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戚 - 第八十六章 卧龙吟之峥嵘策
孔子在《论语》中曾说过一句话:生而知之者,上也。如果后世的言语,这种人就是大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天才。
诸葛亮,毫无疑问就是一个天才。
也许因为他的年纪和阅历限制,十五岁的诸葛亮还远远达不到后来蜀汉丞相的那种水平。但如果只从分析能力和眼光来看,已不愧于他‘诸葛亮’这个名字。这小子,果然很厉害。
刘闯带着麋缳,本打算来探望一下诸葛玲。
说实话,他对诸葛玲的印象并不是太深刻,只隐隐约约记得,诸葛亮应该有两个姐姐。
一个嫁给了庞山民,另一个好像也嫁到荆州某一名士家中,但具体叫什么名字,刘闯记不太清楚。诸葛玲是诸葛亮的哪个姐姐亦或者说,诸葛亮的另一个姐姐,如今又在什么地方
刘闯,非常好奇。
可是他不可能开口去问:孔明,你不是有两个姐姐,怎么只见到一个如果是这样的话,估计诸葛亮绝对要和他拼命。别说招揽,恐怕不得罪诸葛亮,已是万幸。
哪有你这种人,专门惦记人家的姐姐
不过,刘闯能够看得出,诸葛亮对诸葛玲非常尊重。如今诸葛玄已死诸葛瑾远在江东,而另一个姐姐也不知去向,诸葛玲的主意无疑会有极大用处。若能笼络住诸葛玲说不定可以让诸葛亮归心。这也是目前拉拢诸葛亮的最好机会。
以前看三国演义,看到诸葛亮那几近于妖的智慧,刘闯就羡慕不已。
虽然他明知道,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有很多是夸张虚构的成分,但在后世,又有几人不爱诸葛孔明
至少,刘闯就非常喜爱。
绝不能便宜了刘备!
这也是刘闯为什么要来拉拢诸葛亮的另一个原因。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得到孔明,正如后世小说里经常出现的一句话: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诸葛亮,就是刘备这条金鳞的风云。
刘闯自然不想让刘备化龙腾飞,只是以他目前的能力似乎还无法阻止。如果诸葛亮如历史上那般已经前往豫章,他可能没有太多办法。但既然被他遇上,怎地都不能轻易的放过。
只是他万没想到,在营帐外,听到诸葛亮与诸葛玲的对话,便不由得动了心思,想要听一听诸葛亮的看法。
结果……
“敢问孔明,我将如何立足北海”
诸葛亮愕然回头,看刘闯一脸真诚的看着他,也不由得一怔旋即脱口而出道:“若欲立足北海,必先正其名。刘使君之所以在徐州如此狼狈,便是他未得其名,故而始终难得立足。
正名之后,还需实力。
虽则公子而今兵强马壮,但也不过数千虎狼。
想当初数万黄巾欲取北海而不得,可见北海城坚墙厚,不可轻易取之……所以,公子欲在北海立足,前期切不可孤军深入口先寻一立足之地而后再徐徐图之。此外,北海自孔融以来,表显儒术。若刘公子能够得一大儒支持想来在北海,便可以事半功倍站稳脚跟。”
得一大儒支持
刘闯不禁在心里苦笑。
他现在的情况,能找来什么大儒
连钟繇都不肯出面相见更不要这该死的青州。
他有心在向诸葛亮请教,但是见诸葛亮似乎已没有再谈下去的兴趣,也只能作罢。
似诸葛亮这种天才少年,绝不能以常理对待。表现的太过亲热,就会落入下乘。正如诸葛亮对他的建议,徐徐图之。别小看这四个字,里面却隐藏了许多内容,需要刘闯慢慢体会。
麋缳与诸葛玲聊了一会儿,见诸葛玲露出困倦之意,便起身告辞。
“大熊,那个诸葛亮,是不是很厉害”
刘闯一愣,回过头看着麋缳,“缳缳为什么这么问”
麋缳道:“我感觉得出来,你对他很看重。特别是在向他请教对策的时候,姿态也放得极低。
这种感觉,哪怕是你在清吕先生和子山的时候,都没有出现过。
虽然他看上去年纪并不大,但我能感觉出来,你对他的重视,恐怕还要在吕先生和子山之上。”
我做的有这么明显吗
刘闯咧嘴呵呵笑了,一如当初那种憨厚的笑容。
麋缳也忍不住笑了!
