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 第四六三章 种马前奏
刘和见过高顺之后,便明白历史上为什么曹操杀掉吕布之后高顺宁死不降的原因了。估计当时老曹想得是杀了吕布应该足以震慑陈宫和高顺等人了,结果却是成功地激起了高顺宁死不屈的意志,反倒错失了人才。
从刘和掌握的情况和他对高顺近距离的观察,发现此人确实有一骨子执拗和倔强,用一句不太好听的话来形容,俺就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对待这样的人,说难那就是根本无处下口,说简单也就是几句话的事情。
既然高顺愚忠吕布,那就从吕布身上做文章,先让高顺从心里质疑吕布,看清吕布薄情寡义的心性,然后再以利诱使吕布写一封与高顺解除部曲关系的书信,这样高顺心里就会觉得是吕布抛弃了他,而非他背叛了吕布。只要高顺在心里过了这道坎,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其实,刘和当初招揽赵云的时候,已经用过这些办法了。无非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后直接找上想要招揽的这个将领的正主,用一些利益好处进行交换,在你情我愿的情况下,这样交换过来的将领保证是没有二心,对刘和忠诚服从,心甘情愿地追随。
简单概括之,挖人墙脚分为三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但刘和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最后一步,也就是诱之以利的时候,他没有用重利来诱惑想要招揽的武将,而是把重利放在了这些武将的主子身上。因为他觉得凡是自己看中的武将,都不是那种唯利是图的小人,反倒是这些人的主子,一个个将利益看得很重。如果遇到的是知人善任的主子,刘和根本就不会费那个功夫,你看他什么时候对曹操手下的武将动过心思?
刘和用人,首先看中的就是忠义二字。在这种兵荒马乱的时代,最怕的就是手下将领反水,有时候因为一个将领的反水,很有可能就会导致整个局面发生逆转。刘和手下得到重用的将领,基本上都是由他亲自选拔和培养起来的,像高顺这样有可能会在半路中被吸收进来的,基本上都属于凤毛麟角。
刘和见过高顺之后,心情很是愉快,他派人给河内的赵云去信,让赵云抓紧时间威逼利诱吕布。把吕布自愿放弃高顺的亲楼去观看,只有她没去。几个姐姐奇怪的问她,甄宓回答说:“这些难道是女人该观看的吗?”
甄宓很喜欢读书,九岁时,看过的文字立刻就知道意思,她多次用哥哥的笔砚写字,哥哥就对她说:“你应该学习女工。读书学习,想当女博士吗?”甄氏回答说:“听说古时候贤惠女子,都学习前人的经验,用来借鉴。不读书,拿什么借鉴呢?”
汉末天下大乱,灾荒连年,百姓们为糊口活命纷纷卖掉家中值钱的东西。当时甄家有大量的谷物储备,因此趁机收购了很多金银宝物。甄宓看到这种情形之后,便对母亲说:“乱世求宝,可不是善策啊!一个人本来没有罪,但因拥有一件珍宝便可能被定为有罪,这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因财丧身。再说眼下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我家谷物开仓赈济四方乡邻,这才算是一种惠及众人的德行。”全家人都认为她说得有理,于是将家中的粮食全部无偿分发给邻里乡亲。(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