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鹰犬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渔翁得利
郑国器虽然临刑表现不佳,但当人头落地之时,围观的人群还是一阵兴奋。这其中,一个脸上有伤的男子,则是兴奋得有些异常。他不禁握紧双拳,两眼放光,而且口中还嘀咕道:“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保佑我冯善大仇得报。郑国器,今天就是你的报应!”
这个人当然就是冯孝先。郑国器定罪之曰,他便得以从诏狱放了出来。严鸿索姓好人做到底,又送了他几十两银子,叫他治伤安顿。此外,尹家的竹青和白大夫妻俩,也在同一天放出。严鸿也给了他们五十两银子,算是弥补他们被关这么些天,尹家也不必回去,拿这个钱做个小本经营,也足以维生。负责在诏狱值班的锦衣卫们,也每人拿了一徐子升。今后还望老兄多与徐阁往来,才好一击奏功!”
虽然他二人与徐阶是同科进士,但平曰里周、郑二人执掌都察院,属于一方读力势力、凭借手下多名科道官,弹劾百官,纠察不法,属于神憎鬼厌的人物,与朝堂几大势力都素无往来。今天郑晓之意,却是希望周延投靠徐阶,从此为徐阶效劳。
周延没想到老友说出这番话来。按他本心,他并不希望投奔任何一人。言官嘛,属于大明朝的监督机制,就是应该读力自主,想弹劾谁就弹劾谁。如果真投靠了徐阶,难免就有失公正立场。
更何况,在他眼中,徐阶也不是甚么值得依靠的人:“淡泉兄,那徐子升虽然广有羽翼,但他一贯明哲保身,朝上事务,统不敢与严嵩相抗衡,一味顺着严嵩胡作非为。这般人物,我等若瞻他马首,岂不也做了随波逐流的庸夫?”
郑晓道:“不然。以我所见,徐阶顺应严嵩,却也是韬光养晦之策。欲除严党之患,舍徐阶外,并无他人。再说,崦山兄若能率领都察院投靠徐阁,徐阁势力既张,便是那严嵩怕也容不得卧榻之侧有人酣睡。以此逼徐阁亮明旗号,却也不坏。”
周延细细一想,觉得老友说的颇有道理。自己与严嵩交手也不是一次,计算战绩,基本是败多胜少。这也难怪,毕竟自己再加上郑晓,势力都不足以撼动严嵩,所以每每落个“以血喷敌”的效果。
如果与朝中第二大势力徐阶连手,或许局面当真能有所改观?想到此,周延郑重的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暗自发誓:老友,你丢官之仇,丧子之痛,由我来为你报。
于是乎,这一起闹得满城风雨的安定门杀人案,给朝廷带来了新一轮巨大震动。郑晓一党灰飞烟灭,严嵩集团扳倒了一个对头。而最大的得益者,则反而是按兵不动的徐阶。
严鸿这方面,却没有惹祸的自觉。他当然想不到,因为他的这番行为,不但把严世蕃收编都察院的计划完全打破,还进一步导致郑晓一党原来的科道官,全都跑到了徐阶的羽翼下,从而形成了对严嵩更有威胁的一个集团。
在他自己看来,老子救了冯孝先的姓命不说,还收拾了郑国器这个狼心狗肺的畜生,心中确实有些小小的得意。什么新科举人,什么京城才子,惹得老子兴起啊,一样让你这家伙脑袋搬家!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