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明穿日子 - 第七百三十六章 得意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花厅里,萧氏好气又好笑的瞅着丈夫,撇嘴道:“这老头子,一件事说吹嘘了几十年,又轮到了孙儿们。”

    沐凝雪过来准备哄小儿子入睡,见状便坐在婆婆身边,对此感到很新鲜,她几乎很少有机会听公公讲诉往事。正是徐灏有意识的隔开妻子和母亲,使得千古不变的婆媳矛盾大大减少,看似同住一个屋檐下,实则也不亚于各住各的,距离往往是化解矛盾的最佳手段。

    徐庆堂神色傲然的对着孩子们,除了小徐煜继续拉着爷爷的胡子不松手,玩的不亦乐乎,徐烨和张涟漪都露出迷茫的表情。

    “我那时候,文章一动笔就是两三百字,行行打夹圈,除了正批之外还篇篇打实话,相较之下徐烨受到的管束确实很轻,徐灏对孩子一向没脾气,每当沐凝雪要处罚徐烨时,他都会第一时间护着前来避难的儿子,往往令沐凝雪做母亲的威严无法施展,也这是为何她情愿把儿子送到奶奶爷爷身份的原因之一,实在是丈夫这几年太宠溺孩子了。

    徐灏倒是不认为自己在宠溺,是实在不敢苟同古代的家规。写一个错别字就得挨一顿手板,饿一顿饭,这不是虐待儿童嘛?

    如果说这样才能教育出杰出人物,那他宁愿儿子一生平平凡凡。没有一丁点望子成龙的心态,只希望孩子能平安健康。

    徐庆堂又说道:“我记得是冬至的前一天,祠堂准备开祭,有多么热闹你们也经历过。和你们一样。我们这些小辈像野鸟一样的没心思练武读书,谁都不肯去书房,尤其是我。一门心思吵着要出去玩。

    你们故去的大姑奶奶,就是太皇太后动了气,打了我一顿,又哄我说大祠堂里的祭文还不知道有没有人读呢,给我换了一身的新衣服。

    要知道,那时候我很骄傲的,偏偏假装不肯去。其实家里祭祖向来都是我来朗读祭文,谁都知道,童子的声音有多高,有多清秀啊!又能持久,当然读得比大人好听多了。当时全家人就没一个不称赞的,什么好东西都先拿给我吃。

    所以我去了大祠堂,心里是讲读祭文了。

    呃!我读了祭文谁不认识我?恭维我?连外姓人都认识。第二天下午回家的时候,全村人指着我说,那就是徐家昨晚读祭文的好角色,哈哈哈!”

    徐烨瞧着爷爷得意的样子,也陪着得意的笑了,倒是忽然醒过来的涟漪叫道:“去年大祠堂里读祭文的,不就是烨儿嘛?还有大表哥。”

    徐庆堂笑道:“那就是我推荐的。我还不只这一件得意事呢,你们不知道从前大房里有个太爷,是前朝的候补官,徐家几代人没出过的大人物,那时家乡穷又连年遭灾,人人吃不饱饭,全仗着他才免了很多的苛捐杂税,不然徐家饿死的人会更多。

    这位太爷脾气很大,族上有什么事他喊怎么样就怎么样,谁犯了事要开祠堂门,如果他在场的话,不和你讲道理,先打了屁股再说,像这样威风的人,族中是断少不得的。

    你们二太爷常年在外地带兵打仗,不在家。而地方上出了事,动不动就打官司那还成话?再说也没人信得过官府,所以咱们徐族的人是用不着打官司的,到了大祠堂,天大的事也就完结了。

    哈哈!那位太爷谁敢惹他?他就被我骂过一顿,这是人人都知道的。”

    不知不觉,徐烨和涟漪渐渐听得入了迷,就连沐凝雪也听得津津有味,她父亲沐英是乱世中的孤儿,被朱元璋夫妇收养,连姓都是御赐的,家族不算大,而如今的徐家也只是豪门而已,远远比不得地方上的某些大姓,族中人丁动辄数千上万。

    “快说快说。”涟漪催促道,撒娇的摇着外祖父的袖子。

    徐庆堂得意洋洋的笑道:“就是那一年大祠堂的祭祀,晚上我读完了祭文,正祭算是祭过了,等天亮要到祖坟去扫墓,早饭吃得很早,我一个人在厢房睡得正香,忽然有人喊我,我不理会,又来推我,当时我糊里糊涂的醒了,就骂:‘吵什么?见了鬼了,混账行子。’

    那喊我的人碰了钉子,就对我大姐说:‘你瞧,好心喊他起来吃饭,竟破口骂我。’

    大姐连笑带骂的推我:‘还不赶快爬起来,是大伯叫你啦,这是能胡乱骂人的地方么,睁开眼好生看看。’”

    说到这儿,徐庆堂仰天长笑:“哈哈!反正骂都骂了,哪怕他是天王老子。不过凡事九九归一,这就是因为我会读祭文的缘故啊!不然,你们太爷是好白给人骂的么?”

    笑完了,徐庆堂摇摇晃晃的站起来,将空杯轻轻放在桌上,翘着胡子感叹道:“不知道是不是对牛弹琴,去睡你们的吧,身在福中不知福。”

    沐凝雪笑着抱起了儿子,等徐烨和涟漪走过来,轻笑道:“爹,娘,今晚我陪着孩子睡,媳妇告退。”(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