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鹰犬 - 第三百一十一章醉美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说起赵文华、张经这件公案,稍有头脑的人,也知道谁是谁非。。那张经绝非等闲之辈,用兵使计,皆为上上之选。本身文韬武略,既有过人之处,又与那广西“狼兵”的领袖岑花相善,曾借调狼兵助剿倭寇,立下赫赫战功,可称大明统兵文臣中,难得的一位干才,。在对待倭寇态度问题上,与胡宗宪相比,张经更偏于剿而非抚,属于奉行武力路线的代言人。但不管这个武力选择是对是错,其东南干臣的地位,确实不可动摇。

    然而赵文华为了抢功自肥,不惜捏造谎言,参劾张经,最终导致张经、李天宠二人含冤被杀。老实说,赵文华虽然是严党,给严鸿也塞过不少好处,严鸿对这事儿是颇有些看法的。你个祭海钦差,老实做自己的工作就是,想当官,有我爷爷拉你,还怕没官做么?就为了抢功干涉军务,居然谗言害死一个能干的总督,实在有些太他娘的杀鸡取卵了。

    然而尽管如此,这绝不足以让严鸿狠下心来对赵文华下手。他是严府长孙,严府上两辈干的坏事,车载斗量,都要一一激愤,粪得过来么?然而这次严鸿回京后,却从家中得知,赵文华这一番不是单纯病休这么简单。

    嘉靖已经对当初江南的战功产生怀疑,又有兵科给事中王元俭弹劾赵文华贪墨军械营造款,以致新造兵器多不合用,军中宁可用老旧兵刃翻修,也不用新发的军械。这一条更是犯了嘉靖的忌讳,先如今南倭北虏。朝廷还在用武之时,你连军火上都敢玩花活,不是拿大明江山来玩么?

    天子对赵文华已然是生了怨恨,再加上周延手下一帮言官。不敢什么,毕竟自己也没吃亏,又何必迁怒于他们?只是吩咐他们以后多加戒备,对于高来高去的江湖人,是该多长个心眼。尤其又出了白莲教,一不留神,万一被刺了,上哪说理去。

    只是他隐隐觉得,这杀千刀的白莲教,似乎也并不想杀死自己。否则昨天来的那姐妹花,只要带着兵器,何愁自己不死?

    这一路行来,再无多少是非,只是严鸿也如海瑞一般,对那备办豪奢酒席的官员,不再有好脸色,然后再命手下持银子去购买酒食享受。几个官员吃了苦头,后面的地方官便有些了解,不再备办上等酒席,而改为折现送钱。海瑞倒是两袖清风,无人前去自寻死路,张诚与严鸿则是喜笑颜开,收获非小。

    云初起、叶正飞二人倒是没心思关心这个,反正跟着严鸿吃饭,咸菜稀粥他们也吃得狼吞虎咽,严鸿买来的鸡鸭鱼肉他们也吃得津津有味。这叶正飞见了鸟铳大为欢喜,天天缠着锦衣官校玩枪。锦衣卫见他是钦差的亲随,不好拒绝。

    叶正飞玩过几次后,忽有一日对严鸿建议道:“这鸟铳虽好,但装填火药也是一样麻烦。而且大家彼此对火器了解不同,装药难免有快有慢,有多有少。装药少了威力不够,装药多了,又怕炸膛。临阵之时,这般就要耽误事。依我看,不如就在平日里,把最恰当的装药量计算出来,然后把火药及弹丸按份分好,装到竹筒里。临阵之时,一筒一装便可发射,岂不是好?”

    严鸿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吩咐下去,沿途搜集工具筹备。只是他们谁也不曾想,这个方法在日本名为“早合”,要在三年后才由号称雷神的立花道雪进行研究,十年后才行推广。

    云初起则是看锦衣官校的队列,暗自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他嗟叹道,这帮官校虽勇,平素里训练的几个阵法倒也娴熟,但整体来说,摆的是平话小说那种中看不中用的花花架子。对付江湖盗贼还行,若是疆场撕杀,遭遇那南倭北虏的冲击,怕是难以称的上强军。若是交给自己操练几年,再佐以精良器械,这支人马纵横沙场,谁人可敌?

    这一路走来,越近山东境地,沿途难民越多。有的都在往济南赶,也有的原地待命,或者满地乱窜。路边倒卧的尸体,和与尸体差不多的奄奄一息难民,也比比皆是,让人触目惊心。所幸此刻大明尚处盛世,各地官吏虽然平素里鱼肉百姓,但朝廷旨意下来,好歹也熬点稀粥,救济则个,不至于死的太多。

    海瑞每到一地,继续是查访难民,严鸿也派了几个随员听他指挥,督促地方官吏救济疏导,不在话下。只见海瑞每天访了难民,必然记录案卷。一路下来,案卷已经记了好几本,不知道这厮到底在记谁的黑账。

    这一日大队人马过了沧州,进入德州地面,便算是进了山东。此刻烈日当空,严鸿正在马上百无聊赖之际,忽听前方一声尖利刺耳的哨音,划破天空。何秉忠在马上面色一变,这哨箭分明是前面探路的锦衣卫发出的警讯,难道光天化日,竟然有人袭击钦差仪仗?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