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明穿日子 - 第一千一十章 大高明
今夜兄弟俩负责在上游把小船放翻,船儿撑到了应当沉船的地方,天还刚断黑不久。
这里是个杳无人迹的荒滩,相传五百年前,勾吴两姓族人曾在此河岸各自聚集了二百余壮汉大战过一次,结果是双方同归于尽了,无一男人生还。
据说因死伤惨重流血过多,导致元气大伤的两族认识到不能再这么任性下去,开始尝试和平共处,反正这里的石头皆是褐色,仿佛被鲜血所浸染似的。
好像此事不仅仅是传说,因为岸上还有官府立的石碑存在,上面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总之因这个故事,附近从没有人烟。但又因为这里是来往船只必经之路,很久之前有了一座庙宇,有了庙则使得撑夜船过此地的人不至于心虚,寺庙的香火也因此还不错。
兄弟俩看看天空,时候还早,先出娘胎的哥哥说道:“还得一个时辰,咱们做什么?”
弟弟说道:“喝酒。”
船上有带来的一大葫芦黄酒,半只野山羊腿,一包干豆子,弟弟起身准备酒菜。
哥哥说道:“不急,时间还早得很,咱们去看看老和尚吧。”
这里除了寺庙也没什么地方可去,再远些时间就不够用了,哥俩放翻船后得到下游去凑热闹,他们的宝刀在数日前就已磨得锋利无比,不能错过砍大鱼的节日,一年才一次。
兄弟俩游上了岸,哥哥说道:“老和尚也不知道在不在,上一次是三年前了。”
并肩站立的弟弟望着天上的星月,不由得一声长啸:“好天气!”
小半年没下雨了,天气的确太好了,长空无云。天空是深蓝色的,群星如嵌在宇宙中的宝石,熠熠生辉。水边的流莺飞来飞去如仙人指路的灯,荒滩上的蟋蟀三三两两的鸣叫。清越沉郁,四周的环境荒凉而浩瀚,使人有种像英雄一样在古战场刀枪剑戟的缝隙间徘徊阔步。
因蟋蟀的声音,弟弟想起忘了携带笛子,惋惜的道:“有笛子好了,我们可以唱歌。”
哥哥没回应,放开脚步奔跑,忽然停下来凝神静听。听到山上的木鱼声了。
“上山看看和尚,这时候还念经。”
弟弟也没有回应,他不想上山,只想在附近转悠转悠,不过做弟弟的事事追随兄长,哥哥已经向山上走去,他也只得跟在了后面。
月亮的光芒照在滩上,林立的石头另一面为月光所不及,好似躲着鬼魅妖魔。萤火虫在月光下到处飞动,振翅发出轻微的嗡嗡声。每当从头道:“倘若是勾族那些道:“对不住师傅,半夜三更惊扰了,咦!”
出来的竟不是庙里的老和尚,而是一位身材消瘦,剑眉星目,带着一身肃杀之气的年轻男人。
兄弟俩自小打猎,锻炼出野兽般的直觉,同时露出警惕的表情,这陌生男人身上的血腥气太浓郁了,不但杀过人,并且是似乎杀过很多很多的人,手同时按在了刀柄上,一触即发。
倒是男子神色很平静,也没有任何的防备,扫了眼哥哥手上的刀,赞了句“好刀”后,侧身一让。
后头是一身破旧僧服,人虽老迈却精神勃勃的老和尚,也是看了眼宝刀和刀鞘上的花纹,问道:“是第九族子弟么?”
弟弟意外的见哥哥恭恭敬敬的道:“是,宗字辈的。敢问这位是?”
老和尚说道:“远道而来的客人,护卫江山的将军,你辈真正的英雄,手刃过万千鞑子。”
难怪了,兄弟俩知道和尚的介绍应该是真的,出于年轻人对于英雄的崇拜,露出了仰慕的神色来。
不料那年轻将军冷冷的道:“我杀敌用的是火枪火炮,也不是什么英雄,战死的将士们才是英雄。”
老和尚笑了笑,问兄弟俩:“你们是荆南先生的公子了?”
哥哥说道:“惭愧!无用的兄弟辱没了第九姓吴族。”
和尚神色唏嘘,说道:“荆南先生过世很久了。”
弟弟傻愣愣的站着,茫然不知家族和老和尚有何渊源,哥哥说道:“是的,师傅与先父认识多年。”
“是啊,我们还是,唉!”老和尚想起什么再不说话,借着月光仔细端详兄弟俩的模样。
哥哥说道:“四年前曾随先父到过庙里一次,没有同师傅谈话。”
“嗯。”老和尚点头,遮掩了自己的心事,赞不绝口的对青年将军说道:“这可是真正的宝刀,来,把刀给我一下。”
弟弟赶忙把自己的刀抽出来,双手奉上,就见老和尚持刀在手,略一挥动,瞬间飕飕风生,寒光四溢。
哥哥努力回忆起父亲说过关于老和尚的话,青年将军则不为所动,再好的武艺在战场上也没有用武之地,短兵相接,战阵之术直来直去,顷刻之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结局。
弟弟则兴奋的的抚掌,“师傅大高明,大高明。”(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