鬼子尸体让新兵们动手,扒掉装具、衣服,割下“老二”,带着兜裆布扔到路边。
20多匹死马身上卸下几千斤马肉,大家在院子里架上3口大锅炖马肉,还架起几个火堆,将大块马肉串在木棍上烤熟。
马肉全部烤熟时,众人都已吃得沟满壕平,又每人背上十几斤----不全是自己吃,路上还有不少逃难的老百姓呢!其他的马下水、马骨头都留给留守据点的弟兄们处理吧,反正武穆军的人不会糟蹋东西!
留守据点的武穆军也会省心,把马下水、马骨头分成几堆,通知周边村里的人弄走就完事了。许多村子飘起马肉香。
且说聚在一起的武穆军士兵,其中有个排长,是这群人中最大的官,他决定一路跟着鬼子大队收复据点,但是每个据点只留守老兵带新兵的一个班,班长配1支奇光式,其他人只配步枪、手雷,其余人跟着鬼子大队伺机作战。大家一致赞成。
鬼子大队越往前越难打,后面攻打的3个据点都配有重机枪、步兵炮,而自己步兵炮已无炮弹,重机枪子弹也得算计着用,而且12挺重机枪被支那人的迫击炮、步兵炮干掉了7挺,还有100多名伤兵,100多具尸体,估计运输中队是凶多吉少了,也就别指望给养了。鬼子大队长中田一夫已无斗志,盘算着如何收场:一是请求增援继续前进,一是原路返回。长生武南的答复是:援兵没有,继续前进!
中田一夫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步兵炮已经没用,和伤兵一起留在一个大一点的据点,其余的600多鬼子只能继续攻击前进。
鬼子前脚走,武穆军就夺回了据点,自然免不了一场屠杀,伤兵由新兵刺杀,尸体由新兵处理,让他们尽快成为老兵。
这两个据点都有步兵炮,又缴获鬼子两门步兵炮,一共4门步兵炮,加上其他据点跟上来的士兵足有300多人,这个据点的长官决定抄鬼子的后路,他是个连长,临时又任命了炮兵排长、重机枪排长,4个步兵排长,然后紧追慢赶的向鬼子逼进。
鬼子正在一处据点鏖战,3挺重机枪被远远地设置在2000米外,2挺设置在1500米处的大树下,以躲开射程2780米的步兵炮,中田一夫非常珍惜仅有的5挺重机枪。
包抄的武穆军轻易就拿下鬼子后方的3挺重机枪,然后居高临下猛扫鬼子的大队、中队指挥部和其他2挺重机枪。指挥系统遭到摧毁的鬼子炸了营,有继续进攻据点的,有转身反扑的,有退后防御的,有四散奔逃的,武穆军并不急于冲锋,只在制高点用5挺带光学瞄准具的重机枪清除战场边缘的鬼子,中间区域则用步兵炮轰击。
黎甲魁得到鬼子大队溃散的消息,只得派出所有部队参与肃清残敌,心中暗骂,哪个混账东西坏了老子的好事!原来他打算诱敌深入,让所有部队的新兵都有实战机会,一边练兵一边把鬼子耗得灯枯油尽,不成想歼灭战打成了击溃战;不过也好,一群下级军官能抓住战机自主作战,以新兵为主的300人击溃鬼子600多人的正规部队,给部队带来强烈的自信心和求战欲望,总地来说还是可圈可点!
意外收获是当地老百姓也积极参与肃清残敌,跟着武穆军痛打落水狗,焕发出抗日热情。老百姓明白了一个道理,你不敢惹鬼子,鬼子就欺负你,烧你的房、抢你的粮、奸你的娘,你敢杀鬼子,就可以宰他的马吃,扒他的衣穿!
黎甲魁趁热打铁,在自己辖区建立起民兵组织,声称只有表现优秀的民兵才能正式加入武穆军。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