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明穿日子 - 第六百三十八章 太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成亲那日,王贤见新娘子果然长得美貌,非常欢喜,被亲友灌得酩酊大醉,洞房时习惯性的往新人屁股上乱拱。

    边氏忍不住笑问道:“你这是做什么?”

    王贤边胡乱动作,边说道:“我同你洞房。”

    边氏身为过来人,细心解释道:“洞房不是这样做的,你错了。”

    王贤迷迷糊糊的道:“我都是这样做的,做了数百次呢,怎么就错了?”

    “赫赫!”边氏伸出手轻轻一捏,指了指自己被人开发的芳草地,笑道:“你找错了洞口,不是我出恭的地方。”

    “哎呀!”王贤被她提醒拍了拍脑门,这才想起是娶的老婆,不是在押戏小厮。

    此后过了大约一个月,王贤发觉妻子肚子渐渐隆起,质问道:“你这是生了疾病还是有了身孕?”

    边氏笑而不答,结果七个月产下了个肥头大脸的儿子来,就和李芳的宠妾一模一样,王贤知道不成不是自己的骨血,要给遗弃掉。

    边氏死活不肯,抱着婴儿威胁道:“你要弃了孩子,我就死给你看。他亲爹早就淹死了,这就是你的儿子。”

    疼爱妻子的王贤没辙,只得喜当爹了,便给儿子取名叫做王振,希望他能够振兴门楣。却不知养出个坑国家的货,真该直接扔了喂狗熊,一念之差葬送了大明十数万精锐。

    王振六岁上学,生性调皮捣蛋不喜读书,小小年纪就异常狡黠,每次惹了祸都是同学挨打,他受到表彰。

    这和王贤温良恭俭让的性格完全相反,他暗中一打听,可不是那淹死的男人生前人送外号机灵鬼。不过王贤非但不以为许,反而很高兴,他这一辈子就吃亏在了老实上头。

    王振十岁的时候,王贤因喜欢男风得了杨梅疮,找了个江湖郎中开了一副猛药,如果发出来无大碍,却把病毒给道:“这是你自己割的,可不是我们害你,所以就算你死了,我们也不用偿命。如今这五十两银子还你,并且大家还凑银子养活你,你好了不消说;若要是不好,身后事我们来操心,你如果要报官,那银子我们就留着打官司。”

    王振寻思自己一贫如洗,此时疼得动弹不得,也没什么亲人,点头了。

    众人见他同意,免去了一场祸患,果然买来酒肉给他吃,请了个皇庄的老公公来替他医治。开了专门的药吃了一个多月,伤口逐渐愈合,一嘴的胡子也掉光了,看上去宛然一个内监。

    问题是别以为有自宫的自由,尤其身上还带着功名,这种人地方根本私容不得,必须要去报官,报官后记录在案就没事了,不然罪过很大,何况身败名裂的王振也无处容身。

    官府询问缘由,王振称是自愿的,希望进宫当差,五十两银子用来疏通关系。如此地方具文送往京城司礼监衙门,他义无反顾的前往金陵。

    书房里的徐灏看完了来龙去脉,心说难怪太监源源不绝呢,朝廷就没强迫过谁当太监,都是因各种原因主动来报道,最多的是穷苦百姓被生活所迫,指望把孩子送进宫里有条活路。

    免费当上公务员,不用考试没有年龄要求,回馈家里的几率太大了,堪称一本万利,这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要不说历代只闻宫女一腔怨恨,不见太监有什么委屈,一辈子捧着铁饭碗,吃穿不愁。

    徐灏感到头疼,每当太监得势的时代,民间往往相应掀起了“自宫潮”,就和后世考公务员一样,征募宦官一千人,结果应征者多达两万。

    两万人也就罢了,竟然大多先斩后奏没了小雀雀,官府不能不管,紧急增加了一千五百人的名额不算,剩下的还得安置在城外的皇庄里,很多人因此偷鸡摸狗扰乱治安。

    所以明朝宦官的规模持续膨胀是有原因的,非是皇帝仅仅贪图个人享受,便无限制的扩大编制。

    徐灏有些蛋疼了,随着明朝的风气越来越开放,民间的自由越来越多,就和历史上一样,百姓愿意送儿子当太监,这么破?

