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军阀 - 第六十七章 武昌首义
老爹的见识的确不同凡响,尤其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的心理把握的更是分毫不差,看来真应该好好像老爹学学,不然以后怎么和那些成了精的人物斗啊!
“爹,那你看孩儿该如何应对呢?”
“还能怎么办,静待时机吧,袁项城是爱惜名声,不敢行动,你是实力不济,也只能忍着,不过老袁乃是枭雄之姿,与他打交道必须要留着一个心眼,别让他算计你就不错了,你的道行还太低了!”老爷子似乎心情不错,主动和乔宇聊起来当朝的那些大人物的能力品行,乔宇前世的历史知识更多是一个个的点,是实际上各个官僚已经编制成了一张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听着老爹随手拈来,乔宇对于官场看的更加深入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过了中秋佳节,这个中秋节东川的老百姓过得还算舒心,虽然西川那边还在打得炮火连天,是因为裁撤了不少私自设立的税卡,物价下降了不少,贩卖土产的价格也能够提上一些,因此老百姓稍微好一点的都能割上一点肉,菜里能够见一点荤腥,就算是差的也能够吃上一顿干饭。
不过中秋刚过,乔宇的心就不再平静了,按照历史进程,武昌首义就在这几天了,中国的新时代就要来临,到底是成龙还是成虫就在今朝了,就在乔宇焦急的等待之中,武昌城内也是分外紧张,革命党人原计划在中秋节也就是公历十月六号正式发动起义,哪里知道他们频繁的活动惊动了满清,提前有了准备。
满城戒严,收缴新军手中的子弹,使得起义不得不推后,不过三天之后革命党的领导人之一孙武在租界制造炸弹的时候喝高了,一时失手将炸弹引爆,随即引来了俄国巡捕,迫使革命党不得不决定在九号晚上起义,是又因为四门紧闭,无法联系而再次推后。
其实武昌首义有很大的侥幸成分,清廷也是过于无能,已经将起义的领导机关破坏,主要领袖都死走逃亡,按理说这次革命还会像以往的那些次革命一样,最终失败,不过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了十号晚上,新军工程第八营士兵金兆龙,熊秉坤等打向了起义的第一枪,随即新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获得大量枪械,数十门大炮,还有无数的子弹炮弹。
有了充足的军火支持,早就心向革命的新军士兵很快冲向了武昌城中的各处要地,经过一夜鏖战,光复了整个武昌,紧接着又占领了汉口汉阳,武汉三镇尽数落到了革命党的手中,成立了军政斧,同时黎元洪也被推上了总督宝座。
武昌首义!天下震动!!
武汉三镇的地处中原腹心之地,工农业发达,人文鼎盛,位置十分重要,远不是偏居西南的四川可以比拟的,就在武昌首义爆发的当天,清廷就接到了电报,顿时就好像一颗炸弹丢到了四九城,顿时燕京就沸反盈天。
摄政王载沣,庆亲王奕劻,徐世昌,那桐,世续,良弼,等等满汉大员齐集在太和殿上,此时此刻威严的紫禁城也没有了往曰的辉煌,愁云惨淡,沉甸甸的大石头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太后隆裕怀抱着只有六七岁的小皇帝溥仪端坐在龙椅之上,早就没有了往曰的雍容端庄,两只眼睛就好像是桃子一般,已经哭肿了,殿内的众位大臣也都是如丧考妣,只有溥仪小皇帝似乎什么都不知道,好奇的看着殿下的众人。
“列位臣工都是大清的是袁世凯出卖了光绪皇帝,才引得载沣为了报仇,对袁世凯下手,其实这件事情也未见得就是真实情况,争议也很多。
说到底载沣对袁世凯下手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权,袁世凯乃是晚晴改革维新的旗手,除了编练新军之外,还创立警察制度,施行地方选举,兴办新式教育,积极推动宪政,政绩卓著,在朝廷重臣之中,乃至天下百姓心中都是有着相当高的威望的。
载沣对他下手,就是要将大权重新拿到满洲权贵的手中,到了如今又要启用袁世凯,载沣能情愿么?正在沉默之时,徐世昌站了出来。
“太后,陛下,摄政王,臣有几句话说,依我看事情还没到那么严重的成都,确实如同良弼都统所说贼势还没到那种严重的程度,我看由陆军大臣荫昌挂帅,率领北洋新军完全可以将乱党一举剿灭,安定社稷江山!”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