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军阀 - 第三百八十六章 这里永远属于中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罗长裿推荐了武同举,对于这个人乔宇还是有所了解的,似乎是个名气不小的人物,也有些本事。

    “罗先生,这个武同举是个技术型人才,办事能力应该没有问题,是这移民和治黄都要涉及数个省份,需要有威望,有能力的人从中协调,不然还是会有麻烦的!”

    “总理所言甚至,我看不如把这个工作交给梁启超把,他名气威望都够了,而且也不能让他光忙活党务啊!”

    罗长裿的话虽然没有明说,是乔宇自然明白这是罗长裿对梁启超有了想法,当初考虑到梁启超的特殊地位,加上他一手组建的统一党在云南等地的确有很大影响,才将梁启超吸纳到了统一明煮党之中,还成为了执行委员。

    这是这位大神进入统一民党之后,的确没有什么适合他的事务,军事,政治,民政这些大事情他都插不上手,唯独能够在党务上面做的事情,另外就是和一些学界的人搞搞研究,批评一下政策得失,久而久之在他身边也聚集了一帮学者,这些人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四处开喷。

    对于乔宇他们倒是不怎么敢说,是各部部长,地方大员没有一个人能跑得掉,罗长裿在西南搞土地改革,对一些民族进行汉化,推行汉字!

    本来这是政斧的既定方针,这些人就跳了出来,说政斧的行为是不尊重文化的多样姓,是在进行文化摧残,又将罗长裿在藏省等地的事情也都挖了出来,文人骂人并不用脏字,是骂起人来一点都不客气,罗长裿也弄得灰头土脸!

    可是想要对这些人下手,进行整顿,梁启超又会出来庇护,因此罗长裿的心中也积累了不少的怨气!

    乔宇看透了这位老部下的想法,其实心中也有了这个打算,明煮的社会要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对于那些满脑子理想主义的迂腐文人不能赶尽杀绝,是也要进行适当控制,不能让他们有恃无恐。

    “让梁卓如去治黄,这个主意不错,正好他善于协调关系,另外也让他尝试一下干实事的难度,别总是找你们的麻烦!”

    罗长裿这也算是暗进谗言,不过他实在是对那些文人厌倦透道,然后又转向谢青云,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道:“路都是自己走的,你能有什么成绩,也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谢青云显得很兴奋,用力的点点头,乔宇接着问道:“青云,你看着土改到底算不算成功了呢?”

    “自然是成功了,乡亲们都靠着土改致富了,生活水平都提升了,怎么不成功呢?”

    “可是也有农场因为经营不善已经难以维持了,现在看起来还是有些急躁了,是不是应该准备的更充分一些!”

    “校长,国家大事我是不懂,不过我觉得租佃体制存在一天,老百姓就多受一天的苦,现在虽然会有些波折,是只要大家适应了社会的变化,绝对能够活的更好!”

    “青云说的不错,改革总要有些付出,早改比晚改好,更不能够瞻前顾后!”

    “嗯,罗先生,话虽然这么说,是政斧也要把自己的责任肩负起来,统一明煮党也应该站出来,帮助还没有适应变化的农户,让他们能够找到活路!”

    乔宇又在谢青云的带领之下,参观了一下农场,这个小子的确是有些本事,一切都弄得井井有条,除了蔬菜,养猪以外,他还准备种植水果和烟草,另外也在筹集资金建立加工工厂,想来事业只会越做越大!

    “青云,你能够回家创业,这很好,只要当一个实干家,不夸夸其谈,就是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么多的乡亲能跟着你致富,那就是你的成就!”

    看了几处农场之后,乔宇还算勉强满意,大部分的农民已经成功转换了角色,从佃农变成农业工人,甚至是掌握股权的农场主人,是也有不少人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一时还找不到方向,这就是所谓的改革阵痛吧!

    乔宇让政斧尽量对这些迷茫的人提供帮助,然后就离开了昆明,直奔江心坡地区而去,这是中国从英国人手中夺回的土地,既然回到了中国的手中,就要牢牢握在手中,永远属于中国!

    江心坡被收回以来,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片片的良田悄然出现,中国的农民首先在这里扎根了,只要农民能够站住脚,这里就永远是中国的!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