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红星传奇 - 第一二四三章 花园口登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感谢友hst66投2票支持,感谢友小晟、110303150149671、龙吟虎啸、

    ill1012、蔡一雷投票支持,感谢友晨泳打赏588币,感谢友danghang打赏200币、l599xl打赏100币!

    3月25日的空战虽然以八路军战斗机编队的胜利告终,但这是惨胜。(1_1)八路军战斗机编队前后共损失了12架战斗机,等于损失了四分之一的战斗力。战后只有4个飞行员获救,其他8名飞行员全部壮烈牺牲。

    烈士的牺牲换来的是辽东天空的一片干净,为山东主力登陆辽东半岛创造了良好条件。

    刘一民率领船队从石臼所--后,一路北上,绕过青岛海域和长山岛,天明前转向胶州湾的龙口一带隐蔽。

    本来,从石臼所到预定的登陆点金州的花园口,正常航速需要15个小时左右。但是,由于八路军的军舰、轮船后面都拖着长长的木船船队,速度慢了,天明前就只能转移到这里隐蔽。

    已经在龙口一带隐蔽待命的赵山八纵和许世友十一纵,为隐蔽船队做好了准备。船队一接近隐蔽集结地点,除了镇海号等几艘大军舰和大轮船外,其它船只全部进了八路军严密封锁的龙口一带的芦苇荡,披上了伪装网。就是镇海号等不能进芦苇荡的大型舰船。也都靠近了海边的小道。披上了伪装网,远远望去,与海上的一座座小礁屿浑然一体。就算是飞机抵近侦查,也很难看出太大的破绽。

    在龙口,刘一民和八纵司令员赵山、政委赵捷、十一纵司令员许世友、政委高锦纯等八纵、十一纵的干部们见面了。

    老战友重逢,其间乐不必待言。赵山和许世友向刘一民汇报了八纵、十一纵整编后的情况以及北进准备情况。

    整体情况刘一民很满意,八纵长期奋战在胶东,十一纵一部分是鲁西子弟兵、一部分是胶东子弟兵。经过这几年的锻炼,大部分干部战士都是老八路了。特别是十一纵,还是警备旅的时候就经受了战火考验。打的很出色。整编后部队战斗力提升很快,俨然一副主力风范。

    许世友有点舍不得离开胶东了,说话的语气都是恋恋不舍的:“司令员,这胶东可是好地方。有山有海。有白面,有杂粮,吃不完的海鲜,还有金矿。(1_1)就这样走了,没法向老乡们交待啊!”

    刘一民马上反问:“许司令是不是不想去东北啊?”

    许世友忙摇手:“不是,不是!司令员千万不要误会。我老许盼着去和关东军见个真章呢!不过是这辈子都很难遇到胶东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老乡,有点舍不得而已。”

    十一纵政委高锦纯自从奉中央命令倒山东发展武装以来,就没有离开过胶东,对胶东的感情那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许世友这一说,高锦纯的眼睛就咪了起来。也不管其他人了,拉着刘一民就走,站到一块小土丘上,用手指指点点,告诉刘一民这么好的地,种小麦亩产多少斤,种花生亩产多少斤、栽红薯亩产多少斤、种玉米亩产多少斤。然后又说盐场一年能晒多少盐等等,言外之意这富饶的胶东大地就是八路军的粮仓,万万丢不得。

    刘一民拍拍高锦纯的肩膀:“同志哥,眼光要放远一点。东北那么大,唐星樱调回西安工作了。暂时间不会来东北。

    干部们登时都默不作声了。

    刘一民知道唐星樱参军后一直随部队行动。和赵山、赵捷这些原红十八团出身的骨干将领们有深厚情谊。倪华也不错,也深受大家敬重,但是唐星樱和干部们的情分更深。这一听说唐星樱调回西安工作,恐怕很多干部都会想是自己有了新人忘旧人,抛弃唐星樱了。这冤屈向谁说去?

    刘一民哈哈一笑,补充到:“唐星樱同志只是暂时回西安工作,要是我们在东北打得好,需要她过来组织支前和开展妇女工作,她一定会回来的。那还不是一封电报的事儿?”

    赵山忙带头说到:“就是,我们红军女英雄。难道还会怕东北的严寒天气么?小唐主任不但会自己来,一定还会带着小政和、小政平过来的。”

    这是小插曲,不值一记,不过是反映了干部们的一种战友情愫而已。

    到了25日夜晚。八路军船队从龙口一带重新起锚,向花园口赶去。这一次,八纵、十一纵也加入了北进行列,胶东的木船等于是全部集中起来了,用钢丝绳把一艘艘木船连接起来,加入了军舰、轮船拖载行列,好浩浩荡荡地向辽东半岛金州东部的花园口开去。

    出发前,刘一民命令电台开机,联系了冯达飞,了解了白天空战的结果。然后又给先期出发、已经抵达金州隐蔽的李凌风去电。命令他牢牢控制花园口,确保主力登陆安全。

    关东军的第二飞行集团被打残了,旅顺口的日军机场被摧毁、港湾内的船只也损失严重,八路军战机撤离后,关东军忙着修复机场、清理飞机残骸并加强对苏戒备,根本就想不到八路军山东主力大举北进,踏浪而来,要在花园口登陆。等于没有丝毫戒备。话又说回来,就算这个时候关东军知道了八路军要在花园口登陆,也为时已晚。来不及部署了。八路军船队一路行来,竟然波澜不惊,连艘日军的巡逻船都没有遇到。

    叶挺对刘一民笑说这是马克思在天之灵在保佑我军,保佑我军旗开得胜,顺利登陆。

    刘一民说确实是马克思保佑。但是也是日军的骄横帮了我们。日军上下已经被日苏战争、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把八路军三个字给忘了。连那些汉奸们都成天鼓噪。又是发表广播谈话,又是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鼓吹日军的胜利,似乎他们的腰杆子也变直了一样。好,日伪军越骄横越好,越忘乎所以越好,八路军要的就是他们的骄横和忘乎所以。到明天,老子叫他们哭都来不及!

    叶挺听得哈哈大笑。

    凌晨三点,从龙口出发的八路军渡海船队抵达花园口。

    这个花园口,就是上次赵勇刚率北进特遣小队北进东北时的登陆点。此时已是三月下旬,农历2月初十。老黄历上是个黄道吉日,说是宜订盟、纳采、裁衣、合帐、冠笄。八路军船队踏着月色,劈开万顷碧波,安全到达预定登陆点。

    李凌风率领的特战大队已经先期出发,此时已控制了花园口,接应主力登陆。

    最先靠岸的是八路军巡逻艇、汽艇拖载的小木船队,战士们跳下巡逻艇、汽艇和木船,就按照作战计划,冲上海岸,去控制要点,接替特战大队的防务。紧接着,小吨位的轮船赶着涨潮的潮头靠岸,船头的铁板放下,赫然就是改装过后的能够收放的钢铁便桥,一辆辆坦克、装甲车、汽车、摩托车陆续上岸。木船更简便,解开钢丝绳,直接划向岸边。唯一麻烦的是大吨位的军舰、轮船,这里不是上海,没有黄浦江上现成的水泥码头、船坞和钢铁栈桥,码头都是沙石路面,大型舰船无法直接靠岸。人员可以下船,乘坐汽艇、木船、舢板登陆。拖载的重装备就不行了,必须得依靠工兵快速搭建一段简单的浮桥,当做浮动船坞,便于重装备卸船。

    工兵们忙乎开了!

    各位友大大:爆发求票、求订阅。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