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 第八十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设在三里屯的步军衙门监狱规模不小,分了五大一小,一共六个围起来的院子。其中一个关押女犯,另有一个则关押犯了法的普通旗人。而小的那个,则是为那些有点身份,却又够不上去宗人府的旗人囚犯所准备的,多少算是一种优待。而如果别的监仓里有犯人肯花大钱,也有可以搬进小院子的机会。

    卓仁却不在这两者里头——他在身份上几乎就是一个破落户,同时也没有什么钱。他的媳妇每月初一十五能来看一次,留下一点吃食,再向狱卒塞上一点碎银子,以求得对卓仁的善待。这一点钱,原本起不了什么大用,但狱卒因为曾得了管狱的主事郝亭奇的吩咐,“不要打”,所以倒也不曾虐待卓仁。

    这句话,原本是关卓凡交待的,郝亭奇肯听,自然是看在银子的份上。而等到关卓凡升任衙门的左翼总兵,变成他的对他狠一点,人家到底又是亲兄弟,没准哪一天和好了,翻出旧账来,自己不免要吃不了兜着走。好坏之间,里外都不是人。

    到了昨天,衙门的校尉送了文书下来,说关总兵今天要来查狱,郝亭奇更是心下着忙。他实在拿不准关卓凡究竟是怎样一个意思——虽然关卓凡交待自己,说“不要打他”,但也说过“不要放他”!想来想去,咬咬牙,还是把卓仁从号子里提出来,安排进小院子里单独的一间监房,又给他换了一身干净衣服。

    等这位新任的左翼总兵一到,郝亭奇带着一帮人,规规矩矩请过了安,立在一旁,听关卓凡吩咐。

    “老郝,我来看看他。”关卓凡没有废话,单刀直入。

    这个“他”指的是谁,不言自明。于是由郝亭奇带路,进了小院子,两名早已得过吩咐的狱卒将监房的门哐啷一声打开,便躬身退在一旁。

    那个痞里痞气,飞扬跋扈的卓仁不见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变作了一个憔悴而驯顺的可怜人,被开门的声音惊得一跳,接着就看见了门外一身公服的关卓凡,珊瑚法,湘军的老营,还正在从安徽往江苏打,无兵将可调。固然他已经派了他的门生,原来的福建邵延道、现在的三品按察使李鸿章,在安庆别练新军,准备驰援上海,可是缓不济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上路。

    到了这样的局面,两宫太后虽然心急,却也无计可施,只能祈望李秀成不要这么快就打上海的主意。这就变成了望天打卦,哪里做得了准?

    君臣几个,说来说去,也没说出什么头绪来,恭王倒想起了一件事来。

    “太后,说起来,倒有这么一件事,”恭王微蹙着眉头说,“前两ri,关卓凡上了一个禀帖,说想从武职,转成文官。”

    慈禧吃了一惊——从武转文,不是说没有这样的例子。可是关卓凡才升了二品总兵没多久,怎么就想转成文官了?早听说他见天的往总理衙门跑,原来是起了这样一个念头。想一想,他会说洋话,似乎倒也有这样的能为。

    “总理事务衙门的事,六爷你也说过好几回了,缺人。关卓凡既然想过去,那让他在办事大臣上学习行走,我看也未尝不可——毕竟洋务上的事,也是要紧的。”慈禧顿了顿,跟慈安太后交换了一个眼se,才接着说道,“这件事,我们姐妹俩没有成见,你们拟旨吧。至于他的御前侍卫,还是照原样儿好了。”

    现在京里的局面,早已稳定下来多时,并不一定非把关卓凡留在步军衙门。按慈禧心里的想法,关卓凡既然有这个念头,不要堵了他的上进之路才是,尽管让他去一展所长。

    “他……倒不是请调总理事务衙门。”恭王的语气有些吞吐。

    “哦?”慈禧太后见到恭王和身后的一班军机大臣,脸上的神se都颇为古怪,不禁疑心大起,追问到:“怎么啦?他想调到哪个衙门去?”

    这话很难出口,恭王犹豫了一下,然而情势所逼,不说也不行了。

    “他想调到江苏去,做上海知县。”

    (第二卷完)

    (各位书友,第二卷《密云之变》至此完结,第三卷《东南风雨》周ri开更。一路走来,有你相伴,请继续支持小关,谢谢!)

    (ps:周六缓冲一天,先发一个关于懿贵妃的番外,再把手上的存稿理一理。从周ri开始,永久恢复二更,直到海枯石烂,jg尽人亡。)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