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明穿日子 - 第二百九十六章 胜利天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从去年五月朱元璋驾崩时至今年四月,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天下安定再无洪武朝时期的累累风云突变,就好像老天都格外厚爱仁义的建文皇帝,雨水充足各地几乎没有出现灾荒,偌大的边境线很是安静。

    江南税赋被减轻,百姓们为此感恩戴德,朝廷陆续向天下派出十二道寻访使,罢黜贪官污吏赢得了很多赞誉,各地举荐贤才进京做官,又迎来了许多佳话,民心安定一切都显得欣欣向荣,预示着宽和勤勉的建文盛世即将来临。

    面对此情此景,就连燕王朱棣都为之忌惮,原本一向瞧不起的文弱侄儿做了皇帝后,迅速聚集人心推广德政,加上今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文臣齐心协力,一扫洪武朝的暴戾,胜负天平越来越向着年纪轻轻的帝王倾斜了。

    大多数人身处逆境之中都会心怀畏惧而裹足退缩,少数人则会不畏艰难逆行而上,毫无疑问朱棣是少数人里的佼佼者。

    面对军功昭著的朱棣表面上的示弱和臣服,朱允炆心满意足给予了王叔该有的尊敬,当燕王刚刚离京,接下来这一个月里,踌躇满志的建文皇帝和心腹大臣有些得意忘形,竟抛开了对诸王的畏惧心理,上演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削藩大戏。

    首先是朝廷收到湘王府官员告发湘王朱柏私印宝钞有谋反之意,朝廷派出使臣前去抓捕湘王进京,文武百官皆以为湘王会和周王一样乖乖束手就擒,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湘王朱柏召集王府官吏,冷笑道:“本王曾亲眼目睹先帝朝很多大臣宁愿自尽也不愿受辱,身为高祖的儿子,本王岂能为了祈求一条活路而被狱吏侮辱?”

    然后在所有人的惊骇注视下,朱柏把嫔妃子女全部召集起来,关闭宫门。火光冲天烟雾滚滚,竟然而亡。

    走到半路的朱棣大怒之下马上上书朝廷,质问为何逼死湘王?要求诛杀造谣官员并处置建议此事的相关大臣。

    沉不住气的朱允炆立即被激怒了,下旨捉拿被告发又是有谋反之意的齐王朱榑,素有军功的朱榑随即束手就擒,被朝廷押送进京幽禁。

    当时燕王就停留在山东德州府,距离青州齐王府不过短短几天路程,眼见近在咫尺的弟弟毫无抵抗之力,显然朝廷是早有预谋,朱棣大喜过望。连夜带人赶回北平。

    很快齐王朱榑被废为庶民,十日后就藩大同府的代王朱桂因性格暴躁多行不法被贬为了庶民,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三位亲王或死或废,很快使得天下为之震惊,剩余诸王则无不为之惊慌失措。

    原本对帝王忠心耿耿的秦王朱尚炳和晋王朱济熺深怕步了后尘,为求自保急忙修书北平向皇叔示好,其他藩王或多或少都对朝廷不满的同时,纷纷向燕王府暗通款曲。希望燕王能出头为皇族对朝廷据理力争,这一次胜利的天平开始缓缓朝着朱棣倾斜了。

    朱棣果然没有令他们失望,几次上书朝廷表达了不满,前面的语句都极为示弱恭顺。但每次结尾都会绵里藏针的搬出皇明祖训来,隐隐间对朝廷发出警告。

    得到消息的徐灏微微摇头,朱棣走了昏招收买贪财嘴风不严的陈瑛等人,这对燕王府的打击很大。洪武朝贪污六十两银子就得被处死,堂堂亲王贿赂官员,假如操作舆论得当的话。燕王府马上会颜面扫地绝对会沦为满天下之笑柄。

    没想到的是朱允炆竟然凭白让天大良机溜走了不说,也使出了大大的昏招,当时朱棣人就在京城,为何就不坚持洪武朝的刑罚,对一干官员严刑处置,制造声势后勒令燕王留京闭门思过,变相的进行软禁呢?

    只能说天意如此,朱允炆并非是书呆子,齐泰黄子澄甚至方孝孺非但不是蠢人,个徐家女孩自小坚持不缠足,这几年就连裹足的风气都近乎绝迹,好处是走路轻快不必天天缠那长长的裹脚布,坏处是时常受到外人的抨击和嘲笑,有时串门时被那些走路都颤颤巍巍的夫人小姐们,笑话徐家女人是大脚是乡下人出身,闹得人人都为之不满已久。

    沐凝雪说道:“灏儿说得好,咱们要为自己而活着,不是为了逢迎丈夫或世人眼光。咱们祖上本就出身草莽,从来没有逼女儿缠足的陋俗,因此谁愿说就由着她人去说,总之其中甘苦个人自知。”

    对于徐家小姐们来说,缠足与否不影响什么,权贵家的女儿会愁嫁?时下所谓大脚也是相对而言,丫鬟们本就没有缠足的讲究,就和民间要干活的妇人一样,走路都成问题还怎么去伺候人?

    宋朝以来缠足是指要把脚裹得纤细而不是弯曲畸形,当然会影响女孩身体发育,为了保证脚小便不敢走路太勤,长此以往身体虚弱变得消瘦,这可怜模样反倒是越发受到文人喜爱,正所谓弱风扶柳也,扬州瘦马或许就是由此而来。

    最可怕的是随着南唐李后主等历代名人对小脚的频频诗词赞颂,士林文人的大力推崇,风俗渐渐走向了极端,元朝时裹足的风气渐渐传开,从江浙岭南一代渐渐往全国扩展,三寸金莲的传说更使得裹足变成了缠足,所幸明初时只流传于一些书香门第。

    真正裹足登峰造极的时候,一个是明朝后期,有记载明末时张献忠进四川,丧心病狂的下令砍断女人的小脚,堆积如山,谓之金莲峰。

    一个是满清时代,到了那时社会各阶层的人都以娶小脚为荣,以大脚为耻,最可怕的是连女人自己都这么认为。所谓为了发泄对满清剃发易俗的不满,男人竟为了保持民族气节让女人坚持缠足的说法,实在是令人无语。

    谁也不知道高跟鞋的出现会不会改变整个民族陋习,大概只能说是个美好愿望,不过肯定会影响到一些人。如果所有文人都那么愚昧顽固的话,明末到近代的数百年浩劫,就是对儒家自己亲手种下的苦果了。

    徐灏基本已经放弃了说服他人的想法,费心劳力的有用吗?没有皇帝会为了小小的缠足而去对抗整个士林,对于封建王朝的种种无可救药的弊端,徐灏已然是死心了,只要他有生之年不让家里女人缠足就行。

    他现在要做的是经营家族以及相关的利益集团,就像是后世操纵世界走向的幕后财阀家族,凭借他一生心血和留下来的预言,使得后代子孙能够超然于世。(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