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宗师 - 第三九九章 .残局
ps:
感谢‘葬龙魔君’兄弟第二张月票,感谢‘天宵逆浪’兄弟的评价票,谢谢你们!
上士闻道,体之于心;中士闻道,索之于言;下士闻道,求之于术。
张占魁做马快多年,向来习惯于单枪匹马地孤身行动,也正是因为有感若想身上的功夫精进,唯有在实战中磨砺洞察力与拳术才最有效。
所谓艺高人胆大,更何况在闻得上乘丹道玄机之后的张占魁。
袁府内有四大道门宗师坐镇,自然是固若金汤,张占魁需要负责的只是外围的安保工作。
然而让冯国璋看不懂的是,尽管自己已经一再叮嘱,可他却仍看不出张占魁有丝毫的紧张,看起来此次临危受命彷佛并非千钧重担,反而被其视为一次突破生死玄关的大机缘。
所谓猫有猫路,鼠有鼠道。
就在诸人严密监控袁府周围的时候,张占魁仍整日游走在繁华的书场戏院等市井之地,尽管其暗中围绕着袁世凯每日出入为重心,可看在众人的眼里未免显得过于悠闲,只是在袁世凯的吩咐之下,这才不得不隐忍不发……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有四位真人坐镇,我相信这位赛天霸不会食言,何况眼下这个时局,革命党该想着是怎么讨好老夫才是……”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民国成立,且就任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顿时使得原本仍在进行中的南北和谈,忽地陷入了尴尬的僵局之中。
在自感被革命党戏耍了的袁世凯授意之下,段祺瑞、冯国璋、张作霖等47名北洋将领联名致电内阁、军咨府、陆军部和各王公大臣,要求各人自掏腰包资助军费,以坚决反对共和,且在已经停火的南北战线上频频调兵遣将。
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形势之下,京城中自然也是一片风声鹤唳,只是当北洋一脉皆以为革命党会在北洋军的逼迫下做出让步的时候。一件突如其来的事件却彻底打破了风雨前的宁静。
“革命党这几日节节败退,武汉三镇已被我军再次攻下两城,占魁这两日在市井之中,感觉到了一丝微妙的变化。想来恐怕是对方有了动作,若是大帅无事,还望少出府门为妙……”
1月16日的早上,袁世凯在上朝之前,忽然同时接到了小德张和张占魁匆忙递上来的示警折子,心里自然有些不喜,然而他身居高位多年,即便知道眼下革命党真的可能会铤而走险,他也不能只是因为担心,便耽误了与内阁诸臣的会议。
袁世凯张开手臂。任由下人将金丝内甲套在内衣外面,然后这才又接着罩上了貂皮袍子和朝服,“今日护卫的暗卫人手加倍,另外告诉张占魁,我进宫的路线与往日一样。让他仔细小心着也就是了,老夫戎马一生,难不成还能让几个乱臣贼子吓破了胆……”
偌大的京城,如今已是袁世凯的家天下,即便在那些内阁中仍得重用的汉臣眼中,这乱象纷呈的天下未来也必然姓袁,更不要说如今进退两难的小德张。
这个裕隆皇太后身边的第一红人。曾经驱使朝廷重臣如同家奴的内宫第一大总管,早已没了宣统登基时的风光霸气,不过因为袁世凯一直暗中贿以重金,以期待他早日劝服裕隆皇太后,所以,他的势力其实并没有多少损失。不过,当他听到袁世凯仍按原路进宫的消息后,心里不觉变得有些阴晴不定起来……
“难道此人并没有定鼎天下的气数?”
同样的疑问,也纷纷出现在许多观望了许久的人心之中,只是。无论他们心中有多么的怀疑,当他们面对着固若金汤的紫禁城时,依然没有任何勇气做出丝毫可能引来灭只是如此,本没有任何出奇之处,可当这些毫不出奇的物件,就这般凭空出现在众人疾跑的路上时,便足以说明其中隐藏着多么的不凡!
更不用说,那酒坛下方的酒杯里面,还蒸腾着令人垂涎的酒气与香醇……
“师叔过奖了,只是有心算无心,你看诸位兄弟也累了,不如都一旁坐下休息休息……”
杨猛举起手上的酒杯,看似随意地对着张占魁举了起来,可便是这轻描淡写的动作,却让原本信心满满的张占魁,脸色忽地变得十分凝重起来,“都不要乱动!”
“张捕头,这……”
“闭嘴,都坐到那边的小桌右面!”
众马快的脸色变得有些古怪,但在纵观四周的环境之后,却忽然不约而同地闭口不语,眼见杨猛就这般站在眼前,他们非但没有轻举妄动,反而极为识相地将手上的枪弩纷纷丢在了杨猛的脚下……
“能够在这京城里面吃官家饭碗的,果然都是识时务的俊杰,如此,师叔不如就在这里小憩片刻,师侄还有些俗务缠身,去去就来!”
张占魁看着仍如流水般正常运转的官仓,终于明白了自己一直没有想通的地方,眼见杨猛一转身,准备向原路返回,这才咬着牙说了一句,“老夫要是说不呢?”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