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明穿日子 - 第七百四十一章 雨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芷烟婉拒了老太太的邀请,站在后门的茶房檐下,朝露扫湿了她的鞋袜和裤边,转染上了些灰尘泥土,显得有些狼狈。

    太阳从她的背面升了上来,映出她那如同柳枝一般苗条与柔韧的阴影,长长尖尖的,似乎使她整个人更加清瘦。

    风尘仆仆的坐船而来,被阳光晒得微黑的两颊,依然透露着一种少妇所特有的红晕,弯弯的,细长的眉毛底下,闪动着一双含情的,扁桃形的,水溜溜的眼眸。

    芷烟的容貌在水准之上,加上她的出身,干活的男人们都指手画脚起来了,他们用各种各色的贪婪的视线去包围曾经高高在上的少妇,有的还故意停止了手里的活计,小声议论着。

    “怎么就她一个人回来了?她丈夫呢,行李呢?”

    “八成是糟了难。呦!她头上裹着黑纱,莫非是成了寡妇?”

    芷烟尽量不去理会闲言碎语,从她不受徐灏的待见之后,时时刻刻面对着蜚短流长,时间久了也就麻木了。

    这时一辆马车驶了过来,后门的小厮都站了起来,把车赶到了庭心里,车夫吆喝住了牲口。

    车门被推开,先跳下来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丫头,将门凳放好,搀扶着下来一位妇人。

    芷烟见是四喜,正要迎了上去,四喜先说道:“呀!芷烟姑娘几时来了?为什么不进去?”

    “我现在算是外人了,不好往里面走,等等也无妨。”芷烟解释原故。

    “你可是三奶奶的陪嫁丫头,怎么反倒把自己当成了外人?真实的。”四喜上前拉着她的手,满脸笑容,不管到了什么时候,谁敢怠慢自小和奶奶一起长大的姐妹?也只有那些没有眼力见的人,只会跟红县里领了朝廷三万石的赈济,可乡下没有看见发下一粒粮食。何七爷从外省买了七十担大豆子回村救急,曹二叔只借到了五斗,价钱是二钱银,月息二分。

    曹家一家九口人,连青草都给吃光了,实在是捱不下去了,才跪在何七爷面前多借了三斗豆子。

    八月里村里有人挖出了观音土,饿得受不了的乡亲全都争先恐后跑去挖来吃,任凭曹二叔如何劝解反对,四爷爷为了给儿孙省下一口饭,吃了不到两天,升天了。

    此后每天都有人死,正在饥民挣扎在死亡线上,突然从天而降了个徐三爷,怒斩县太爷等官吏十八人,鲜血染红了县衙,下命开仓放粮,整个府的百姓全都沸腾了。

    不过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曹家庄人被要求编些斗笠等过活,一人每天能编出十只斗笠,就可以换取两顿的稀饭,所以全村人日夜不停的赶着编,编呀,尽量的编呀!不编有什么法子呢?起码有命支撑到秋收。

    曹二婶抬头看了看天,摇晃着怀里的孩子,说道:“大家都说徐三爷是天神转世,只要他能来咱村子走走,这雨天兴许就能停了。”

    “胡说八道。”曹二叔压根不信,“徐三爷是青天大老爷不假,可他是人不是神,只有当今圣上才是神。你们呀别乱传瞎话,小心把徐三爷给害死,皇帝老儿最怕这个了。”

    “哦。”曹二婶叹道:“斗笠也卖不动了,今年可怎么过啊。徐三爷是好人可不是个善人,就从来就叫人白吃他一顿饭。”

    “那是吃不起。”一辈子辛勤劳作的曹二叔对此很有共鸣,“白给粥吃,能像现在,大家伙想法设法的种地?朝廷的赈济只能济得一时不能济得一世。不过话说回来,今年怎么办呀!”

    斗笠卖不出去,眼前的稀饭就要成了泡影,今年五十岁的曹二叔心中焦急,他知道他的命苦,生下来就没有舒服的活一天,苦头吃的太多了,好的日子却还没有看见过,算八字的先生都说他晚景很好,总不能十分相信,二个儿子都不懂事,处于这样大劫数的年头,要独立支撑这么大的家,可想而知该有多么的困难。

    “总得想个办法啊!”

    曹二叔不指望任何人,也从来没有气馁过,每每到了这样的难关,他就整日里思索着,无论如何要养活全家人。

    突然,村子里爆发出了一阵阵的欢呼声,就听有人喊道:“徐三爷来啦,徐三爷来啦!老天爷,雨停了!雨停了啊!”(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