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明穿日子 - 第四百四十七章 火烧
后半夜时,何氏气喘吁吁的进来,说道:“姐姐们,好了好了,那贼秃死了。”
张鸾吹翻身而起,问道:“怎么死的?莫非是伤势过重而亡?”
“不是,不是。”何氏抬手抹了下沾了满脸的黑灰,“是被活活烧死的,先前我出去在他房里打听,那五台山的法云正在外屋画符做法,谁知他念着咒拿着符要在蜡烛上去烧,忽然脚下不稳往前抢了一步,袖子把蜡台拖了下来,火烧了衣服。法云赶紧把身子乱抖,不料火越抖越旺,袈裟烧成了十几段,七飞八舞,碰到哪烧到哪。”
说到这里,何氏有些奇怪的道:“不知何故他脑袋上落下来一截横梁,正好砸中了火人似的法云身上,他惨叫倒下去时,又恰好飞出去一块火苗,落在了松庵的纱帐上,引着了床松庵死得最惨,奇怪的是四五十个和尚连同坐方丈的妙香禅师,都被烧死了,只有个八十多岁的病老和尚和六七个小沙弥跑了出来,大家伙都说此乃天意,又恨这班贼秃窝藏妇女,有力气也不出了。”
刘嫂子叹道:“好好一个昭庆寺化为了灰烬,如果天下寺庙都是如此,真希望老天有眼,都烧一个干净才好。可惜寺烧完了终须复建,又要苦了这些愚夫愚妇,掏钱中饱了这些奸僧。”
徐灏笑了笑,建不建寺庙不是朝廷所能主导,能阻止一时也阻止不了一世,大抵不能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佛教在中国最为盛兴,自然藏污纳垢的小人最多。
总得来说百姓毕竟需要精神上的信仰,大多数寺庙尽管有着圈占土地,纵容百姓出家的弊端,可奉公守法到底是大多数,长期加以约束就行了。
中国没有可能取缔所有宗教,管天管地管得了百姓去信什么?所以得因势利导,有读书人时时口诛笔伐佛教已经足矣,这方面读书人的作用很大,在他们笔下寺庙往往都是万恶之源。
只要中国人信仰祖先,就没可能全民信某一宗教,此乃祖宗留给后人的智慧,也是源自中国人骨子里的文明,永远不会因为各种运动而消失,只要大多数人保持着冷静即可。
中国有句俗语,小聪明也有大智慧。世间事不能走向极端,走了极端就容易出现混乱,徐灏很赞同传统的中庸之道。
刘大郎夫妇很实在,把家里所有的食材都拿了出来,每桌一碟白煮鸡肉,一碟煎鸡蛋,一碟盐菜,一碟清酱。
徐灏有心抬举夫妇俩,留下百两银子嘱咐刘大郎,关两日店,将众妇女问明地址,分头送回家去,有张鸾吹和李素娥暗中帮衬,不怕出现差错。
时下很多人家不可避免的见女人多日不回家,肯定会以败坏门风为由闹出事来,轻则赶出家门重则逼着去死,所以徐灏也做了预案,无家可归的女人都会有个去处。大抵最终是老老实实的靠着双手为生,还是选择去烟花之地舒舒服服的躺着赚钱,那就任凭去留了。
二日后,李素娥跑来紧急求见,说刘家出事了,等徐灏骑马赶到莫愁湖,就见刘家门口围着许多人。
走到门口,院子里也挤满了人,三四个穿着青衣的衙役,把铁索锁着刘大郎,拉着就走。
刘嫂子在后面披头散发的大哭大叫,大喊我夫妻冤枉,徐灏心中冷笑,示意李冬迎了上去。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