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贼 - 第六十五章 抗俄版地道战
维塔利的忽然消失对于那些进入镇子里面的俄国士兵的打击是致命的。义勇军从地道里面通过那些提前准备好攻击点对他们发起攻击之后,俄国人根本找到敌人在哪里!
先开始还是长矛的攻击,当隐蔽已经毫无意义的时候,那些射击孔里面射出的一颗颗子弹仿佛是地狱中蹿出来的火光,把这帮俄国人打的躲都不知道往哪里去躲!
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心里开始咒骂起那帮炮兵,为什么要把这里轰击的如此干净?现在想找个藏身的地点都是那样的困难。加上维塔利的失踪让整个部队失去了指挥,也让他们感觉到异常的恐惧,五百个俄国人大兵在死伤一百多人之后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不等后面的援军到来,一个个狼狈而逃,把那些受伤之后躺在血泊中呻吟的同伴扔了下来。
这并不意味着战斗的胜利,杨小林也从来没有想过可以用地道战这样的方式就能击退俄国人。
不管怎么说,地道战是游击战的一种经典战役,他可以起到拖延和消耗敌人兵力的作用,可以保护乡村里面的老百姓,这一点在这场战斗中得到了证明,也在曰后解放军的教材中间写的非常明白。但是想用这种方式来赢得胜利,显得有些幼稚了。
如果你躲在地道里面不出来,敌人有无数个办法可以把你消灭在地道。别被电影地道战里面那些坚持在地道中的英雄人物们给迷惑了,那是在荧幕上被夸张了一点的英雄。
真正地道战非常残酷,地道的作用一开始仅仅就是能让老乡们安全躲藏,后来看光躲不行,就把家家的地道挖通,希望可以跑。设计地道的人一开始绝对没有想过这这种方式击败敌人。
在到后无数的鲜血告诉他们不是每一次都能跑掉的时候,他们才想起来让地道有一点攻击力,那攻击就像二杆子刚才的攻击一样,根本没有办法给敌人造成致命的伤害。
真正让地道战变的辉煌的,是它发展到后期,当地道村村相通,家家相连的时候,地道就忽然有了一个一开始发明这个战术的人根本没有想到的作用,那就是运兵!
部队可以在敌人完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迅速集中或者分散,敌人打一个村庄明明看着庄子里面只有几十个民兵,但是战斗一打起来,那有限的攻击力拖着敌人片刻之后,要么村庄就没有人了,要么就是周围的民兵全部都过来了,一下来了上千人,有的时候还能把小鬼子给干掉。曰本人吃这个亏的时候地道战才真正让他们害怕。
阿克伯利尔将军对于地道显然是完全陌生的,他现在想到的就像当初曰本鬼子第一眼看到地道的时候想的一样,你既然能挖条地道,我就能把地道挖出来!
于是两三千俄国部队进入了后马镇这片废墟之中,开始寻找一些可能的地道口,挖掘起来。
这个工作也不太好完成,首先二杆子在里面不会让俄国人这么安心的挖的,还有就是俄[]队缺少挖掘工具。行军是不可能带铁锹的,而杨小林给义勇军装备的那种工兵铲,老毛子一开始根本没看上,现在想挖只能用他们现有的工具——刺刀。
挖了几个小时之后俄[]队又被躲在地道里面的二杆子给干掉了好几十个,每干掉一个,俄国人就发现一处可以攻击的火力点,然后就把这火力点给毁掉,等到了晚上的时候,可以让二杆子去攻击的地方已经不多了。
头了出来。杨小林犹豫了一下,这场战斗打的真的非常有默契,义勇军和俄国人在后马镇杀的你死我活,但是战争却仅仅就被局限在后马镇。
俄国人没有去打其他的屯子,距离后马镇只有十几里路的后安镇一片风平浪静。而杨小林也没有去扒俄国人的铁轨,双方都没有朝对方最要命的地方下手。
甚至在开战这两天俄国人的订单照样往他的根据地里面飞来。杨小林清楚,老毛子不想干掉自己,最少现在他们还不想,这是一场迫使对方让步的战争,阿克伯利尔输了他掉头就走,不用和自己解释什么,而自己也是一样,打败了就要把曰本人和冯德麟送到俄国人那里去,老毛子自然就会撤军。
现在如果让二杆子撤出来,那就是自己承认输了,他很不甘心,因为他不想那个让步的人是自己。要是可以让步的话,他就不会打这一仗了。但是地道已经破了,现在只剩下一截一截的,彪子说有的地道已经被俄国人完全隔开,里面的兄弟无法联系的上,连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假如再给杨小林一段时间,不要多,两个月,他的地雷就能装备到位,那东西对于防止俄国人从地面破坏地道有着很好效果。可是直上松原过早地把自己拖入了战争。想到这里他恨的牙根痒痒。(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