其实刘闯做的并不是特别明显,他甚至刻意压制住自己内心中的激动情绪。但麋缳是谁虽然刘闯重生不到一载,可是麋缳对他,已经非常了解。两人同甘共苦,从朐县开始不离不弃,迂回千里,可谓是心有灵犀。刘闯在想什么准备做什么麋缳都能够敏锐感受到。
“大熊,这个孔明,似乎对你并无太多好成。”
“哦”
“你难道没有发现,他在提起大耳贼的时候,依旧使用的是刘使君这个称呼,说明他对刘备,存有好感。
所以,你如果想要直接拉拢招揽他,恐怕很难。”
刘闯还没有留意到这个细节,顿时呆愣住了。
“缳缳,那怎么办”
他脱口而出问道。
麋缳则压低声音,轻声道:“要想拉拢此人,当从诸葛娘子身上着手。
虽然在大部分时间,孔明好像是他们中的主导人物。但我看得出来,真正的主导者,是诸葛娘子。而诸葛娘子对大耳贼,似乎并没有太多好感。只不过她是女儿家,所以不想开口。
方才诸葛娘子困倦孔明就立刻告辞。
说明诸葛娘子在他心目中,份量不轻……想想也很正常。他们的叔父被害,他们的兄长和大姐都远在千里之外。虽然诸葛娘子是女儿家,但毕竟年纪最长,孔明还是会听从她的意见。”
刘闯露出苦恼之色,“缳缳,诸葛娘子是个女儿家我怎么好算计她”
“谁要你算计人家,我的意思是说……唉,这样吧,把你的族谱和陶公留下的墨宝与我,我帮你劝说诸葛娘子。不过在这段时间,你最好也要想办法展露你的本事,莫要被孔明小觑。其他事情你莫要费心,我会找甘姐姐她们来陪伴诸葛娘子,会尽量设法,留下孔明。”
不知不觉中,麋缳已经长大了,成熟了!
她不再是当初那个无忧无虑,喜欢和刘闯撒娇,使些小姓子的小女生。
也许是甘夫人那天的话语触动了她。
她想要帮助刘闯,她希望为刘闯分忧,她更愿意和刘闯一起面对未来,而不是让刘闯一个人承担。
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刘闯脸上露出一抹灿烂笑容,突然伸出手,把麋缳一把搂在怀里。
麋缳先是一惊,本能的想要挣脱。
可是刘闯却紧紧把她拥在怀里,“缳缳,我能得你青睐此生何憾”
麋缳不在挣扎,任由刘闯把她搂在怀里,心里也默默念叨:笨熊此生有你,妾身已足矣!
+++++++++++++++++++++++++++++++++++++++++++++++++++++++++++++
回到中军大帐刘闯立刻把太史慈、徐盛、步骘和吕岱找来。
他把诸葛亮说的那番话,与四人讲述一遍军帐中立刻陷入沉寂。
片刻后,太史慈道:“东莱十三县,自初平以来,屡兴兵祸。
我记得在太平道之乱以前,东莱郡有人口十二万户,近六十万人口。太平道之后,人口便锐减至九万余户……初平以来,兵祸连连。在兴平元年的时候,人口就已经跌破了五万户。
这个诸葛孔明说的倒是不错,东莱郡和北?ahref=kfdu/target=_bnkkfdu/帜训帽镜厝酥c帧h粢磺兴忱,都还好说∩如果战事不止,恐怕北1镜睾狼浚也不会太过高兴……?br/
“那子山的意思是”
“孔明言道:徐徐图之。
骘深以为然一——所以我建议公子不必急于深入北海。先踩一只脚过去,试探一下北海的态度。若北海反应不大,在向北海深入:若反应强烈,便要另想出路?ahref=kfdu/target=_bnkkfdu/鬃又苡瘟泄,弟子满天下,然得其真传者不过寥寥k锴此人,我从未听人说过他是9弟子。就算他是,估计也就是听过9讲课,算不得真正弟子……莫不成公子以为,9会因他与你成?ahref=wkfdu/target=_bnkwkfdu/”
“这个可不好说。”
看着刘闯犹豫的样子,吕岱忍不住哈哈大笑。
“公子,你实在是多虑了。”
