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席卷天下 - 第四百二十章 训教天子
就见黑衣卫指挥使,“臭名昭着”的“大特务头子”胡车儿带着十几个光膀子的刽子手闯进了汉献帝的寝宫。
这些侩子手,手拿各式刑具,面相狰狞可怕。后面的,还抬进来一个火炉。
“哈哈哈……。”胡车儿大笑,举起粗大的手一抹光头,挥手一指汉献帝喝道:“让陛下见识见识,咱们黑衣卫的手段。”
“喏!”天下人心底都明白汉室早就完蛋了,黑衣卫这些侩子手毫不在意天子的身份,到是因为能够蹂躏天子,而生出一种难言的成就感。
十几名刽子手马上就将吓摊的天子夹了起来……。
“哇!啊!饶命,饶命啊……。”天子的惨叫在沉寂的皇宫回荡,然而无有一人问津。就算是最忠心的德全,在被黑衣卫带去喝茶后,立刻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不要,呀!不要再折磨我了,朕什么都听丞相的,什么都听大将军的,啊……。”
侩子手对天子的调教,持续了一个晚上。
清晨,“大特务头子”胡车儿立在门外,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这时候天子寝宫门开,一个大汉走了出来,拜在面前,道:“指挥使大人,已经处理妥当了。”
胡车儿转身,挥手伸出一根手指挠了挠光头当年乾隆被西洋人送了一口钟,竟然回送了两大船瓷器丝绸,令西洋人大喜过望,回国后逢人就说这皇帝是沙比。当时也没有人对皇帝说送终送终的寓意问题,这让屡次文字狱的大清朝情何以堪。
战船制造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能够带动整个国家工业水平的提高。当然,造飞机更能提高工业水平,但不现实。综合体高工业水平,这才是秦峰要让马钧最先发明龙骨战舰的原因。
巨型战舰,通过大海进入长江,长江水战就算有四个周郎,又有何惧。远洋世界,贸易为辅,殖民为主。“嘿嘿……。”秦峰不禁流下了口水。
至于郑浑,通过从马钧处得到的了解,此人是东汉名儒郑众的曾孙,系出名门,但独辟蹊径,善于冶铁、种田,新修水利,有“神匠”之称,所以不被家族待见,独自在外行走。
这人对秦峰来说,绝对也是难得一遇的大才。秦峰便将后世兴修水库,通过水利工程改变不利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的概念大致一说。
郑浑立刻敬服,立誓追随主公,为民出力。
秦峰便全权让郑浑负责黄河等水系的治理,与水利工程灌溉。并指示周山,要全力在钱粮上支援他们,以便为后世争霸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
郑浑,马钧就此从建造皇宫的工程中脱身,小心翼翼带着主公给的图纸,奔赴自己应该去的地方。郑浑先期去黄河沿岸考察地形地貌,马钧则是去后世的塘沽,建设大型船只制造中心。
秦峰有钱有粮,两处发展不在话下。
两人保证能够圆满完成主公的任务,秦峰龙颜大悦,就任命马钧,郑浑为工部侍郎,一千五百石的俸禄。
秦峰利用手中的权利,和汉献帝的“配合”,安插了大量自己的亲信官员,比如董昭,陈群,辛毗,大舅子伏德等人,出任要职。这让百官嗅到了一丝不好的气息。
如今又见秦峰大力提拔工匠这种泥腿子为官,百官就此十分不满。在他们看来,自己家族中一批批成长起来的英年才俊丞相不用,这是什么意思?
于是,在后一日的朝会上,三公联名提出了一个建议。
临时小宫内,汉献帝在只有一米的龙台上静坐,眼神飘忽,从来不敢注视到堂下秦峰身上。
“陛下……。”国舅董承走了出来,道:“如今朝廷稳定,然有先前奸妄贼人迫害,令百官多有空缺。此时皇宫建造,一月可就。当令州郡举孝廉,补职位。待得陛下入主皇宫,百官齐聚,则彰显汉室兴盛之威仪。”
汉献帝不置可否,他惧怕秦峰,急忙望过去征求秦峰的意见。
这时秦峰正在琢磨,他作为丞相数月,恶补东汉朝廷知识,对着举孝廉的制度也算熟悉。
孝廉为岁举,即州郡每一年都要向中央推荐人才,并有人数的限定。以二十万为基数举一人,多则多举,少则少举。北地有千万人口,五十人之数。
被举孝廉之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其实说白了,都是士族子弟,是门阀士族代代相传掌握权柄统治百姓的途径。四世三公的袁家,四位三公都是前辈推荐孝廉出身,可见一斑。
北地经历黄巾之乱后又有连年的战乱,士族数量锐减,秦峰可不想让士族重新在自己的治下崛起。琢磨一番后,道出一言,立刻在朝廷掀起了轩然大波。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