    所谓满清控制太监的数量动辄被人称道,可不想想满清的统治力度多强大?当然也是有了前车之鉴。

    徐灏能控制住有生之年的太监数量,并且压缩二十四监把人数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一纸诏书你自宫了也不收,可他死了之后呢?

    可以说没了太监,皇帝连一天的吃喝拉撒睡都没办法维持,净身房才是紫禁城的精髓所在,帝王的独一无二就是建立在太监制的基础上。

    十月初,科举张贴了红榜,捷报送到了家里,徐湖如愿中了进士,徐江则名落孙山,但也如愿可以做官了。同时宋国再一次落第,心如死灰,而一味惦记美人的上官秀才功亏一篑,同样没能考中举人。

    徐家热闹了一番,徐湖每天忙着拜师赴宴等等,即将出仕的徐江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担心妻子怀恨为难金桂,暗中对金桂说要设计让她嫁出去,以报答昔日之情。

    金桂最早是王姨娘的丫鬟,随着徐江做了官,基本没可能留在他身边,即使不舍也不得不点头,心里很是感激。

    徐江到了岳父家,不敢隐瞒,从头到尾都对富老爷说了,求岳父出手相助。

    富老爷疼爱女婿,也怕女儿真的做了糊涂事,害了丫头性命,次日就到了徐府。

    富氏出来招待父亲,富老爷指着伺候的金桂问道:“这丫头是谁?”

    徐江说道:“是我母亲的丫鬟,叫做金桂。”

    富老爷点点头,转而问闺女,“她就是时常被你埋怨的那位?”

    “就是她。”富氏盯着低着头的金桂,“仗着姨娘的势,不把我放在眼里,当我不知道你背地里勾搭少爷的丑事怎地?你等着,咱们将来慢慢算账。”

    富老爷当即沉下了脸,质问女婿,“你府上是国公门第,诗礼之家,母亲的侍女,儿子能要得么?成何体统?”

    徐江假作诚惶诚恐的模样,说道:“都是小婿年幼无知,我知道错了。”

    富老爷说道:“亲家岂能纵容你如此下作?不行,得马上打发了她,留在家里做什么?”

    徐江苦着脸说道:“小婿不敢对父母言明。”

    “是你自己舍不得吧?”富老爷冷哼一声,“此事老夫倚老卖老,你要怪就怪我好了,把这丫头带到我家去,叫媒婆卖了。”

    虽说留在徐家好,可金桂也知道奶奶容不下她,内宅不让进而且还得派人盯着,动辄寻衅报复怎么办?其她人也会趁机排挤,连累父母亲人,所以借机赎了奴籍,嫁个寻常人家是最好的选择。

    富老爷恐女儿疑心,说道:“我儿委屈了,爹忍了这么久,毕竟此乃徐家不好说什么。如今趁着女婿做官,我父女也能出一口恶气,谅你公公也不好阻止。”

    富氏只当父亲疼爱女儿,好生欢喜,哪里知道是翁婿二人合起伙来偷天换日。

    金桂收拾了东西过来辞别,大哭一场,徐江一声叹息,既不舍也欣慰,这还是他生平第一次做好事。

    富老爷回家挑选了个老实巴交的店铺主事,今年三十岁,分文不要,送了金桂一百两的嫁妆。徐江也偷偷送来些衣服首饰,三太太刘氏和王姨娘也各有赏赐,如此金桂千恩万谢的嫁了出去。

    千寿堂,皇后遣来四个宫女赏赐,全家女眷俱都赶来观看,见是白玉观音菩萨一座,自然是给老太君的;紫玉如意两柄,大概是给二太太的,翠玉龙凤镯子一对,应该是给三少奶奶的,各色宫锦十端,看来是给三少爷身边人的。

    还有一些御用文房四宝和一些檀香珠串及贡缎,自是给徐江徐湖以及所有人的。

    另有嵌宝紫金冠一顶,绣蟒大红箭袖长袍一件,石青八图锦排穗褂一件,青绸绿缝底的朝靴一双,都合着徐灏的身量尽寸;其用意不言而喻了,原来是为了照顾无官一身轻的他。rs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