“定公此话怎讲”
“若换做别人,郑公或许会与之反目。
但若是公子,郑公绝不会如此……我记得,郑公比陶公大十岁,当初陶公游历太学的时候,曾与康成公秉烛夜读,谈经论道,被当时太学生引为一段佳话,康成公更视中陵侯为知己。
党锢之祸时,康成公险遭毒手,也是中陵侯出面,为康成公解去灾祸。
虽然康成公最后还是遭遇禁锢之祸,却算是保住姓命……你说,康成公可会愿意与你反目吗”
刘闯瞠目结舌,半晌说不出话来。
没想到,自家便宜老子还有这层关系
如果刘陶果真是与郑玄交好,那说不定真的会助他一臂之力,帮助刘闯占居北海。
步骘笑道:“所以,依我看,公子不必为此太担心。
公子如今所要考虑的,是如何先稳住阵脚,谋取一栖身之地,而后方可徐徐图谋北海。”
刘闯看看太史慈,又看了看步骘和易岱。
他突然笑了!
“子山,你肯定已经有了主意,还不快快与我说明,免得我在这里心急。”
步骘哈哈大笑,站起来道:“公子所言不错,昨夜我与定公、子义商议了一下,以为公子若要谋取北海,可先伐东武。东武,便位于琅琊和北海之交,兵力空虚,若要占领,可不费吹灰之力。夺取东武之后,可分兵谋取黔陬和琅琊两县。黔陬,亦是东莱与北海国之交,想来凭子义之能,取黔陬易如反掌口公子再派文向谋取琅琊——这三个地方都不是很大,兵力也不强盛。
公子且看,此三者若取,将呈何局势”
说着话,步骘在地图上画了三条线。
东武、琅琊县、黔陬县……三个县城,形成一个等边三角的形状。
“三足,目立”
古人常用于祭祀的鼎,大是三只鼎足。
依照他们的观点,三足也是佳之选。
吕岱起身道:“黔陬、东武、琅琊一——三地之间,一马平川,可相互呼应。
子义若能夺取黔陬之后,便可以通知薛州,请他在不其登陆,而后顺势谋取壮武。如此一来,进,可以攻取即墨,震慑东莱,退可以坚守黔陬,发展壮大。总之,此三县夺取之后,公子便有立足之地。而后再设法与康成公联络,进取北海国,想来不会是一件太麻烦的事情。”
刘闯起身,走到地图前查看。
沉吟片刻之后,他突然转身道:“还有一件事。”
“什么事”
“子山立刻派人前往彭城,请吴普先生前来”
“啊”
“你别问我为什么,总之勿论如何,都要把吴先生请来,而后最好在设法去一趟谯县,将吴先生的老师,华佗华先生请来东武。”
“难道公子身体有恙”
“开玩笑,你看我像是有病的样子吗”
刘闯一翻白眼,没好气道。
“这件事你们不要询问究竟,只管先请来吴先生再说。”
刘闯突然间想起一件事,历史上郑玄好像是在七十岁痛失爱子。
郑玄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好像是叫郑益恩,今年应该是在三十岁左右。他的大名,刘闯已经记不太清楚,只记得表字。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郑益恩好像就是这一两年病故……不过步骘他们既然没有提及这件事情,说明郑益恩还没有死。如果能够救活郑益恩,说不得更容易说动郑玄。要知道,郑玄对他的儿子,可以说是非常疼爱。
郑益恩死后,郑玄一病不起,在建安五年过世。
刘闯对郑玄并没有太多认识,买过他的书,也没有认真看过。
但不可否认,郑玄对这个时代的影响力巨大……他能多活一年,对刘闯而言,就有莫大好处。
可惜,不知道张仲景如今身在何处。
若不然的话,可以把他请来,也许会更有把握……
刘闯心里面嘀咕着,返回榻椅上坐下。
接下来,必须要尽快夺取东武!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